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皖江地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江地区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重要湿地,也是安徽省水网集中分布区,河流水系众多、湖泊库塘星罗棋布。【研究目的】通过对皖江地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期望为有关部门进行区域规划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参考Costanza等提出的1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市场价值法、资产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等评估方法,对皖江地区湿地9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皖江地区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061.21亿元/a,其中固碳价值最高,达434.22亿元/a,其次是水文调节价值、物质生产价值和净化环境价值,分别达到220.75亿元/a、163.50亿元/a和108.13亿元/a,再次是释放O2价值、供水蓄水价值和休闲旅游价值,最小的是文化科研和栖息地价值;皖江地区湿地直接价值214.84亿元/a,间接价值846.37亿元/a,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结论】并提出了湿地的固碳功能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影响,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芦苇沼泽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促淤防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芦苇沼泽湿地被当作开发的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法对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芦苇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假设其芦苇沼泽湿地全部开发为稻田,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芦苇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395.0万元。开发为稻田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925.4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8%。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8项,主要表现在水分调节功能价值和控制侵蚀、保护土壤价值分别占整个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35%和32%,开发为稻田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为4项,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价值,占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5%。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运  张贵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8):276-281
为了提高人们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认识,针对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与威胁的现状,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等方法对洞庭湖湿地的水文调节、净化、维持物种多样性、碳固定、营养循环、休闲旅游、保护土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其货币价值达239.85×108元/年。在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水文调节功能价值最大,为107.44×108元/年,占总价值的44.79%,说明洞庭湖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持物种多样性功能的价值最小,为4.89×108元/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洞庭湖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要在充分认识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洞庭湖湿地生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可以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达里诺尔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特点,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调研,运用资源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划分。构建了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价值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达里诺尔湖湿地的服务价值为93.70×104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2.19×104万元,占比为2.36%,间接使用价值为91.51×104万元,占比为97.66%。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以调节空气湿度价值最大,为82.76×104万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8.32%。  相似文献   

5.
为了尽快改善大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总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笔者从大庆湿地的空气调节功能入手,依据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碳税法对该湿地所提供的空气调节功能进行科学估算。结果表明,大庆湿地主要植被固定CO2的价值为4.95亿元,释放O2的价值为4.35亿元,去除温室气体排放损失价值为0.1亿元,即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大气调节功能价值为9.2亿元,气体调节价值为6862元/hm2。本研究表明,大庆湿地生态系统固定大气中CO2的同时,增加大气中的O2,对维持区域大气中的CO2和O2的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提供人类生存基本条件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如何清晰地界定湿地各项生态系统的内涵和范围提供方法,进一步明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体系与方法,以期为评估结果在实际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研究案例,揭示出中国现阶段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主要缺陷是注重实际案例的研究,而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对评估体系和方法进行完善的研究较少,直接套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较多。最后,根据现有研究进展,提出了充分利用“3S技术”以及国际重要湿地检测中心技术平台,完善数据采集、布点系统、分布测试和数据处理等监测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关帝山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旨在为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开展森林经营及生态效益补偿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本研究依据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以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关帝山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关帝山国有林区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214.42亿元,各功能价值量最大的为净化环境价值、涵养水源价值、释放氧气价值,占总价值量的81.62%。各保护区、林场价值量最大的为文峪河林场14.91亿元,最小为吴城种子园2.29亿元。主要林分类型中,乔木林占总价值量的85.46%,灌木林占14.54%,主要树种价值量排序为:油松>辽东栎>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侧柏>云杉。关帝山国有林区具有较高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科学开展保护修复,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开展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最大化发挥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对自然保护区价值进行评估,以解决目前自然保护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综述国内外40年来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森林、湿地、草地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分析显示,至今还没有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统一方法;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差距依然存在,研究方法缺乏创新;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价值评估的研究速度不及自然保护区数量的增长速度。今后还应加强对价值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厦门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训安  洪滔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194-200
为了量化厦门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厦门岛合理实施城市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岛屿生态安全等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省厦门岛为研究对象,采用Constanza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根据单位面积蓄积量对厦门岛各类型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厦门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并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厦门岛自然生态服务价值为35.29×104万元/年,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 25.01万元/hm2,人均享有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991.63元/人;森林、湿地和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4.47×104万元、27.93×104万元和2.88×104万元,分别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12.67%、79.16%和8.17%;在9项生态服务功能中,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和废物处理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合计为23.76×104万元,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67.34%。在厦门岛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废物处理>气候调节>水文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美学景观>气体调节>保持土壤>原材料生产>食物生产;与其他海岛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大小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发展水平越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高,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呈正比。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价值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等,对新疆2007年和2011年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1年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73.50亿元和128.08亿元,防风固沙价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防护林的防护价值;新疆农田防护林林产品及防风固沙总价值年均增加17.650亿元。其中,防护的价值增加最大为8.240亿元,其次为固沙、林产品分别为5.405亿元、4.005亿元。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在农田防护林中贡献巨大,应该尽快建立市场补偿机制和完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促进农田防护林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白银市土地利用状况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定白银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价白银市2009—2017年土地利用状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9—2017年,白银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56.75亿元下降到56.49亿元,总体呈下降趋势,各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都呈下降趋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549.18万元,减少最多,人口对生态系统负荷呈减轻趋势;(2)白银市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受建设用地增加较多,草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影响较大,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从保护生态用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方面,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为区域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以西安市1999—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标准及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西安市1999—2009年11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安市1999—200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89.45亿元增加到208.49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了19.04亿元,价值变化率为10.05%,表明西安市土地利用环境整体趋于良性发展。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显著,1999年为12503.62×106元,2009年达到15246.18×106元;耕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减少较快,牧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依据2000-2008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参照谢高地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当量表,分析了北京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建设用地急剧增长,耕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北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8年间减少了51824.4万元,年均变化率为-0.31%;从空间来看,密云县、怀柔区和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相对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的区域则分别是通州区、顺义区和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决定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因此规划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应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意义,更多的保护水域、林地等具备高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实现北京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既是人类活动剧烈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其耕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亟待加强。以江苏沿海为研究区域,基于耕地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模型,估算沿海19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沿海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19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2005年、2010年其平均值分别为0.181,0.251和0.372,空间格局变化特征显著,Ⅰ级区范围呈缩小趋势,Ⅱ级区和Ⅲ级区范围有所增加。(2)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呈波动变化,2000年、2005年、2010年其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平均值分别为1.68×109元,1.58×109元,1.55×109元,苏北地区耕地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苏南地区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Ⅰ级区呈零散分布,Ⅱ级区范围在扩大,Ⅲ级区范围呈减少态趋势。(3)江苏沿海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典型年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0.662和-0.682,不同经济梯度下其相关系数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关系数值大于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相关系数呈下降趋,而苏北地区呈上升趋于。  相似文献   

15.
基于CVM 的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笔者基于条件价值法(CVM)这一当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对吉林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价。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网络发放结合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支付卡式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结果表明,吉林省湿地2012年人均支付意愿值为120.7元/a,根据全国和吉林省人口总数计算的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分别为1005.1亿元和20.8亿元。受访者受教育的程度、收入水平和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心程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与平均支付意愿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性别和年龄对受访者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调查方式和距离远近也会对支付值有显著影响(P<0.0001)。为了保护好吉林省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研究结果将使湿地保护和开发的价值对比成为可能,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芜湖市做出修正,计算得出芜湖市1996年至2004年期间在GDP增加227.07亿元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减少了0.74亿元,说明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了该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建议芜湖市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应加大生态建设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