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土壤有效磷亦称土壤速效磷,它包括水溶性磷和弱酸溶性磷。新疆土壤属石灰性土壤,土壤有效磷的测定采用碳酸氢钠一钼锑抗比色法(亦称Olsen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及中性土壤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洗盐方式对降低土壤盐分和促进蔬菜生长的影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揭膜淋洗和灌水淋洗2种洗盐方式对设施土壤盐分分布、养分、pH及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揭膜淋洗还是灌水淋洗均可促进设施土壤表层盐分向下部土层迁移,降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盐分,促进小白菜种子发芽出苗和根系生长,增加小白菜产量。2种洗盐方式对表层土壤盐分的下降量均在50%以上,小白菜出苗数提高200%以上,蔬菜产量提高65%以上。其中揭膜淋洗的洗盐效果好于灌溉洗盐。试验结果还表明,淋盐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pH,但也导致了耕层土壤养分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王继滨  成功  代慧芹 《种子》2017,(10):102-104
通过对10个小麦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用株高对土壤含盐量的响应评价小麦的耐盐能力,确定不同小麦品种的耐盐阈值.结果表明,德抗961、济南17和山融3号等3个品种生长期间表现出高耐盐碱能力.试验发现小麦品种产量与土壤含盐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盐碱地试验误差较大,会造成试验精确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棉花耐盐性受土壤盐分和水分含量的双得影响,试验表明棉花在氯化钠浓度为1.2%以下的水溶液和土壤溶液中能正常出苗,受到抑制的盐分浓度为1.4~1.7%,以此土壤含盐量和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土壤溶液含盐量对棉花发芽影响结果相似。因此,中度盐渍化土可以通过保水抑盐措施,植棉利用。地膜和盖草抑盐效果明显,其作用是:保持土壤水分,虽然使土壤溶液盐不变的情况下低于耐盐指标,控制水分蒸发避免盐份在表土层聚积造成植物  相似文献   

5.
硅铝风化壳一般呈中性到微酸性反应、土壤无石灰反应,但在不同的地形部位,土壤中可溶盐的离子组成差异较大。地下水中盐分的化学组成及矿化度也明显不同,二者有相似的盐分移动规律。洪积扇中上部土壤与湖积地土壤盐分分异明显,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壤类型。显示出地形作为五大成土因素之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用自来水、井水等含盐分较多的水浇灌的盆花,常常可以看到,在花盆土壤表面聚集了一层白色或黄白色,外观像霜一样的物质,这就是盐的结晶。这是因为溶于土壤水分中的盐分,在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随土壤水分上升到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后,盐分被留在土壤表面而形成的。浇水后,一部分盐分结晶重新溶解于水,并随着水分向下渗透,被重新带回到盆土内部。土壤表面形成盐分结晶,说明土壤中含盐分较多。  相似文献   

7.
种植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 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显著低于对照土壤的含量。种植耐盐植物后,根际土壤中可溶性Ca2+含量增加,使更多的Na+被取代后将其移除到耕层以下,说明种植耐盐植物处理对Na+的移除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磁化水对棉田土壤的脱盐、抑盐效果及磁化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磁化水滴灌大田示范试验表明:磁化水灌溉可以加快土壤盐分的淋洗,促使盐分向深层土壤运移,从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在7~9 g/kg的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磁化水灌溉不仅可以提高棉花的抗盐性,还能提高棉花的果枝数、铃数及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秸秆与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重度盐碱地,分别设不施秸秆不施微生物菌肥(CK)、秸秆单施(G)、微生物菌肥单施(F)、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GF)4个处理,分别种植燕麦、高丹草、黍子、油用向日葵4种作物,分析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离子浓度及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作物生物量及作物体内盐离子积累量,其中土壤全盐量在种植油用向日葵的土壤中最低,为4 400.41 mg/kg,较CK显著降低了13.85%;作物生物量及盐离子积累量以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处理下的高丹草最大,生物量和盐离子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了68.32%,108.28%。此外,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增强了各作物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配施处理下燕麦对Mg2+、Cl-、SO42-有较强吸收能力,分别较CK提高50.51%,72.74%,56.39%;高丹草对Ca2+有选择吸收能力,较CK提高76.01%;油用向...  相似文献   

10.
《作物育种信息》2005,(8):14-14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是需钾较多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南方土壤钾含量明显偏低,北方石灰性土壤,虽钾含量略高,但常常受干旱等因素影响,供钾潜力低,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潜力的发挥。生产上通过施用化肥来补充土壤钾含量的不足,但化肥的长期施用容易导致土壤结构及理化性状变劣,地力下降,因此筛选耐低钾水稻品种已成为缓解我国钾素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对石灰性土壤中锌,锰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发现,有机肥猪粪,牛粪和腐熟玉米秸秆具有一定的提供锌、锰能力;石灰性土壤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锌锰的有效性;有机肥对土壤中锌、锰具有一定的活力能力;锌肥与有机肥配施可降低土壤对锌肥的固定能力,提高锌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石灰性土壤不同土层磷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石灰性土壤主要根系深度内不同土层土壤磷形态分布,了解土壤供磷能力和施磷后磷的存在状态,采取河南省十县市石灰性潮土、褐土的73个0~20、20~40cm土样进行土壤磷形态的分级测定。结果表明,Ca-P平均共占无机磷总量的76.41%,表明在这十个地区中无机磷以钙磷为主。0~20cm土层有效磷和全磷总量比20~40cm土层多。不论是长期施磷肥的土壤还是不施磷肥的土壤,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均呈表层(0~20cm)含量较高,20~40cm以下含量骤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效的成分比例降低,无效的成分比例提高。0~20cm土层有机磷总量比20~40cm土层高,有机磷在两个土层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度活性有机磷含量的不同。随着土层加深,活性OP和中活性OP在有机磷中的比重呈减小趋势,而无效的中稳性OP和高稳性OP则呈增加趋势。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随着有机质和有机磷的减少,中性和碱性磷酸酶都有规律地随之减少。不同土层的磷素活化系数对比分析表明,石灰性土壤表层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较难,亚表层供磷能力更差,磷的有效化程度更低。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供应主要集中在表层0~20cm,随深度增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盐地碱蓬是盐碱地先锋植物,是目前能在含盐量为3%的土壤中生存的极少数植物之一,是重要的耐盐种质资源。其在植物耐逆机理、耐盐基因的开发利用以及土壤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潜力。为了全面的了解盐地碱蓬的耐盐机理以及改良土壤的机理,本研究分别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层面以及分子水平等方面对其耐盐机理进行总结,并就盐地碱蓬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土壤养分以及在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认为应更多的关注盐地碱蓬耐逆关键基因的挖掘利用、盐地碱蓬在盐碱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作用以及盐地碱蓬与微生物如何共同改良土壤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由于农时操作过程中用污水灌溉、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以及矿区排污等途径造成农田土壤遭受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硝酸盐以及有机氯残留等污染。通过种植超积累植物(包括农作物的某些品种及某些野生植物)或者通过有益微生物处理土壤、拌种等、采用有机酸、石灰等化学物质和多种有机物质等不同途径,对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均可收到良好的净化改良效果。同时分析了植物修复的应用前景以及保证效果的调控原则,并强调综合技术合理搭配应用收效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有明显的影响。石灰性土壤经柠檬酸和草酸浸提后,其Ca2-P、Ca8-P和O-P的含量增加;而Ca10-P、Fe-P和Al-P的含量下降。柠檬酸手酒石酸对红壤无机磷的形态也产生明显影响,表现为Al-P含量增加,Fe-P和Ca-P含量下降,O-P变化不大。有机酸通过影响土壤中无机磷组分,促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耐盐碱油菜种质,研究有机酸在油菜抗盐碱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利用碱性盐(摩尔比为2:1的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进行处理,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法对8个油菜种质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探究碱性盐耐性最强和最弱的油菜种质的根际土壤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耐盐碱性综合评价为华油杂62>华双5号>崇2>16-P22外>青杂9号>金油158>17崇1>16-P32外。在碱性盐胁迫下耐性最强种质华油杂62和最弱种质16-P32外的根际土壤中检测到草酸、酒石酸、甲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乙酸、柠檬酸及琥珀酸8种有机酸。在碱性盐胁迫下,油菜根际土壤中草酸的积累量最高,抗坏血酸的积累量很低。华油杂62的各处理根际土壤有机酸含量总体高于16-P32外。  相似文献   

17.
应用32P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对7种石灰性土壤磷库进行了标定。通过测定加入土—水体系中不同时间残留于溶液中的32P活度而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获得固液界面磷的交换率Km、磷的平均交换通量Fm、磷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平均滞留时间Tm以及第1分钟内可交换磷量(E1)等参数,并且可以对土壤磷库进一步区分为不同时间内可交换磷库。将上述参数与土壤同位素交换磷(E值)、同位素稀释法有效磷(A值)以及Olsen磷进行比较,表明同位素动力学参数与上述传统方法测定的有效磷量以及植物吸磷量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可用于对石灰性土壤的有效磷库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8.
耐盐戚植物定植后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利于土壤改造。以下优良耐盐植物可以丰富沿海盐碱地景观,增加树种多样性,扼制土地盐渍化,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不同土壤的供肥特点,因地制宜地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黑龙江省5种主要种植水稻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微区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上水稻产量及其对氮、磷、钾、微量元素养分吸收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极显著,水稻产量在黑土、草甸土和冲积型土上较高,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 883.9、6 689.6和6 797.3kg/hm2,在白浆土和石灰性土壤上水稻产量较低,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 316.5和6 193.4kg/hm2;不同土壤对水稻养分吸收有影响,在黑土、草甸土、冲积土上种植的水稻氮、磷累积量高于在石灰性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在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铜、铁含量极显著高于在黑土等其他类型土壤上的水稻,在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锰含量高于在石灰性土和冲积土上的水稻,草甸土和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锌含量高于黑土和石灰性土上的水稻,在冲积型土上种植的水稻锌含量最低;水稻氮素累积量与水稻产量显著正相关(r=0.994)。  相似文献   

20.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氮素矿化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及配施氮肥对非石灰性潮土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探索其与作物产量间的关系。以始于_1978年的莱阳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采用田间原位-离子交换树脂法(ISC-IERB)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非石灰性潮土全氮、矿质氮、净氮矿化量、冬小麦或夏玉米吸氮量和产量,且在同一有机肥(氮肥)水平下,均随氮肥(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M_2N_2)处理的增加幅度最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分别为6 803,_1_1 935 kg/hm_2;长期施肥使夏玉米季土壤氮净矿化量、净氮矿化率明显大于冬小麦季,施肥处理(M_1、M_1N_1、M_1N_2、M_2、M_2N_1、M_2N_2)的增幅分别为7.1%-2.7%,16.2%-76.0%;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当季冬小麦、夏玉米播前土壤全氮、矿质氮含量、氮净矿化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但与氮素表观淋失量相关不显著。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氮肥是提高土壤供氮潜力、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作物与季节是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