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报道了伊犁地区天然草场优势种蝗虫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发生动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优势种蝗虫由意大利蝗、黑腿星翅蝗、黑条小车蝗和戟纹蝗类等组成 ,栖息于山地草原的和草甸的蝗虫主要由白边雏蝗、西伯利亚蝗、红腹牧草蝗等蝗虫组成。蝗害发生面积约 5年达到一次小高峰 ,约 15年大发生一次。荒漠草原主要蝗虫的总体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平均密度达到 15 .8头 /m2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来,新疆草原蝗害的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有机磷农药稀释成一定浓度后喷施。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农药,蝗虫体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费用增加了,防效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化学农药的治蝗效果,探索适于蝗虫防治的农药品种,笔者于1987年6月20—26日进行了本试验。 试验设于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汗曹地蒿属半荒漠草场。这里植被盖度70%,主要蝗虫种类有意大利蝗、黑条小车蝗、土库曼蝗、红胫戟纹蝗、蓝胫戟纹蝗、黄胫戟纹蝗及两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虫剂农药防治草原优势种蝗虫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草原面积大,各种草场连年都受到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特别是荒漠半荒漠草场受到的危害更严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系列产品、蝗虫痘病毒、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牧鸡治蝗、养鸭治蝗等生物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EOS/MODIS植被指数建立草地估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将遥感技术用于草地牧草产量测量.以乌鲁木齐天山北坡密丛禾草、中生杂类草组成的草甸草原、密丛禾草、旱生杂类草组成的草原及小禾草、半灌木组成的荒漠草原为典型研究区,以2006年6~10月的地面测产数据和同步MODIS遥感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草地牧草估产模型.三种草地类型的遥感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水平,不同模型拟合效果不同,其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估产模型的拟合度好于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5.
兔尾鼠是哈密地区草原主要害鼠之一.数量多、分布广,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1防治地概况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大河北山,地处天山北麓.属山地荒漠草原,海拔1800-2100米,植被盖度30~40%,以蒿属草为主群落,并伴生有针茅、足苔草.产鲜草44.9公斤/667米2,为春秋放牧场.以草原兔尾鼠为优势种,平均有50个/667米2 有效洞口,即达到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荒漠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小针茅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小针茅数量显著减少,猪毛菜比例随着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的主要食物均来源于猪毛菜,且采食比例随牧压增大而递增;3种食草动物对牧草的选择性指数随牧压的变化而变化,双齿葱和多根葱优先被采食;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很高且生态位宽度随牧压的增加而变窄.重度放牧改变了小针茅群落的植物组成,使其演替为猪毛菜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草原鸡几年的放养治蝗试验,在品种选择、牧鸡驯养、放牧治蝗、疫病防治等方面探索出利用草原鸡治理草原虫害的有效防治技术,为规模化推广放养草原鸡治理蝗虫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Costa)]在伊犁草原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块在土壤中越冬,蝗蝻有5个龄期.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上旬羽化成虫,7月中旬产卵.食性杂,除危害牧草,也危害农作物.提出了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十斑吉丁虫危害的损失量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icius)损失量和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根据虫口密度和危害后所造成的材损率大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程度,将危害情况以株均虫口密度分为五个水平的防治指标:0级(2头/株以下);Ⅰ级(3~lO头/株);Ⅱ级(11~20头/株),Ⅲ级(21~30头/株);Ⅳ级(30头/株以上)。针对不同危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危害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草地优势种蝗虫分布与防治实际,指导蝗灾测报和治理.[方法]分析25年巴州来草地蝗虫调查、定位监测、防治资料.[结果]巴州草地蝗区总面积4.812×104 hm2.以地理特征来划分,可将巴州草地蝗区分为巴音布鲁克蝗区、焉耆盆地北部山区蝗区、博斯腾湖蝗区、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等4个蝗区.以草地类来划分,可分为平原低地沼泽草甸类蝗区、山地荒漠草地类、山地草地草地类蝗区、高寒草地草地类蝗区与高寒草甸草地类蝗区等5类.以优势种蝗虫来划分,可以分为宽须蚁蝗蝗区、西伯利亚蝗蝗区、肿脉蝗蝗区、黑腿星翅蝗蝗区、小垫尖翅蝗+亚洲飞蝗蝗区等5类.[结论]巴音布鲁克草地蝗区是巴州面积最大的蝗区,其高寒草地上的宽须蚁蝗是分布危害面积最大的优势种蝗虫.博斯腾湖蝗区是著名的亚洲飞蝗发生基地.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历史上是亚洲飞蝗重要发生地,现在随着植被的恢复,必将再形成蝗虫适宜生境,应加强监测.采取改善植被状况、促进牧草生长、改变蝗虫适宜生长环境等生态措施,并保护、利用好本土天敌,是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2005,(6):1-1
当前,夏蝗防治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农业部5月19日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视频会,确定今年蝗虫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农区和草原的蝗灾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努力做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大治蝗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05,(6):32-32
农业部5月19日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提出今年蝗虫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农区和草原的蝗灾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努力做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为此,农业部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大治蝗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治蝗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监测预警,提早落实治蝗资金和物资,加强防治的指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封育的退化荒漠草原进行植被调查.对不同生境群落物种组成进行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排序.结果表明:在整个采样尺度上,不同生境群落植被组成存在差异,不同坡位导致植被类型在小范围内发生明显替代,这种替代来自于不同生活型的物种之间;群落建群种为针茅、赖草、胡枝子等优良牧草;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杂类草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老瓜头、刺叶柄棘豆等荒漠草原退化的指示种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14.
昌吉市地域辽阔,草原广袤,蝗虫分布有54种,主要优势种为戟纹蝗、意大利蝗等,且数量大、危害面积广。多年来,主要采取化学药物防治蝗虫,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控制了蝗害,但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农药用量后大量天敌被杀死,而且污染环境,使虫害加剧并且防治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防治效果。我站开展了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生物治蝗试验,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09,26(4):165-165
近年来,由于干旱、风沙、鼠害、盐碱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草场管理不善,如载畜过重、过度采挖、过度放牧等,造成草场沙化、退化。使优良牧草大量减少,而有毒有害植物大量繁衍。毒草不仅与优良牧草竞争生境,降低优良牧草大量减少,而且和优良牧草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以致使优良牧草逐年衰退,而毒草则愈加旺盛。据陈善科等(1992)报道,牛心朴子对荒漠草场危害较大。牛心朴子喜欢生长在荒漠草原和半固定的沙丘等干旱地带,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其根系发达,繁殖系数高,生命力强,并且具有较高的抗逆性。也有人称牛心朴子的出现是草场沙化退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麦田大垫尖翅蝗进行笼罩试验,明确了秋麦苗蝗虫密度在0~10头/m2范围内与小麦成穗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穗粒数、千粒重与虫口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产量损失率与虫口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小麦苗期大垫尖翅蝗的防治指标为3头/m2。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昆仑山牧区草地螟发生严重危害草场牧草,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造成严重影响。试通过研究草地螟的发生规律,为草地螟的防治提供依据。一、草地螟对草原的危害昆仑山牧区以高山荒漠性草场和草甸草场为主,全区天然草场面积262.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199.0万公顷,海拔在2 100~4 300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降水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和草地植被变化的关键因子,以1982—2015年间内蒙古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植被指数、降水和草地类型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滞后系数方法,分析内蒙古地区不同草原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的降水滞后性.结果表明:(1)草地年降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草甸草原(477.39 mm)、典型草原(391.52 mm)、荒漠草原(247.41 mm),草甸草原7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值,而荒漠草原8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2)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单峰变化规律,荒漠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不显著,整个生长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波动不大;不同草原类型的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草甸草原(0.33)、典型草原(0.23)、荒漠草原(0.14).(3)生长季草原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降水显著相关,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同月份滞后时间存在差异.9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时间为2个月,5—8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4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不明显.滞后月份降水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相关系数和显著相关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因此,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可以有效预测牧草的长势和干旱情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讯     
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Germar)在新疆分布甚广,几乎遍布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前较湿润地带,是为害草原主要蝗种之一。近两年我们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调查草原蝗虫微孢子虫病时,发现黑条小车蝗发病率甚高。1987年调查米泉县黑条小车蝗125头,发病率为10.4%;1988年调查乌鲁木齐县南郊287头,发病率为35.5%,红雁池376头,发病率竞高达48.1%。在蝗虫自然种群中微孢子  相似文献   

20.
蔷薇三节叶蜂幼虫为害月季的叶片从而影响花的数量和质量。叶、花的损失量随虫量的增加而加重。当虫量为2、4、6、8、10头/株时,花的美观度分别降低0.32%、2.36%、12.47%、53.1%、88.57%。其观赏阈值为5.5头/株。防治指标为5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