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国内外滨水旅游开发与研究现状及上海滨水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开发的意义,进而提出上海滨水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开发设想、总面积布局、设计原则及分区定位等方面对湖北省潜江生态休闲农庄进行规划,并从农庄、水体、树木、室外活动空间等方面对其夜景观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滨水慢行活动与机动交通共存并进的背景下,二者的组织方式深切影响着滨水地区的长远发展.滨水地区的道路规划必须综合分析道路的交通、景观功能,并从道路平、纵、横三个方面,以及按照道路的空间、组合和艺术美的要求来规划设计,力图将城市滨水地区的道路规划建设成为最能体现出城市形象的精品. 相似文献
4.
在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立足于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针对广西德保鉴河沿河地带的空间布局和规划,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满足人们情感的愿望和休闲、观光、旅游、居住与商贸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国内外滨水近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滨水近自然景观对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滨水近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归纳,总结了现代城市滨水近自然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昆明市捞鱼河(昆工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随机选取13个典型样地及1个对照点,按照全遮阴、半遮阴、无遮阴3种类型,观测不同空间冬季微气候的日动态变化特征,采用舒适指数来评价不同要素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2分析各景观设计要素、小气候因子与人体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是影响户外小气候环境的直接因素,3种遮阴类型中,无遮阴空间小气候效应与全遮阴、半遮阴空间差异显著;全遮阴与半遮阴空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湿度上。2)在冬季,人体舒适度与天空可视因子(SVF)、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和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温率、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样点与水体的距离无明显相关关系,无遮阴空间舒适度最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景观优化建议,以期为昆明市“美丽河道”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活力视角出发,以合肥市滨湖新城为例,通过滨水景观设计与空间活力的关系分析,以整体景观框架及核心景观区域2个层级,分析了滨湖新城滨水景观设计的空间活力,及其对构建合肥城市活力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92-94
本文针对徐州的大龙湖、云龙湖、潘安湖、云龙公园等12个主要滨水景观进行水生植物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徐州主要滨水景观常用的水生植物有34种,分属于18科28属,其中挺水植物17种,沉水植物12种,浮叶植物2种,漂浮植物3种;(2)云龙公园水生植物运用最多(19种),潘安湖次之(17种),奎河最少(4种);(3)水生植物中运用较多是黄菖蒲、花叶芦竹、水葱,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沉水植物较少。 相似文献
10.
在了解线性滨水空间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分级效能结构的滨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合并使用Delphi法对指标层及权重进行确定,构建线性滨水空间景观评价体系.同时以郴州城区5条主要河流的滨水空间作为调查对象实地踏勘,对使用人群和相关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及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结合;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突出场地景观特色的景观优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域性"为切入点,在分析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主体的基础上,从土地与自然的协调、现代与历史文化的和谐、区域特征的表达与创新、人性化设计、节约型设计及资源利用等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建立一种基于新观念的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滨水是指与河流、湖泊、江海毗邻的土地或建筑物,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滨水景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密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其独特性,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5.
强调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根据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问题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滨水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并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方面具体分析了凤凰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研究了其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强调只有充分研究凤凰湖湿地的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促使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滨水街道空间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从空间、交通、尺度和行为四个方面展开数据采集与分析。总结出"收入低、通勤时间长、爱交往及追求环境空间"是滨水街道空间的四个基本特征,其街道尺度具有具有"宜人性、多样化和亲水性"的特点。笔者决定主要从滨水街道空间的规划设计原则和对国内外优秀的滨水区空间设计案例入手与红谷滩新区滨水空间进行纵向比较,对赣江两岸的滨水街道空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提升红谷滩新区滨水街道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解析了滨水场所的概念及我国城市滨水区城市景观的建设现状,介绍了滨水环境的设计方法。以南宁市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场所意象现状,解读了场所精神,认为场所设计应依据特色性和可识别性意象,统一性及多元化意象,整体连续性意象,可达性和人本性意象,景观敏感区生态保护性意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所规划设计思想,划分了功能分区,进而详细说明了滨水区空间环境中的景观组织。旨在形成具备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可识别的独特乡土文化的滨水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19.
对合肥市环城公园使用人群及使用状况进行调研与统计,采用SPSS的方法分析出影响城市滨水空间“使用效度”的主要关联因子.以关联因子为问卷内容,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合肥市环城公园景区进行初步评价,并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分析验证评价结果.最后从可视度、交往度、亲水度三方面对提升城市滨水空间的“使用效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