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激素方法的实质是通过释放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外激素来迷惑雄蛾,使之不能与雌蛾交配,雌蛾不能产卵。同不释放外激素的情况相比较,其结果是大大减少了棉花植株上红铃虫卵的孵化量,其后代自然也会大大  相似文献   

2.
豇豆荚螟雌雄蛾求偶交配行为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外监控系统和野外观察实验研究豇豆荚螟雌雄蛾求偶交配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豇豆荚螟交配时雌、雄蛾尾部交合在一起呈"一"字形,交配时间一般为75 min.雌雄蛾羽化24 h后性成熟,黄昏入夜时分开始活动,求偶交配大部分发生在夜间21:00~03:00时段内.雌雄蛾求偶高峰期出现在凌晨01:00~02:00时段内,次高峰期出现在22:00~23:00时段内;而交配高峰期出现在凌晨02:00~03:00时段内,次高峰期出现在23:00~00:00时段内.雌雄蛾求偶交配高峰的蛾龄期为4日龄.雌雄蛾求偶交配的最佳性比为1:1.其最适宜求偶交配温度为22℃,补充10%的蜂蜜水能明显促进雌雄蛾的求偶交配,豇豆花挥发物对雌雄蛾的求偶交配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褐蓑蛾在山东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每雌蛾平均产卵量为2312.14粒,雌蛹重与产卵量的回归关系式为:(?)=-1037.23+9.15x,r=0.9689。  相似文献   

4.
山东茶园的蓑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蓑蛾,又名避债蛾,属鳞翅目,蓑蛾科。蓑蛾科特点是:绝大多数种类雌成虫幼虫型,无翅而不能飞行。幼虫孵化后立即结囊而给防治带来困难。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山东茶园中蓑蛾有:大蓑蛾Clania vaniegata Snellen、茶褐蓑蛾Mahsae-ra colona Sonan、小螺纹蓑蛾Clania sp、螺纹蓑蛾Clania crameri west、白囊蓑蛾Chalioi-des.kondonis Matsumura。其中大蓑蛾发生普  相似文献   

5.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阐明椰子木蛾成虫内外生殖系统结构以及卵巢发育,以显微解剖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子木蛾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输精管、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外生殖系统由钩形突、颚形突、抱握器、阳茎轭片、阳茎和囊形突构成。雌成虫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生殖附腺,外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导精管和交配囊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分为成熟待产期(Ⅰ级)、产卵初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和产卵末期(Ⅳ级)4个级别。详细了解椰子木蛾成虫生殖系统结构特征,对其田间预测预报以及种间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4年6月在皖南屯溪茶园中发现一种蓑蛾,根据其护囊的形态特征,暂称作茶尾尖蓑蛾(学名待定)。目前,我国已知的各种蓑蛾的成虫和蛹均系雌雄异态,甚至幼虫的雌雄形态也有差异。一般雄成虫具有双翅,善于飞翔,雌蛾则无翅、无足、呈蛆形,卵均产于雌虫护囊之内。而茶尾尖蓑蛾的幼虫、蛹及成虫均无雌雄异态现象,雌、雄成虫都有双翅,羽化后均飞出囊外交尾,产卵于枝叶上。这类雌雄同  相似文献   

7.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飞行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子织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2013年入侵中国海南省。为了解椰子织蛾的飞行能力和飞行节律,运用联机飞行磨测定椰子织蛾成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单日龄的最大平均飞行距离12 817.47 m(个体单日龄的最大飞行距离为15 338.40 m);椰子织蛾雌、雄虫间的飞行距离差异显著,雄成虫随着日龄增加其飞行能力逐渐增强,雌成虫则随日龄增加飞行能力减弱;总体上,雌、雄椰子织蛾成虫在12:00~24:00时段较活跃,在0:00~12:00不活跃。本研究结果可为椰子织蛾的预警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灯光诱蛾     
薛志成 《江西棉花》2002,24(4):36-36
利用棉铃虫成虫 (蛾 )夜间交配、产卵 ,并对光有趋性的活动习性 ,在棉田挂灯诱杀棉蛾效果很好。据各地经验 ,棉田挂灯要因地制宜。百亩成片棉田宜用高压汞灯诱蛾 采用特制 4 5 0瓦自镇高压汞灯 ,电源电压为 380伏和 2 2 0伏两种 ,配用三通防水灯口 ,供电线采用 2 5平方毫米的铜或铝胶质线。灯头引线选用大于 2平方毫米的多股软线。单独设置开关或插座。灯要安装在棉田或其它目标田内 ,灯间距 2 5 0米左右。灯头固定在一稳定的三角架上 ,灯的高度以保证光线能够畅通向四周射出为宜。灯下设一捕虫水池 ,最好用特制玻璃钢水槽 ,也可能砖和水…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种群繁殖的特征。2015年每月从儋州市野外采集椰子织蛾,收集当天羽化的成虫,记录成虫的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初孵幼虫数以及成虫寿命。结果表明:1月份的气温最低,雌成虫的产卵前期最长,为(3.00±0.21)d;5、6月气温最高,产卵前期次之;其他月份的产卵前期较短。11月份椰子织蛾的单雌产卵量最高,为(231.07±19.55)粒;3、4、7、8、9、10月份的产卵量次之;1、2、5、6、12月份的单雌产卵量最低。1月份(低温)椰子织蛾卵的孵化率最低,为(2.70±2.01)%;2—12月份椰子织蛾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1月份的初孵幼虫数最少,为(4.17±2.94)头;5、6月份的较少,分别为(54.04±8.18)、(52.31±10.81)头;3月份的最多,为(87.89±14.94)头。低温使成虫的寿命延长;各月雌成虫的寿命短于雄成虫的寿命;5、6月份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08±0.68)、(7.67±0.84)d,雌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6.50±0.34)、(6.22±0.36)d,低于其他月份雌雄成虫的寿命。5、6月的高温会抑制种群的数量,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间。该研究为椰子织蛾的防治、预测预报等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茶树上的蓑蛾类害虫属鳞翅目蓑蛾科,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虫体外有一个护囊,护囊好像一个袋,虫体隐居在袋中,因此也叫袋袋虫。蓑蛾雌虫的一生均生活在护囊中,雄虫除成虫羽化后飞出护囊寻求雌虫交尾外,其余也均生活在护囊中。此外,幼虫取食时头胸部需伸出囊口咀食枝叶。茶园中蓑蛾的种类较多,常见的、过去局部地区曾造成为害的主要有5种,即茶蓑蛾、大蓑蛾、茶褐蓑蛾、白囊蓑蛾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测定了绿额翠尺蛾(Thalassodes. proquadraria Inouce)的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绿额翠尺蛾在荔枝树的四周嫩叶上均能产卵,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产卵量显著高于中位的产卵量;绿额翠尺蛾的卵散产,通常一片叶只有一粒卵;卵主要产在荔枝嫩叶长度为7~36 mm的叶尖上,其中长度为12~21 mm叶上的产卵量最多;雌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有很强的选择性,在荔枝、龙眼、芒果和莲雾4种寄主植物上,荔枝上的卵量显著多于其余3种寄主植物;绿额翠尺蛾雌成虫产卵对荔枝品种也有很强的选择性,在妃子笑、三月红、无籽、风霜、丁香5个荔枝品种上,最喜产卵于妃子笑和丁香上,而在三月红和风霜上的卵量很少。研究结果可为该虫进一步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暗期观察了茶尺蠖雌蛾的性召唤行为,结果表明,茶尺蠖的性召唤行为分为持续性和间歇性两种形式,分别占61.90%和38.09%,持续性召唤时间最长为370 min,平均约为207 min。性召唤状态的雌蛾的百分率变化呈现一个明显的高峰期。雌蛾羽化的天数对性召唤状态的雌蛾百分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释茶刺蛾雌雄蛾对茶树挥发物电生理反应的差异性,对其触角和触角感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茶刺蛾雌雄蛾触角表面一共发现了8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B(o|¨)hm氏鬃毛、鳞形感器、叉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和叉形感器只在雌蛾触角中发现,其它6种感器在雌雄两性触角上的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本研究为雌雄触角形态的二型性提供了超微结构水平上的证据。毛型感器的数量在雌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这可能是茶刺蛾雌雄个体对茶树相关的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的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于控制西南玉米螟(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及墨西哥玉米的一种主要害虫)的一种新型昆虫性外激素已研制成。这种性吸引外激素是由自然界西南玉米螟雌成虫体内的三种成分组成。用它做诱饵诱捕雄虫时与用活雌虫做诱饵一样有效,有时甚至比后者更有效。诱捕通常在已知发生害虫侵扰的地方使用,它有助于成虫的早期监测,提醒广大专家、植保人员和种植者要加强玉米地玉米螟卵块和幼虫的采集。在外激素研制以前,成虫的有无是用黑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外观察法和最小二乘法研究胶刺蛾(Chalcocelis albigutataSnellen)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胶刺蛾以幼虫危害油茶叶片,老熟幼虫在叶面处结茧化蛹,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以第4代蛹越冬;幼虫共5龄,在25℃下,该虫的世代历期为(89.8±2.3)d;成虫具有正趋性,雌虫平均寿命5.8 d,雄虫平均寿命4.3 d,平均每雌产卵117.5粒,林间性比为1.32∶1(♀∶♂);不同温度对胶刺蛾各虫态及世代的发育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且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胶刺蛾的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17、7.07、6.26℃,有效积温分别为87.09、650.19、508.0日度,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17℃,有效积温为1373.77日度。  相似文献   

16.
连续十天实验室内观察茶树重要害虫茶刺蛾成虫的羽化节律,结果表明,虽然整个光周期内都有成虫羽化,但是茶刺蛾雌雄成虫的羽化主要集中在每天的15:00~17:00这段时间内,呈现一个明显的高峰期。此外,雄成虫羽化高峰期相对雌成虫早1~2 h。表明茶刺蛾成虫的羽化具有内在的昼夜节律,同时雌雄成虫的羽化高峰期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7.
茶褐蓑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英  王玉堂 《茶叶》1997,23(4):25-27
茶褐蓑蛾在山东年发生一代,从7龄幼虫越冬。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2312.14粒。主要天敌有鸟类,大眼蝉长蝽,褐蓑蛾追寄蝇等。防治措施可采取农业防治,保护天敌和在低龄幼虫期喷洒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  相似文献   

18.
灰茶尺蛾是我国茶园中重要的食叶害虫。本研究对求偶高峰期的灰茶尺蛾雌虫,采用正己烷浸提腹部末端方法提取性信息素,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筛选性信息素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鉴定,最后将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进行田间诱捕试验。GC-EAD结果显示,灰茶尺蛾性信息素提取物中有两种成分可引起雄虫触角的电位反应。GC-MS分析结果确定两种活性成分分别为顺3,顺6,顺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和顺3,顺9-6,7-环氧十八碳二烯(Z3,epo6,Z9-18:H)。田间引诱试验表明,不同比例性信息素在田间显示不同的引诱效果,当Z3,Z6,Z9-18:H和Z3,epo6,Z9-18:H以4∶6的比例配比,总剂量为1 mg时,田间引诱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为灰茶尺蛾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室内饲养试验和灯下雌蛾解剖试验及田间调查,对九江地区小地老虎春季虫源性质和夏季虫量骤减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成虫不能成为有效虫源;越冬幼虫死亡率为9143%;越冬虫蛹为2857%。春季世代虫源雌蛾卵巢发育Ⅱ级占90%以上,交配率75~85%,说明春季虫源主要由南方迁入。5月份采集田间高龄幼虫室内饲养,查其受细菌寄生死亡率为333~733%。不同温度下幼虫和蛹死亡率不同:20~26℃下14%,28℃下685%,32℃以上100%。成虫补充营养平均产卵量为1173粒,对照为413粒。夏季世代虫源雌蛾解剖,卵巢发育Ⅰ级占70%,交配率12~19%,说明夏季虫量骤减主要是由于成虫大量迁出所致。  相似文献   

20.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现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应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病毒等生防因子防治椰子木蛾的研究进展,并对椰子木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