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科技》2008,(11):F0002-F00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蚕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员工259人,其中科技人员91人,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21人,博士9人,硕士20人。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业科学》2006,(11):F0002-F00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蚕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员工276人,其中科技人员74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22人,博士7人,硕士18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拥有一支由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发酵、食品、蚕桑、农学、植保、微生物等专业人才组成的综合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名、合并而成。学科建设研究所设有农产品加工和蚕桑两个学科,其中农产品加工学科主要从事果蔬、粮油、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功能食品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研究;蚕桑学科主要从事桑树和家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新品种选育、蚕桑生物技术、蚕桑病害防治、蚕桑种养技术等研究。建有果蔬/畜禽水产加工研究室、粮油加工/功能食品研究室、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室、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桑树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室和家蚕育种与蚕病防治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辽宁农业科学》2012,(6):93-9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前身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3年为适应辽宁省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需要,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连市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是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学理论、昆虫学、作物学、园艺学等农业资源利用研究的事业单位,重点以昆虫基因工程研究、野蚕(如柞蚕、家蚕、樗蚕等)基础生物学研究及产品开发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为主。研究所同时也是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60年,前身是1930年由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创办的中山大学稻作试验场及1956年成立的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现设有水稻研究所、果树研究所、蔬菜研究所、作物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动物卫生研究所、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环境园艺研究所、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场、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和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共15个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3):F003-F0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是浙江蚕丝业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46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21人;硕士以上学历10人,其中博士6人。研究所建有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资源综合利用、家蚕遗传耷种、蚕种繁育、桑树育种及生理生化、蚕病、茧丝、蚕桑生物技术等实验室,拥有科研用房8000m^2,试验桑园12hm^2,保存桑、蚕品种资源600多份。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四季桑园蚕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隶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研发团队和技术推广团队,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0人,涵盖桑树品种选育与推广、家蚕品种选育与推广、蚕病研究与防治、生物技术等多个学科。  相似文献   

8.
基本情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暨甘肃省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属公益类科研单位,事业编制50人.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是以从事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核技术农业应用为主的综合型科研机构。现有在职职工49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具有中、高级职称31人,博士7人,硕士14人,内设粮食与果蔬研究室、畜禽与水产研究室、核农技术研究室、功能食品研究室和辐照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挂靠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F0002-F0002,I0001,I000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是在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和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农产品藏加工和核技术农业应用为主的综合型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1.
《宁波农业科技》2006,(3):F0004-F0004
农科院简介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现有职工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人,设有作物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新品种引进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8个研究所(中心)。“十五”期间,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科研结构,强化科技创新,共获科技成果奖16项,自主创新成果推广面积64万公顷,增创社会经济效益6.02亿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十五”以来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人才建设、科技条件、机制改革、成果转化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实践及成效,并探讨了促进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12月30日,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组织、主持召开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星火重点项目"桑叶桑枝综合利用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和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桑叶凉茶的研究与开发"验收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蚕桑产业已由原来单一的“种桑养蚕”发展到“种桑养人”和“种桑养畜”多业态并举的发展模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我国蚕桑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通过以果叶两用、无核三倍体桑树品种粤椹大10的成功选育和推广为契机,桑椹果汁、桑椹果酒、桑叶茶、桑枝灵芝和维力康胶囊等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了全国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了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近30年来在蚕桑资源食药用、饲料用和肥料用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F0004
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84年,1997年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合并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5年经贵州省编办批准更名为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并加挂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研究所现有职工52人,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8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2人;研究员5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6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简称中蚕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为193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动物生产科蚕桑系。凭借70多年的悠久历史及5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蚕所已发展成为中国蚕业科学应用研究中心,蚕桑种质资源保存和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业科学》2007,(4):66-66
由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主办、广东省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桑柞茧丝综合利用研讨会”,于2007年3月26~28日在广州市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其前身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7月,于2000年12月整合宁波市林科所后组建成立。现有职工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1人,内有博士1人,硕士22人,高级技术职务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宁波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号家4人。设有作物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新品种引进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8个研究所(中心)。院还拥有占地17公顷的宁波市高新农业技术实验园区,占地1.8公顷的海南省陵水南繁基地。具有开展生物工程研究、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农业科学》是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农林、植保、土壤肥料、园艺、畜牧兽医、农产品贮藏加工、水产、花卉、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试验报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前身为农科院实验场,于2009年11月更名成立。全所现有在职职工81人,其中管理人员11人,专业技术人员24人,技师及技工人员46人。科研机构包含功能食(药)品、果蔬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粮油加工、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和薯类加工五个研究室。主要开展果蔬贮藏保鲜、果蔬鲜切产品加工和质量控制、优质粮油、薯类、农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功能食(药)品的开发、利用、技术工艺升级、科技转化、科技咨询等服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