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楸树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品种、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插穗类型等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楸树嫩枝扦插育苗试验,考察影响楸树生根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楸树品种间扦插生根率差异较大。激素浓度为插穗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品种和激素种类,插穗部位影响较小。单因子试验分析表明1 000 mg/kg浓度处理比500 mg/kg浓度处理生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紫薇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花乔木,为给紫薇优良品系的扩繁提供技术支持,对不同措施处理下紫薇插穗的生根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紫薇插穗选取的部位对紫薇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条数、最大根长、偏根率均有着极显著影响。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上部次之,下部最差;不同留叶方式可极显著的影响紫薇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数、最大根长和偏根率。随留叶数的增加,紫薇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最大根长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5月是进行紫薇扦插的最佳季节,在5月份进行扦插,紫薇的扦插生根率可达93.33%,平均生根条数为4.59条,平均最大根长为5.53cm,而偏根率只有35.06%,均优于6、7、8月进行扦插的紫薇插穗的生根性状。  相似文献   

3.
楸树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楸树的大面积造林问题,进行了楸树的嫩枝扦插育苗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个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91.1%~47.8%,CB02、CB05和CB06这3个无性系扦插生根率高,无性系间的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带一片叶的穗条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不同质量浓度的GGR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基质、不同生根剂以及同一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扦插繁育的影响,研究采用3种浓度水平的ABT溶液(800、500和333 mg/kg)处理火力楠穗条,分别以3种基质(100%黄心土、100%泥炭土和65%泥炭土+25%木糠+10%珍珠岩)进行扦插,比较不同浓度生根剂和基质组合中插穗的生根率,并检测了ABT、赤霉素和根太阳3种生根剂对火力楠穗条的促生根效果。结果表明,基质类型和ABT浓度水平对火力楠插穗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但这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其中最佳扦插基质为黄心土,低浓度的ABT溶液的促生根效果优于高浓度,但与空白对照相比,3种生根剂对火力楠插穗生根均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即研究所选取的火力楠家系扦插繁育无需使用外源激素促进生根,可选用黄心土为扦插基质,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扦插生根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试验了乌桕不同无性系、不同插穗部位、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全光照间歇喷雾下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乌桕无性系嫩枝扦插生根最大的因子为插穗采集枝条的部位,其次为无性系,生根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影响较小;采自枝条上部梢段的插穗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和抽梢率最高,分别为92.11%,5.63和78.21%;采自枝条基段的插穗生根数目最多,达8.67条。在不同无性系之间,‘秋艳1号’的生根率较高,‘紫燕’的穗条生根数目和新梢生长量较大。与清水对照相比,生根剂处理对乌桕嫩枝扦插生根作用明显,但生根剂种类和质量浓度之间的作用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互叶白千层高精油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的嫩梢为穗条,探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生根剂种类及浓度、不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最佳基质为黄心土,其平均生根率达到97.5%;以"根太阳"50倍液处理插穗30 s,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最佳的扦插时间为4月、5月、10月中旬,平均生根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穗园母株生根性状遗传变异和选择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5年生日本落叶松采穗园4个家系40株母株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遗传变异,不同生根性状间表型相关研究表明,家系间生根率、生根量和偏根率差异尚达不到0.05的显著水平。但不同母株间上述差异均极显著。单株生根率、生根量等的遗传力大于家系,方差分量分别比家系大4~36倍。部分家系生根率与生根量、偏根率之间相关关系紧密程度不同,但生根量与偏根率之间各家系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生根率、生根量综合评价结果,按50%入选率对采穗园进行淘汰,或用生根性状优异的母株扦插苗建第二轮采穗园,插穗生根率、生根量比总体利用水平可分别提高20.3%和29.8%,而又不致严重减少采穗园母株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山杏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杏的扦插生根效果,采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混合激素、蔗糖处理插穗,插穗部位及不同无性系对山杏嫩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及根系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和处理时间为影响山杏插穗生根的主导因子,蔗糖质量分数及插条部位对生根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正交试验中各处理间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其中8号处理,即采用插穗下段作为扦插材料,以混合激素IBA 900 mg/L+NAA600 mg/L处理30 s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3.1%,根系数量13条,根系长度9.3 cm。不同山杏无性系嫩枝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花楸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然成年植株和温室内1年生、2年生幼苗萌生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以不同浓度(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 mg·kg-1)的IBA、NAA、IBA+NAA(10:1)、IBA+NAA(5:1)、IBA+NAA(2:1)、IBA+NAA(1:1)等为外源激素处理插穗,以泥炭+珍珠岩(3:1)、蛭石、河沙为扦插基质,对花楸树嫩枝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自成年母树的插穗没有不定根生成,取自1、2年生幼苗的插穗平均生根率分别为79.03%、70.37%,不定根平均长度分别为5.01、4.85 cm,不定根数量分别为19、30根;取自枝条下部的插穗生根效果明显优于取自上部的插穗;采穗及扦插时间在枝条发芽后1.5~2.0个月时为宜;扦插基质选用蛭石或者泥炭土+珍珠岩(3:1);外源激素选用IBA+NAA(10:1)或者IBA+NAA(5:1),以1 500 mg·kg-1为最佳浓度处理,生根率达90%以上,不定根平均长度在6.67锄以上,不定根数量在34根以上;花楸树嫩枝扦插以皮部生根为主,属于皮部生根类型.  相似文献   

10.
乌饭树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乌饭树老枝、嫩枝和萌发枝为材料,研究不同插穗类型、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基质以及不同生长素处理插穗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类型以萌发枝生根率最高,即生根率76.1%;扦插时间以7月生根率较高,达到76.1%;扦插基质以过筛的黄心土的生根率最好,生根率为76.5%;不同生长素处理效果以生根粉1号处理的萌发枝插穗生根率最高,即77.4%;这些研究结果为乌饭树繁殖和产业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扦插设施条件下金丝楸嫩枝扦插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金丝楸嫩枝扦插试验,研究不同的育苗设施对其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遮光扦插成活率最高,一年不同的扦插时间均超过50%,其次为大棚套小棚扦插和全光雾插,两者成活率均不足30%。楸树在插后25d左右是生根的主要时期,30d过后尤其是愈伤组织过于膨大,生根会越发困难。选择合适的育苗设施是提高楸树扦插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豫楸1号扦插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楸树良种—豫楸1号不同插条类型、插条不同部位、不同激素处理及处理时间、不同扦插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得出一套能够将难生根树种楸树扦插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的扦插技术模式。认为豫楸1号采用1年生苗干平埋复幼催生嫩枝作为插条、以IBA︰NAA=2︰1混配,浓度500μl/L速蘸、以蛭石为基质的扦插技术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对楸树29个无性系、15个家系的苗干,在特制的温床上进行催芽,试验结果表明:楸树的不同无性系和不同家系,其萌芽力不同。无性系中大叶金丝萌芽能力最高,萌芽数5.21个/m,家系中27号萌芽力最高,萌芽数3.71个/m。楸树的萌芽力与温、湿度及催芽处理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也与苗干的粗度有关,较粗的苗干萌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以57个楸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测定,初步选择出12个楸树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重复力分别为61.40%和29.82%。无性系说明苗高的遗传潜力大于地径,利用指数选择法,苗期选择了12个楸树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8个不同品种(类型)楸树1年生扦插苗在4种不同水分胁迫(分别为土壤田间含水量的20%、40%、60%、80%)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楸树苗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m′、ETR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ФPSⅡ在干旱初期,随着干旱增加,其先降低后升高,后期随干旱的增加而降低;胁迫初期,光叶楸、豫楸1号及楸树光合能力整体水平较其它5个品种(类型)差,在干旱初期的不利逆境下植株的自我调整能力较差;胁迫后期,光叶楸、豫楸1号和南阳楸发生光抑制大,光合能力较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类型)楸树的抗旱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梓树灰楸圆基长果楸金丝楸楸树南阳楸豫楸1号光叶楸。  相似文献   

16.
7个不同楸树品种(类型)苗木速生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楸树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类型)苗木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7个不同楸树品种(类型)苗木的苗木高生长(25.33~40.16cm)、直径生长(4.62~6.29cm)以及叶片生长(13.79~15.58cm)呈递增的变化趋势,且苗高、地径、叶长、叶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均存...  相似文献   

17.
楸树(Catalpa bungei)作为扦插难生根树种,普通扦插技术成活率一直很低,少见其扦插技术系统研究报道(郭从俭等,1993;梁明武,2002).近年来,豫楸1号(C.bungei cl.‘Yu-l')作为从楸树中选育的良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该品种主要通过嫁接繁殖,第1年培育砧木,第2年嫁接,繁育周期长、费用高,不利于良种迅速推广,制约这一优良品种的发展(王新建等,2005).  相似文献   

18.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叶片性状(比叶重、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r)/Fm)等5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9个楸树无性系树高、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6.12 m、6.48 cm;叶片比叶重为92.6 g/m2,含水量为0.7%;F(r)/Fm平均值为0.81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指标在...  相似文献   

19.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楸树苗木繁殖慢、嫁接周期短、常规嫁接后保存率低、培育成苗时间长、苗木商品性低等问题,以梓树硬枝作为砧木进行种间嫁接,楸树带木质部芽接后,扦插育苗。利用嫁接扦插合一的楸树快速培育方法,鲁楸1号扦插生根率与成活率比普通方法分别提高20%和40%。本实验的扦插生根率达到100%,成活率达到98%以上,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育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