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扬黄灌区沙地底层铺垫地膜节水高效种植玉米的试验结果表明,沙地底层铺垫地膜的处理玉米植株与穗部性状变化,产量达到12750kg/hm^2,比常规不铺垫地膜沙地玉米增产88.9%,并可节约灌水6.3万m^3/hm^2;地膜使用年限按15a计算,采用这种方式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为5637元/hm^2。  相似文献   

2.
南疆玉米覆盖生物降解地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播种玉米时同时覆盖生物降解地膜,由于生物降解地膜在玉米生育期中发生降解,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因此在玉米生殖生长时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调整灌水频率与灌水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667米~2灌水360米~3时,产量达到最高,为1 179.0千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不同灌水量处理的玉米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在6月19日高于7月6日,所有处理大致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同一生育时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为合理的利用风沙土壤资源,本文将新型微润灌溉技术应用于风沙土玉米灌溉,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微润灌溉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风沙土膜下微润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对微润灌溉玉米株高、茎粗、LAI和单株地上干物质量等营养生长影响较小;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穗重等产量构成性状和产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穗行数随灌水量变化不大,秃尖长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灌水量75%ET时,玉米微润灌溉产量最高,达到7.8t/hm2;WUE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下降,25%ET时WUE最大,为1.35 kg/m3。因此,在风沙土地区,灌水量宜控制在25%~75%之间。  相似文献   

5.
以0 m3/hm~2、750 m3/hm~2、1 500 m3/hm~2、2 250 m3/hm~2、3 000 m3/hm~2的灌水量灌溉啤酒大麦,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啤酒大麦生长的影响;以覆膜处理为手段,研究了覆膜条件下啤酒大麦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能显著提高啤酒大麦产量,当灌水量在1 500 m3/hm~2以上时,产量水平较高且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能有效提高灌水效益;地膜处理下啤酒大麦产量高于露地处理,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也较早,但会增加倒伏。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膜孔灌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夏玉米耗水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抽穗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阶段;相同灌水频率时,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灌水量时,耗水强度随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玉米产量与玉米生育期总耗水量之间呈良好的抛物线关系;膜孔灌夏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较佳的需水量是2 546~3 410 m3·hm-2;灌水条件相同时,玉米膜孔灌比常规畦 灌的耗水量减少6.2%,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3.3%,增产15.9%。  相似文献   

7.
针对甘肃河西干旱灌区水资源不足和高产农田长期存在施肥量过高和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状,以河西走廊干旱灌区大面积种植的制种玉米为对象,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各生育期土壤水分、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在主要生育期耗水量以灌浆-成熟期最高,当灌水量增加时,作物耗水量随之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在相同灌水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耗水强度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抽穗-灌浆期耗水强度最大。根据制种玉米的耗水规律,确定了适宜的灌水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中后期。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制种玉米的产量随着的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灌水水平下,高水高氮处理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反而低于高水中氮处理下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微喷灌技术应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畦灌为对照,设置3个微喷灌灌水定额,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微喷灌能够显著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显著增加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微喷灌显著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灌水定额为40mm/次时,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微喷灌显著提高玉米千粒重、行粒数和产量,在灌水定额为40mm/次时,玉米产量最好。【结论】综合比较,微喷灌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产量及产量因素在灌水定额为40mm/次时,玉米长势最好,产量最高,是较为合理的微喷灌灌水量。  相似文献   

9.
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群体逐渐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增加;在灌水量达到90 mm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最高,而超过90 mm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灌水量达到120 mm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10.
揭膜种植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减少地膜污染为出发点,研究揭膜条件下灌水量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选择棉花揭膜种植方式下的优化灌溉方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区推广棉花揭膜种植技术提供依据。选用对水分敏感性不同的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42号为试验材料,在出苗后第1次灌水前1 d揭膜,在田间设置3个水分处理,揭膜后开始测定土壤含水量,于打顶后5 d测定棉花功能叶片(倒2叶)光合特性,每10 d测定1次,每个处理选取3株长势相同的植株进行测定。结果发现,2个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最优灌水量为4 575 m~3/hm~2。当灌水量超过4 575 m~3/hm~2时,再继续增加灌水量,新陆早45号的净光合速率随生育期推进呈持续递减趋势,而新陆早42号则当灌水量超过5 460 m~3/hm~2时有此变化趋势。2个品种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各水分处理下与净光合速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打顶后5~35 d气孔因素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之后非气孔因素为主要限制因素。揭膜条件下,增加灌水并不会增加产量,反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揭膜种植方式的最适灌水量为4 575 m~3/hm~2,与常规膜下滴灌种植方式的灌水量相同,说明揭膜种植模式可以不增加灌水成本,就达到减少地膜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