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庆 《茶业通报》1995,17(1):25-28
当前茶叶产销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杨庆(安徽省农业厅农业局)安徽省是我国重要产茶省份之一,到1993年底统计,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81万亩,其中开采面积161万亩;总产量5.3万吨,其中红茶4445.6吨,绿茶48360吨;总产值5.2亿元。近十年来年均出...  相似文献   

2.
1国内国际茶叶产销情况1.1国内茶叶产销情况总的来说是产销稳定,具体来说:一是茶园面积增加,产量增加。据统计,2001年全国茶园面积114.3万hm2,开采面积110.3万hm2,分别比2000年增长1.18%、1.28%。2002年全国茶园面积估计118.3万hm2,开采面积估计113.8万hm2,分别比2001年增长约3.5%、3.2%。全年茶叶产量2001年为70.17万t,比2000年增长2.79%(其中:红茶增长1.27%;绿茶增长2.55%;乌龙茶增长1.18%;紧压茶增长3.35%)。20…  相似文献   

3.
张启利 《茶业通报》1995,17(3):23-23
控制名优绿茶色泽的制作技术要点张启利(池州地区农技推广中心)池州地区是安徽省茶叶的重要产地,采摘茶园面积24万亩,年产茶叶6千余吨,近两年受市场经济的引导,名优茶生产发展很快,全区名优茶产量由1992年的78.21吨,占总产的1.3%,产值331.5...  相似文献   

4.
李长和 《茶业通报》1995,17(2):20-21
老茶园改造与茶叶生产李长和(湖北兴山县茶叶项目办公室)茶叶是兴山县主要特产作物之一,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6000亩,采摘面积10000亩,历史最高产量(1993年)300吨,平均单产只有30公斤,亩产值均在300~500元之间,低于全省和宜昌市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5.
《茶业通报》2014,(3):101-101
据悉,2014上半年安徽省绿茶出口21291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3.09%;出口额8779万美元,增长43.62%。红茶出口829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06%;出口额427万美元,增长29.79%。我省茶叶出口自2012年突破1亿美元之后,2013年出口达到1.44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出口更是达到9608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李和平 《茶业通报》1991,13(4):27-28,43
安徽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茶叶数量大,品类多,各具特色,多年来产品一直畅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随着茶叶内销市场变化,名优茶需求量逐年增大,生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省名优茶产量达到3172吨,比1989年增长41.9%,名优茶占当年总产量比重由1989年的4.35%增加到1990年的6.19%,并且产销都较旺盛。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对于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增产适销对路花色,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茶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增加茶农收入,提高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提出的“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针。但从目前名优茶生产情况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7.
吴健 《耕作与栽培》1999,(5):13-13,32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斜坡面,平均海拔1000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酸性黄壤分布面积大,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所产茶叶,香高味浓,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政府也十分重视,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全省继烤烟、油菜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作物支柱产业。70年代我省茶叶是大发展时期,面积达3.62万hm2,80年代下降为2.83万hm2,90年代以来又开始大发展,目前达4.24万hm2,比80年增加1.4万hm2,年产量1.65万t,比80年代仅上升0.59万t,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落较大,效益不够…  相似文献   

8.
傅真鹏 《茶业通报》2003,25(2):78-79
1前言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远在唐代茶叶经济就很发达,茶叶、瓷器、丝织品是中国古代主要输出商品。19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中国茶叶一直占主导地位,英、美等国主要进口中国茶。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输出量已达3万t的水平,商品量约13万t,鸦片战争后,由于出口需求拉动,中国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到1886年,中国茶叶输出量达到13.4万t。在1868~1896年近30a,茶叶在全国出口商品中名列首位,其后茶叶出口量呈萎缩状态,逐年递减,在衰落中开始了中国茶叶20世纪的坎坷历程。在1840年后一百年间,中国茶叶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茶叶生产要走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道路史生南(安徽省农垦总公司农业处)安徽农垦系统现有茶园53578亩,其中正采茶园为45178亩。生产绿茶,兼产红茶、乌龙茶、蒸青茶等。常年产茶六千吨左右,1993年达6549.6吨,采摘茶园平均单产145公斤,亩均产值...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茶叶消费国,其需求最近三十年来平均每年逐增约3%。1980年进口茶叶约八万吨,其中红茶占95%,其余是绿茶占4%,花茶,普洱茶、乌龙茶占1%。1977年由于咖啡减产,价格猛涨,于是饮咖啡的转而饮用茶叶,国际市场出现了茶价成倍上涨的罕见现象,美国进口量急剧下降,1973年降到6.3万吨,价值1.14亿美元,1979不到8万吨,1981年回升到8.3万吨。美国虽是咖啡的主销国,但是茶叶也是主要日常饮料之一,平均每人每年茶叶消费量0.76磅,其消费量趋势是逐年增加的。在饮用方法上,茶叶作为热饮料占30~35%,冷饮料占65~70%,对品质的要求是:用于热饮料的红碎茶,内质要求汤色明亮、滋味浓强。鲜  相似文献   

11.
《茶业通报》2009,(1):20-20
据《越南经济时报》2008年12月11日报道,越南茶协会主席阮金风称,2008年越南茶叶出口将达13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75%。创汇1.5亿美元。越南茶叶出口的世界排名已由2007年的第七位,晋升至2008年的第五位。2008年前11个月,越南茶叶出口均价也由1.15美元/公斤上升到1.31美元/公斤。  相似文献   

12.
1产销形势1997年茶叶产销形势比前几年有所好转。可以简要概括为:产量略增,价格回升,出口增加,名优茶持续发展。1.1产量略增。从春茶情况来看,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特别有利于春茶生产。主产茶区除安徽、海南两省略有减产外,其他省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据统计,1997年春茶产量为27.2万t,产值实现51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3.4%和13%。春茶的丰收为全年的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预计全年茶叶总产量将创历史最好水平,可望突破60万t,达61万多t,比上年增长2.3%,产值可达85亿元,比上年增长6.4%。1.2价格回升。从1996年…  相似文献   

13.
陶德臣 《贵州茶叶》2009,37(4):31-34
中国是世界茶的原产地。至迟到西汉时期,已经产生了最早的茶叶市场。茶叶区域市场的产生,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表现为拓展茶叶产地,增加茶叶产量,改进种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丰富茶叶品种;刺激了茶叶消费需求,这种刺激作用主要从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多方面表现出来;搞活了茶叶流通环节。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茶产业是福建省安溪县的支柱产业,2009~2011年,安溪县持续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来自茶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帮助茶农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现将我县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在剖析现代茶叶生产、茶叶贸易、茶叶拍卖与茶叶拍卖市场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中国茶叶拍卖市场的必要性,结果认为建立中国茶叶拍卖市场是提高中国茶叶竞争力的需要,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提高茶叶质量,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省茶叶之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士胜 《茶业通报》2005,27(1):13-1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对我省茶叶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对茶叶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优势、调整战略和寻求对策是目前最为紧迫的问题。1我省茶叶基本状况目前我省茶园面积约12万hm2年产茶叶约5万t,其中绿茶产量4万多t,年产值7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近1.3亿元。但是安徽省茶叶与其他产茶省相比,其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安徽茶园面积发展速度不及湖北,茶叶均价不及江苏,茶叶经济发展速度不如浙江、云南、福建。2存在的主要问题2.1政府服务力度不足安徽的茶叶是由茶叶生产者和经营者自力…  相似文献   

17.
1 当前世界茶叶产销的主要特点最近几年 ,世界茶叶产销总的特点是 :产量增加 ,贸易稳定 ,价格偏低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茶叶进口架起“绿色屏障” ,要求苛刻。自 1 996年以来 ,世界茶叶产量摆脱了九十年代前半期在 2 5 0万t左右徘徊的局面 ,连续 4年保持增长。 1 996年 2 6 1万t,1 997年达到2 6 5万t,1 998年增加到创纪录的 2 80万t,比1 997年增长 5 .7% ,1 999年达到 2 89万t,又比1 998年增长了 3.2 %。而同期茶叶贸易量的增长却相对滞后 ,4年仅增长了 1 0万t左右。由于产量增加 ,世界茶叶市场货源充裕 ,加之贸易的增长又落后于产量 ,…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中期起,茶叶市场骤然兴盛。学术界对唐代以前的中国古代茶叶市场不甚明确,甚至还有一些误解。南北朝以前已经形成了以巴蜀为中心的茶叶区域市场,这是经济发展,交通改善,茶业兴盛,饮茶成习的必然结果。武阳一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茶叶区域市场,从市场空间、市场容量、发育状况、交易方式来看,茶叶市场已有一定发展,但不宜作过高估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之后,中国各类商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茶叶作为重要商品之一,虽然广销各国,但是出口市场仍然以英国、美国及俄国为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中国茶叶对外贸易以红茶、绿茶及砖茶三大类为主,不同茶类之间不仅发展趋势不同,出口地区也有所区别——红茶主销英国、绿茶主销美国、砖茶主销俄国。1880年—1900年是中国茶叶外销发展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对近代中国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外销数据波动情况,简述了该时期内中国茶叶在出口茶类及主要国际市场上的变化,并从几方面探讨了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茶叶就是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早在中唐时期,随着茶叶需求的增加,生产得到发展,茶叶贸易也繁荣起来,大批茶叶运到北方与塞外、西域进行茶马交易,唐朝制定了茶叶管制的法令,建立了茶税制和贡茶制。此后历朝逐步实行了官营专卖,即所谓榷茶制度。清朝、随着门户开放和西方对华贸易发展,茶叶生产激增,1886年,全国产茶达22.75万吨,出口量达13.4万吨,西方列强对华茶叶贸易的逆差成了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在茶政上,清政府仿效明制,实行引法、征收茶税。由朝庭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