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性外激素迷向法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0-2001年用人工合成的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实施迷向法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第1代成虫迷向率分别为95.9%和95.7%,迷向区比对照区的虫梢率分别减少82.1%和80.9%;2001年,第3代幼虫虫梢率,迷向区比对照区减少了74.4%,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悬挂迷向管的时间应在4月5日以前,每株树上均匀悬挂2个迷向管防治效果最好,可减少化防次数4次,667 m2节省化防成本220元,667 m2收益在160元以上,虫果率降低至0.3%以下,商品果率提高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迷向法在防治梨小食心虫过程中迷向管的最佳使用数量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的对比和分析,总结出经济、适用、有效的方法。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迷向率达97.15%;蛀果率控制在0.3%以下。  相似文献   

4.
性信息素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率达到 82 .7%。可见 ,利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及干扰、迷向作用 ,打破了害虫的生殖规律 ,使大量的雌性成虫未能产下受精卵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幼虫数量 ,可有效地控制梨小的危害。3 小结近年来 ,昆虫性信息素由于具有高效、低毒、针对性强、不污染环境和不伤害天敌等优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果、蔬等害虫监测和防治 ,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蛾试验 ,不仅降低了幼虫蛀果率 ,取得了较好的防效 ,而且初步摸清了梨小在河西走廊的发生规律 ,为今后结合其他辅助措施进行防治 ,进一步提高防效 ,奠定了基础性信息…  相似文献   

5.
为探寻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药剂及其配比,开展梨小食心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高峰期过后2~3d,分别喷施25%灭幼脲+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除虫脲2500倍液,均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迷向法防治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苹果园应用信息素迷向法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达到防治的技术要点,包括迷向素的使用时间、用量、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在桃园用不同数量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处理防治梨小食心虫,均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较好地降低折梢率、蛀果率。495条迷向丝/hm~2处理的效果较好,对梨小食心虫迷向率为94.84%,降低折梢率和蛀果率的防效分别为77.32%、78.82%,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BT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马光 《北方果树》2003,(6):12-12
BT是苏云金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thuringiensis的缩写,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其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是目前我国主要推广的微生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的多种害虫,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人畜无害,无残毒,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杀虫谱广,害虫不易产生抗性。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幼虫主要蛀食梨的果实,果面形成“黑膏药”,严重影响果品的质量,已经成为梨生产的难题。为了生产无公害果品,围绕果品增值这一核心,我们于2002—2003年连续2年利用BT可湿性粉剂进行了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在辽宁省每年发生四五代,寄主种类繁杂,防治困难.防治方法大都采用药剂防治,费用多,效果不明显.利用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项有效的新技术,效果明显,无毒、无污染,不伤天敌.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新疆石河子蟠桃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高峰期的蛀果率在50%以上,每年每亩直接经济损失加繁殖费用高达1200元,部分果农因防治不力造成绝产。石河子蟠桃食心虫研究课题组在2010年研究的基础上,2011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生物防治梨小食心虫新技术-性诱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根据梨小食心虫迁飞、危害特点及性诱迷向丝的诱虫范围,课题组选择林管连2公顷、8连3.87公顷共计5.87公顷蟠桃园为摆放梨小食心虫性诱迷向丝的试验处理区,两个处理区与其他桃园的间隔距离在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成虫种群变化动态及幼虫蛀果率等方面探讨了诱捕器对‘库尔勒香梨’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与传统化学防治相比,诱捕器持效期长,可以显著降低试验区内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减少成虫基数,显著降低蛀果率达7.95%,显著提高‘香梨’产品的商品特性和贮运特性.诱捕器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研究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000~10000倍液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果树安全;利用性诱剂田间诱到第1只梨小食心虫雄蛾即开始施药,有效控制期20天左右。该技术符合绿色植保与食品安全的要求,特别适合于害虫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俗称"折梢虫",春夏季幼虫蛀害桃树新梢,造成新梢下垂、叶片枯萎,受害处纵裂流胶,影响枝条的生长发育;夏秋季幼虫蛀食桃果实,受害桃果常常从蛀孔处流胶,感染病菌,引起桃褐腐病的发生.2003年在我地区果园梨小食心虫严重发生,个别防治不好的晚熟桃园虫果率达到70%~80%,损失严重.为此,我们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原因、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在桃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在安徽省宿州市老海寺生态黄桃园使用梨小性信息素迷向法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迷向法对梨小成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方法简单、持效期长、无公害,与正常园相比,迷向园在少喷2遍杀虫剂的情况下,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达98.5%。  相似文献   

15.
近年聊城东昌府区桃园普遍遭受梨小食心虫危害.该虫1年发生4代,1、2代幼虫危害桃梢严重.可用糖醋液罐诱蛾测报虫情,用1500倍灭幼脲3号和4000倍阿维菌素混合液防治,每10~15天喷1次.  相似文献   

16.
甜樱桃梨小食心虫的为害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红灯、佳红、大紫和金樱桃等4个甜樱桃品种树上梨小食心虫为害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为害高峰发生在新梢旺盛生长期,在绵阳地区5月20日至6月20日和7月20至8月10日是为害高峰期.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5-7月每月各用1.8%阿维菌素·S氰戊菊酯复配制剂乳油2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喷施一次,均对梨小食心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中晚熟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通过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折梢率和蛀果率调查,综合评价性迷向素胶条规模化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迷向素胶条2个施放密度(495条/hm~2和660条/hm~2)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迷向率为98.67%~100.00%,幼虫折梢和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89.28%~100.00%和93.33%~98.68%,均显著高于常规化学药剂防治。该研究结果探明了性迷向素胶条防治中晚熟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最佳施放密度,为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48%乐斯本乳油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加红 《落叶果树》2007,39(4):39-40
用48%乐斯本乳油进行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试验.结果表明,7月28日、8月13日、8月28日、9月8日和9月15日共喷5次48%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防效高达96.09%~100%.7月下旬至8月下旬喷药间隔期15天左右,8月下旬后世代重叠,危害较重,间隔期应缩短为7~10天.  相似文献   

19.
供试诱芯由营口石油化工厂生产。用大罐头瓶加洗衣粉水,将性诱剂绑在瓶口,距洗衣粉水1cm ,制成诱捕器。将诱捕器挂在距地面1 .5m的树杈上。试验面积3 .2hm2 ,从5月1日开始,每667m2 (亩)挂1 0个。至9月1 0日,试验区共诱捕梨小雄蛾2 73 1 5只,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繁殖后代。通过2a(年)的诱捕试验,诱捕区虫果率为1 .6% ,而化学防治区虫果率为4.3 %。并且利用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费用比用化学药剂防治的降低5 2 %。利用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好@任学平$辽宁省喀左县果树局…  相似文献   

20.
陈松 《落叶果树》2016,(5):43-45
近年来随着成武县果树栽植面积的扩大,特别是桃、梨、苹果的混合栽培,梨小食心虫在全县各个果园都有发生。为了准确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连续4年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监测调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蛰期、各代成虫发生期和危害情况,分析了其发生与当年物侯期、气温、降水的关系,提出了切合成武县实际的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