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大力推广水稻直播技术,水稻平均单产达9 225kg/hm2,高产达9 900kg/hm2。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我站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于2005年在本地区做了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水稻产量达9 300kg/hm2,适宜本地区推广。现总结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直播稻的生育特点直播稻比手栽稻生育期短15d左右,主茎叶数少1.0~2.0张,结实率和千粒重高,结实率平均在90%,比手栽稻高1%~2%,千粒重是手栽稻的1.09倍;分蘖快,田间杂草多;适栽范围为淮河以南地区。2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2.1品种选择应选择生育期140~150d左右、抗性好…  相似文献   

2.
稻麦连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建立40hm2稻麦高产栽培示范方的示范实践,小麦单产实现6 585kg/hm2,水稻单产实现9 915kg/hm2。详细介绍了此次高产示范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榆林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增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榆林地区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以米脂、佳县、缓德、清涧、吴堡、子洲6个典型县为例,1991~1995年年平均种植马铃薯44 835hm2,占同期6县粮田面积的22.75%,占粮食总产的31.87%,最高年份达40.52%,在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5a中有1a单产低于6 000kg/hm2,2a单产在7 500~9 000kg/hm2,2a单产高于12 000kg/hm2,5a平均产量仅为9 489.5kg/hm2,与全国平均水平15 000kg/hm2相比,相差甚远,产量低而不稳.因此研究、探讨本地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帮助本地区群众脱贫,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杂交水稻旱育秧不同栽培技术下的高产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产量居第一位(11 584.5kg/hm2),比旱育秧常规栽培(CK)9 394.05 kg/hm2增产2 190.45 kg/hm2,增产率为23.3%。比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栽培技术下产量10 285.2 kg/hm2,增产1 299.3 kg/hm2,增产率为12.63%。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比常规栽培增产891.15 kg/hm2,增产率为9.5%,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其生育期缩短,株高、分蘖率、结实率、有效穗都优于其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对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播种期设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9日3期播种,种植密度设18万株/hm2、27万株/hm2、36万株/hm23水平,稻草覆盖数量设0、2250kg/hm2、4500kg/hm23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大,适期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播种后覆盖稻草,能抑制杂草、提高地温和培肥地力;种植密度18万~36万株/hm2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浙江省免耕直播油菜高产农艺措施为10月20日撒直播、种植密度27万株/hm2、稻草覆盖量2250kg/hm2。  相似文献   

6.
水稻直播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现代稻作轻型栽培技术,我区水稻直播推广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已充分显示了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优势.据调查,直播水稻栽培与手插移栽稻比较,平均可增产300kg/hm2,节本、增收900元/hm2左右,但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早,群体密度高危害重.为了安全、经济、有效地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根据杂草发生特点和种类,水直播稻田化除方法,就是先在水稻播种前封草,再在苗后杀草,针对不同杂草群落组配相应的化除技术,并且改进施药前后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保墒旱直播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保墒旱直播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74.5 kg/hm2,水稻最高理论单产为9 957.30 kg/hm2。此时的肥料利用率最大,水稻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粳45的品种特性,在江苏省利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机插稻和人工移栽稻2种种植方式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6.7 hm2高产示范方上2009年江宁机插稻产量达到了10 968.15 kg/hm2、镇江新区姚桥镇农服中心机插攻关方实收产量11 955.00 kg/hm2,2010年江宁移栽稻获得实收11 990.10 kg/hm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麦茬水稻早作是一项节水、省工的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通过三年的示范种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对其主栽品种中作180的需水特性,需肥规律,以及除草,防倒伏等技术进行研究,产量由1996年的5175kg/hm2增产到6555kg/hm2,增产27%,并完善了麦茬水稻旱作的技术体系.目前,推广面积达0.33万hm2.现将麦茬水稻旱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黄华占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免耕直播、免耕机插、免耕抛秧3种不同轻简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免耕栽培方式中,以免耕直播处理水稻生育期最短,为118 d;免耕机插处理水稻生育期最长,为134 d;水稻产量以免耕直播处理最高,为10 690.5 kg/hm2;免耕抛秧处理水稻产量为最低,为9 322.5 kg/km2;经济效益以免耕直播处理为最高,达19 234.5元/hm2;免耕抛秧处理经济效益最差,为14 776.5元/hm2。总的来说,免耕直播轻简栽培方式的表现最佳,其水稻单产最高、成本最低,但有一定局限性,只适应于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宣州区早稻常年播种面积达2.0×105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5%,直播面积达到1.0×105 hm2左右.全区平均单产5637kg/hm2,总产1.8×106t,在水稻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选择适应本地双季稻稻作区栽培的高产品种,2004年宣州区推广中心从中国水稻所引进了早籼新品种中组三号进行直播试种,2005年示范面积扩大到33.3hm2,两年的表现其熟相、抗性和产量均优于1987年以来种植品种ZK167.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减轻水土流失、减轻劳动强度、减轻纹枯病危害、节水、省工、省本等许多优点。我们1996—1999年先后在早稻、中稻上进行了旱床育秧、直播、直播与薄露灌溉试验,总结出水稻直播薄露栽培技术;2000—2004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在早稻、中稻上进行了免耕、免耕直播与薄露灌溉等多项试验推广,总结出水稻轻型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现已推广了188hm^2,早稻平均产量达6573.7kg/hm^2、中稻产量达8606.8kg/hm^2,分别比对照田增产10.8%、11.2%。现将该栽培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肥力田块通过精确施氮可以获得最高产量,达9 040.5 kg/hm2,不同肥力土壤的水稻产量都表现为精确施氮高于常规施氮.通过试验明确了江苏吴江地区黄泥土不同地力水平精确施肥参数,目标产量8 250 kg/hm2(低地力)~10 500 kg/hm2(高地力),相应的适宜施氮量为180~270 kg/hm2.实施水稻精确施氮具有高产、节氮、提高氮肥利用率等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保山市隆阳区素有"滇西良仓"之美称,水稻单产居云南省之首,自2001年来引进粳型杂交稻滇杂,滇杂在隆阳区创造了一系列高产典型。保山市隆阳区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高产量达14 925 kg/hm2,百亩连片超13 500 kg/hm2,千亩连片超12 000 kg/hm2,为隆阳区粮食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1~2004年,在低洼不宜种水稻的田块进行莲子藕栽培试验示范,种植面积8 hm2,在整地施肥、药物处理、栽植时间、密度和方法、藕田管理等方面实施高产栽培技术,获得35000~45000kg/hm2的高产,按0.80元/kg计算,收入2400.00~3600.00kg/hm2.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旺苍县在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中应用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栽培比常规栽培有效穗数增加32.3万穗/hm2,每穗总粒数增加1粒,结实率增加1.3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 584 kg/hm2,增幅达20.02%,产值增加3 801.6元/hm2,纯收入增加1 701.6元/hm2。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产创建精准施肥是关键技术之一。当前基肥与追肥比例很难统一,应用同步营养生态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既方便,精准度又高,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同步营养生态肥的双季晚稻产量最高,达到9 465 kg/hm2,比配方施肥处理增产75 kg/hm2,比习惯施处理增产2 220 kg/hm2,增产率达30.6%,增产增效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比较了大田油菜收获后,直播水稻不同用种量与产量及各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播种量以37.5kg/hm2最为适宜,经济性状优势明显,产量达9054.5kg/h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施肥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施肥水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对免耕抛秧超级稻的效应研究,探索一个合理的施肥水平,达到既节本又高产高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稻虽然耐肥、需肥量大,但化肥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以施纯氮225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示范应用无公害秋延瓠瓜高产栽培技术,使秋延瓠瓜产量达3.75×104kg/hm2,产值达3.75×104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