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在川西林区实施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代玉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西部林区,幅员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既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又是我省藏族等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对原始森林集中过伐,森林植...  相似文献   

2.
川西国有林区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的初步研究李国明(四川省林产公司)四川西部国有林区(以下简称川西国有林区)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也是四川省森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既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的绿色屏障,又是该省藏族等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仅藏族就占30余县,...  相似文献   

3.
论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部高山林区,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岩体松散,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地区。在植被分布上处于我国东南湿润森林区向西北半干旱草原过渡地带。暗针叶林是本区主要的森林类型,这些森林多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流域及其支流。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本区生长着丰富的针叶树种和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并形成一个以森林为主体的资源生态系统,这些森林是我国西南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是四川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它使江河流量丰沛稳定,并滋育着富饶的成都平原,成为庇护四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绿色长城。因此,这一地区森林植被的消长变化,对维护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平衡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林进行择伐作业,是西北、西南高山林区森林经营的方向。处于长江、黄河上游森林水平和垂直分布边缘地带的森林,用皆伐方式进行森林采伐,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国土保安和恢复森林植被,都是不适宜的。甘肃省洮河林区是一个开发了70多年的老林区,现在仍能青山常在,主要经验就是把择伐作为森林采伐的主要方式。因  相似文献   

5.
<正> 山区是江、河、湖、泊、库的发源地,这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状况如何,关系到山区人民的生存和中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科学地进行水源涵养林区划,有效地发挥其涵养功能,是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东部林区(以抚顺市林区为例)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到林区生态脆弱、生态保障和水源涵养功能差、林业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国家很少有财力投入,致使无力对森林资源加强保护和加速森林植被恢复的实际情况,提出征收水资源费的政策性问题。文章认为森林是水资源涵养区,对水资源保护和储存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提出只有征收水资源费,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和林区生态建设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善林区生态状况,加强生态防护功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否则,总有一天水库将无水可卖而且自身难保。  相似文献   

7.
川西地区处于长江上游及其源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由于森林集中过伐,植被遭到破坏,森林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削弱。为恢复川西地区绿色森林屏障,笔者提出将川西地区纳入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形成合理的林种、树种结构,发挥涵水保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川西地区实现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2012,(9):114
本书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与碳汇计量技术"的研究成果之一。基于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监测站(点)、试验区和系列样地的监测、调查与分析数据与应用模型模拟相结合,反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并总结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生态模式,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及土壤有机碳变化等指标,对三峡库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功能监测与评估。本书可供从事森林植被建设、流域管理、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管理者、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据区域地带性的气候、土壤和森林植被类型相对一致,地形地貌与自然地理区划相对一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一致为条件,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结合全国林业区划,将陕西省森林划分为陕北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黄龙山桥山水源涵养林区,渭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区等10个分区,并阐述其区域特点、功能定位、发展布局和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森林对水源的涵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之一,阐明森林对水源涵养的过程与机理,对于明确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科学合理地培育水源涵养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三个层次,分析了森林的水文特征与水文过程,并进一步剖析森林蒸发散与森林植被对水质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科学评价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寻找水源涵养过程的规律,以期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宁夏贺兰山保护区最后一批600多户牧民和约15万只羊已于近日全部下山,贺兰山从此结束了千年放牧历史而得到休养生息,西北区域生态环境将得以改善。横亘在茫茫腾格里沙漠与银川平原之间的贺兰山绵延250 km,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不仅是西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而且是阻挡腾格里沙漠东侵和西伯利亚寒流侵袭的天然生态屏障。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在山区的过度放牧,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洪水泛滥,沙尘暴肆虐。为了…  相似文献   

12.
森林枯落物层作为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在森林发挥水文生态功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主要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固土保肥以及环境保护,研究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对森林水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该文选择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域,以绣线菊灌丛、胡枝子灌丛、荆条灌丛和落叶松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其吸持水的能力,用枯落物现存量及持水量来确定植被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显示:落叶松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较灌木林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强;荆条灌丛、胡枝子灌丛与绣线菊灌丛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有一定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荆条灌丛、胡枝子灌丛、绣线菊灌丛。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涵水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因其组成的差异而导致降水截留、蓄水、径流的变化。作者根据这一规律,以搜集、调查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林冠截留量、地表枯落物蓄水量、苔藓层蓄水量、土壤孔隙蓄水量、土壤不透性能,土壤降水贮存量等进行分析,并赋与没森林植被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以一定的得分,评价不森林-土壤系统的保水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四川西部天然林具有最强的保水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其保护工作,人为干扰严重的类型其保水能  相似文献   

14.
西部高山林区是我省木材生产重要基地之一。30多年来,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木材。但过去由于经济政策上失误,自然资源越采越少,引起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这种状况有以下几种原因。 1.没有很好地重视营林,集中过伐。 2.除了森工企业集中过伐外,地方企业和群众都在砍伐木材。 由于集中过伐,西部高山森林线明显下降,草甸灌丛下降,水源涵养功能减弱,主要河流流量不稳,著名的都江堰在扩大灌区时,也受到水源不足的限制。加速西部高山森林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档源县实施的林业工程项目有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项目实施总面积分别为1.56万化顷、1.73万公顷。通过项目实施,全县增加了林地面积和森林植被,提高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减轻了水旱自然灾害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南华县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典型农业县。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由于土地干旱瘠薄,加之人为破坏,森林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相似文献   

17.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功能。从森林植被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从各国的研究成果来看,普遍认为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可以增加流域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减少径流泥沙含量并能有效改善溪流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8.
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点。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使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林分质量提高。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龙首山林区通过对具备封育条件的荒山荒地实施了封育,有效地加快了林区植被恢复速度。实践表明,封山育林对治理山丹县北部荒漠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农牧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伏牛山南坡在丹江水库上游,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林区,属亚热带北部边缘,森林植被是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植物群落。丰富的栎木资源是林区群众生产天麻、香菇等菌类的优质原料。由于山区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生产的菌类属高蛋白、抗癌的绿色食品,畅销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20.
肖尧 《林业建设》2023,(1):37-40
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认知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机制、价值评估、建设与管理等。然而,在一些关键层面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例如涵养功能的内涵边界、过程机制等,其中忽略了对各水文过程的整体性作用以及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综合性影响。因此该领域有关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受到严重限制,使得研究结果的区域针对性不足。为此,以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现状为基础,进行深度阐述,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内涵、形成过程与综合特征进行解析,同时对不同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内涵与主导服务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基于该领域研究进展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该功能评估以及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服务,为不同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全面提升和水源涵养林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