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鹿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马鹿繁殖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有效地改变了鹿只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优秀种公鹿的配种效能.一头优秀的种公鹿在一个繁殖季节,本交配种只能配20左右头母鹿,如采用了人工授精技术可配300~500头母鹿,且降低了留种率,提高了选择差,从而成为改良低产鹿群和加快育种工作过程的有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养殖场具有鹿细管冻精的生产技术,虽然一些养殖场拥有可供采精的合格种公鹿,但仍保持在鹿本交的水平上(1只种公鹿1年仅配20~25只母鹿).这样既浪费了种公鹿的利用资源,又提高了母鹿的繁育成本.作者撰写了鹿细管冻精的生产工艺,以期为该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鹿在圈养条件下,生茸季节是成年公鹿补喂精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最多的时期。近些年来,许多养鹿户为了在饲养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同样实现鹿茸优质高产,而利用尿素和鱼粉等饲喂产茸公鹿,收到了良好效果。1尿素和鱼粉的日喂量一般来说,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尿素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花公鹿为20~25g,马公鹿为25~30g,但是花公鹿的最大日喂量不超过30g,马公鹿不超过50g;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鱼粉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0%,花公鹿为150~200g,马公鹿为200~250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使用引进超级种公鹿冷冻精液,采用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马鹿×花鹿和双阴花鹿×花鹿的杂交改良低产鹿群,提高鹿的繁殖效率,结果表明,两种杂交方式的受胎率分别为92%和95.83%,双阴花鹿×花鹿的双胎率为30.77%,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天山马鹿精液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天山马鹿种公鹿的采精试验。结果表明:高水平的饲养管理能获得高品质的精液;掌握熟练地采精技术可减少精液的浪费和污染;3~10岁天山马鹿种公鹿中以9~10岁公鹿精液品质最好;气温在-10℃~0℃时,采得精液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鹿茸产量高低受遗传即来自父母基因影响因素占40%左右。提高鹿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和鹿茸产量质量,必须利用高产优质种公鹿基因资源,对低产鹿群进行杂交改良。鹿杂交改良采用自然交配时,公母鹿混在一起饲养,公鹿发情期性情暴躁,易伤人伤鹿,而母鹿休息不好,影响受胎率和繁殖性能,同时本交易发生近亲繁殖,高遗传力种公鹿利用率及年限低,繁殖生产成本高,笔者引进超级种公鹿冷冻精液,采用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技术,实验性杂交改良低产鹿群,提高鹿的反之效率,取得了很大技术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养殖场具有鹿细管冻精的生产技术,虽然一些养殖场拥有可供采精的合格种公鹿,但仍保持在鹿本交的水平上(1只种公鹿1年仅配20~25只母鹿).这样既浪费了种公鹿的利用资源,又提高了母鹿的繁育成本.作者撰写了鹿细管冻精的生产工艺,以期为该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公鹿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饲养技术要点:公鹿的生茸期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此期内其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鹿的采食量大.此阶段饲养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鹿茸的生长.公鹿生茸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设法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应当增加精饲料中豆饼和豆科籽实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马鹿人工授精技术有效地改变了鹿只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优秀种公鹿的配种效能。一头优秀的种公鹿在一个繁殖季节,本交配种只能配20左右头母鹿,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配300~500头母鹿,且降低了留种率,提高了选择强度,从而成为改良低产鹿群和加快育种工作进程的有力技术手段。现将马鹿人工授精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少东 《当代畜牧》2012,(12):36-37
<正>梅花鹿的人工输精技术,推动着鹿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6个方面探讨了推广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环节,为养鹿生产者提供参考。1选择优秀的种公鹿,为生产优质精液提供保证1.1选择标准选择种公鹿既要考虑鹿茸产量、年龄、体质外貌,又要考虑鹿的性情、交配能力、精液品质等。1.2人工采精方法  相似文献   

11.
鹿人工授精技术就是选择优质高产公鹿精液,改良低产鹿群,提高母鹿的繁殖能力,改良品种和加快育种进程,培育出优良品种为目的的一种育种技术。鹿的育种工作是养鹿科学技术的核心,而鹿的人工授精则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马鹿、梅花鹿的配种属自然交配,公母混群,公鹿性情暴躁,干扰母鹿采食,公鹿体力消耗大,易消瘦,精液品质不好,受胎率低,最佳的配种方法是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3.
1公鹿的饲养技术 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将出茸公鹿生产时期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和配种期。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梅花鹿的冻配受胎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的冻配技术的推广,可以充分发挥了优良种公鹿的利用价值,节约了大量的引种费,能够较快地提高梅花鹿群的质量和鹿的生产力。但是,由于梅花鹿  相似文献   

15.
选用20头6~9岁的成年天山马鹿公鹿进行电刺激采精.采精前对公鹿采用鹿眠宝(2 mg/kg)、静松灵(3~5 mg/kg)、静松灵(2 mg/kg)+鹿眠宝(1 mg/kg)3种方法麻醉.结果表明:采用静松灵+鹿眠宝麻醉保定后,6头公鹿均可以正常采精,采出的精液品质可以用于人工授精.采用单独的静松灵麻醉保定后,6头公鹿电刺激采精除1头公鹿未能采下精液外,其它公鹿均能正常采精,其精液品质也可正常用于人工授精;单独采用鹿眠宝麻醉保定,7头公鹿电刺激仅3头能正常采精.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利用Y染色体基因研究梅花鹿种公鹿的遗传多样性和父系起源,为梅花鹿的保种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对171只双阳、敖东、四平、东丰、兴凯湖、长白山和东大梅花鹿种公鹿Y染色体上的AMELY、DBY、USP9Y、SRY基因的5个片段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5个基因片段共筛选到8个突变位点,AMELY1、AMELY2、DBY、USP9Y、SRY基因片段分别有3、2、1、1、1个突变位点。利用DNASP5.1软件共定义了10种单倍型,分别为H1、H2、H3、H4、H5、H6、H7、H8、H9、H10,其中H1是优势单倍型,占梅花鹿种公鹿群体的49.1%,H5和H10为东丰梅花鹿种公鹿独有,H9是最原始的单倍型。171只梅花鹿种公鹿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96 8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 36。NJ系统进化树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种公鹿有3个父系类型,分别为Y1、Y2和Y3,除双阳梅花鹿种公鹿和四平梅花鹿种公鹿均来自Y3,其余梅花鹿种公鹿群体均为多父系类型。表明我国梅花鹿种公鹿Y染色体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极低的核苷酸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茸鹿的配种     
1配种准备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加强种母鹿和种公鹿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对于种公鹿重新组群,单圈饲养。于8月15日以前全部结束采收再生茸的工作,于锯完再生茸后立即对确定的种公鹿进行调教,每天2~3  相似文献   

18.
<正>1配种准备工作首先,应根据历年的产茸情况、种用能力及育种方向选择好种公鹿,年龄3~7锯、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产茸量高的作种公鹿。要求产茸量为梅花鹿锯标准三杈,茸鲜重单产在3.5千克以上。并从7月中旬后加强种公鹿的饲养。对繁殖母鹿应与8月中旬断乳,并按年龄、体况及育种规划组  相似文献   

19.
<正>1配种方案的制定和用品的准备在配种开始前,根据本场实际和育种目标,结合过去在选种选配效果方面的资料,事先选定并搭配好某只(某些)公鹿应与某些母鹿交配,制定好配种方案。因运作中常有意外,故应有数只后备种公鹿。通常,育种核心母鹿群用最好的公鹿配;一般繁殖母鹿群用较好的公鹿配,也可用一部分多余的最好公鹿配;初配母鹿用成年公鹿配;准备淘汰的  相似文献   

20.
从养鹿业的发展形式上看,品质较好的母鹿,产茸量高的梅花鹿公鹿,就意味着饲养成本随之相对下降,获得的利润相应的就多.种公鹿种母鹿在遗传育种以及品种质量的提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梅花鹿的人工授精技术就是解决品种质量的关键.而梅花鹿人工授精中,输精时机和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本试验对梅花鹿同期发情后,采取不同的时间输精,通过比较受胎率的高低,从而寻找最佳输精时间,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