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建议成立以学术研究为主体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和茶文化学科1.1.目前茶文化研究现状1.1.1.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老一代茶人孜孜以求的精神,我国茶文化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2.在茶文化典籍整理、出版,茶著作、茶论文发表,以及  相似文献   

2.
余悦 《农业考古》2005,(4):42-53
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5年8月18日-21日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举行,参加者为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学者和茶文化刊物的主编们。会议围绕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及有关文章结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梁成秀 《农业考古》2015,(2):329-334
在西藏现实生活中,西藏茶文化长期以来是一种实用文化,而且在普通人看来,所谓的西藏茶文化仅仅能够归入此类。所以,许多人把西藏的茶文化等同于制酥油茶、喝酥油茶,或者去茶馆里喝甜茶,再加点藏面,喝点拉萨啤酒。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让人伤心的文化遗失,或者说是一种浓厚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逐渐离人们远去,生活的实用主义吞噬了其本身原有的文化内涵。在学术研究中,有一些对西藏茶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做出了努力,他们有的是高校教师,  相似文献   

4.
《农业考古》2005,(4):F0002-F0002,I0001
为了推动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茶文化学科”组于2005年8月18-20日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是中茶文化第一村”主办了“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和有关单位的专家齐集婺源茶乡,探讨茶文化学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4月,云南省思茅地区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同时在思茅隆重地举行了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出席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对边疆民族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就近几年来学术研究交流和文学艺术宣传方面对普洱茶文化的发展贡献及其对国内外的影响作一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一、学术研究交流对普洱茶文化的发展贡献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12,(2):349-350
尊敬的女士、先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茶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与法门寺博物馆共同商定于2012年8月中下旬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第四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拨冗与会,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7.
一、时代呼唤茶文化学的建立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人们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茶文化的研究,在短短的数年间,建立了不少茶文化研究机构,出版了以《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为代表的一批茶文化刊物。此后,茶文化研究得以蓬勃发展,尤其是在茶叶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中国茶文化史的研究、茶艺与茶道精神的探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研究者们正向着构建茶文化学的方向努力。近二十年来,已发表与茶文化有关的各类学术论文近万篇,出版茶文化专著数百部,茶文化已成为吸引学术界眼球的一个学术亮点。作为一个新兴…  相似文献   

8.
王河 《农业考古》2006,(2):253-259
顾赓良《惠山听松庵竹炉志》与《竹炉图咏补辑》二书,历代茶书目录均未著录,当代茶文化研究者和新近出版的茶文化辞典也只字不提。笔者前年出差上海,偶尔在上海图书馆查阅到此书,很是高兴,有必要向读者推荐。此二书前有秦敦世《序言》,秦敦世字湘丞,无锡人,室名为大浮山房,其余  相似文献   

9.
章晓玲  姜璇  谢轮 《农业考古》2001,(2):147-152
一、江西打造首批茶艺师 ,在学术研究的神圣殿堂2 0 0 1年 6月 1 8日 ,注定要在江西省茶文化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也将对中国茶文化和茶文化产业产生相当的影响。这一切 ,缘于江西省首次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紧张的进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是全省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神圣殿堂。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从事哲学、历史、经济、文化、文学、法律、社会学、当代江西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长期以来 ,社会科学院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把理论研究、运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结合起来 ,已经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现状(一)成立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社团和机构虽然中国茶文化酝酿于两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但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仅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兴起的“文化热”大气候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研究也迅速发展,并很快建立起茶文化研究机构、团体等。1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是我国灿烂夺目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经历的辉煌与衰退,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却是不可磨灭的。将茶文化与当代空间设计相结合,在提升当代空间设计艺术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能够提高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促进社会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就茶文化艺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做出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茶经》的诞生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茶经》的诞生基础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寇丹中国唐代中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科学著作,并成为国际性的茶文化学术研究理论基础的(茶经)。120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部经典之作的影响还在延伸和发展之中。尤其是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检测,《茶经》不仅没有失去...  相似文献   

13.
游修龄 《农业考古》2006,(2):216-218
最近出版的《茶魂之驿站》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杭州有着极久远的茶文化史。代代传承,源远流长,据一些茶学研究者认定,早在八千年前,跨湖桥人就有饮茶的习惯。”这段话引起笔者极大的诧异,因为笔者所知有关跨湖桥遗址的报道里,并没有跨湖桥人已知饮茶的内容。正如序言所说,跨湖桥人有饮茶的习惯。是“一些茶学研究者认定”的,那么这和考古学界无关,应该到茶学研究者的文章里去寻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20多年时间。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在台湾兴起后,很快传入大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茶文化学者的多年努力,中国茶文化学研究成绩很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是当前实现中国茶文化研究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分析1、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成就。中国茶文化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茶文化研究队伍,成立了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报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茶文化论著,茶文化交流日趋活跃,茶馆数量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茶文化第一人,茶圣陆羽为唐代茶文化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书,其所著《顾渚山记》亦是一部著名茶书。本文对惜已遗佚的《顾渚山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与注释,以供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研究者参考。顾渚山是陆羽撰写《茶经》的主要地区之一,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以顾渚为第一"。  相似文献   

16.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15,(2):335-336
自从《农业考古》在1991年开设每年两期《中国茶文化专号》(每期60多万字)以来,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者或茶文化的爱好者不断增多,近些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茶文化热。《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不仅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同样,推动了国人重新认识茶文化、体悟茶文化、爱好茶文化。本人作为一个研究茶文化20多年的学者,现作为《农业考古》的主编,在对中国学者对中国茶文化研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是一种对于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茶事、文化之统一体。茶文化应涵盖“茶文化学”及“茶文化”两个层面。茶文化学必须是一J”l宏观哲学研究与微观科学研究相结合之边缘学科,既追求历史探索的深度,也追求现实眼界的广度,更追求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茶文化学应从整体上揭示茶文化的一般结构与功能,体现人类自我完善的一般法则与历史。茶文化之内核是“茶道”(另章专论),茶道之中心思想是“和”(另章专论)。为现实生活服务是茶文化学科的终极目标。茶文化之最重要的特性是“和”;此外尚有自然性、创造性、利…  相似文献   

18.
《种茶法》是清代著名农学家江志伊撰写的全面反映和总结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书,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清代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对《种茶法》中种茶技术等内容以及清代茶业种植技术的介绍,以期引起茶文化研究者对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是紧随改革开放兴起的新学术领域,历经40多年的探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助推了方兴未艾的茶文化热。新时代茶文化研究如何转型提升,更好引领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值得深入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茶文化研究的定性、定位、定向和理论、方法、路径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构建新时代茶文化研究大格局...  相似文献   

20.
含英咀华现茶魂--茶文化论文综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296-299,316
编资料集、写论文、写专著 ,我称之为学术研究的“三步曲”。茶文化论文既要对原始资料综合分析 ,又是撰写专著的前奏。茶文化研究论文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茶文化学科建设和茶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凯亚先生曾不无担忧地提出“我国现代茶学在理论探索上的贫困现象”(《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9年第 4期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 ,茶文化论文起着中坚的作用。对于目前茶文化论文的状况做出科学分析 ,总结利弊得失 ,是提高论文水准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升茶文化研究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一茶文化论文的写作 ,我们粗略的将其分为三个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