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茶文化与陆羽《茶经》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朱乃良唐代中期,饮茶习俗蔚然成风,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书于唐建中元年(780)的陆羽《茶经》,是盛唐茶文化的结晶,又推动了茶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就唐中期茶事活动的概貌、《茶经》...  相似文献   

2.
唐诗与《茶经》湖北襄阳师专附中郭孔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出现了新的高潮。而唐代有关的茶事的诗歌,则是唐代茶文化高潮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激起唐代诗人们赞美茶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陆羽《茶经》的流传。唐代前期写茶事的诗是较少的,以咏茶为主题的诗则更少...  相似文献   

3.
唐代茶诗五百余首,数量虽然远不如宋朝,但是在诗人数量和茶著方面已经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茶与诗人,诗人与茶,相互影响并形成了唐代瑰丽的茶文化内蕴。茶诗作为茶文化的载体,既传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又融合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既扩大了诗人的题材,又丰富了唐诗的艺术特色。饮茶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媒介,诗人酬唱更是诞生茶诗的主要途径。茶文化在文学上的萌蘖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经过历史的演进,至唐代内蕴底定。  相似文献   

4.
丁文新著《大唐茶文化》即将出版(本刊讯)陕西知名作家丁文先生,继《中国茶道》之后,又一有关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作《大唐茶文化》即将出版。该书以唐代大文化为背景,详论大唐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大唐茶文化的历史基础及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茶事;茶艺;茶神及其...  相似文献   

5.
茶沫与唐代茶文化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郑立盛茶沫,古代称沫饽,近代叫汤花,都是指由茶汤产生的泡沫。在唐代,茶沫已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对于造茶、品饮、茶具、诗歌、茶艺等都占有重要位置,增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饮用的茶有四类:粗...  相似文献   

6.
冯文开 《农业考古》2004,(2):231-234
北宋时期茶文化相当繁荣,不仅士人茶文化和宫廷茶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市民茶文化也逐渐兴起。他们对茶的使用价值以及审美意识的差异,形成了五彩绚丽的茶文化,而其中文人阶层的茶诗和饮茶最能体现宋代的茶文化精神。他们以茶入诗打破了唐代诗人以自然意象为题材的圈囿,在此基础上咏茶诗大量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界茶叶的故乡在中国”。早在唐代我国就有了较具规模的茶文化,并开始向国外传播(1)。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弘扬和发展茶文化,对加快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一、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溯源茶,古字为”、“茶”、“”。关于茶的起源,史载甚少,历来是众多学者争论不休的公案。先秦药书《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茶经》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同于鲁周公。”由此,许多学者推断荣的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曲焕云 《吉林农业》2012,(6):210+209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陆羽的《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产生,有它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今天,我们来简析它们的形成过程,对指导现在以及今后的中国茶文化活动是有好处的。陆羽《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形成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现在,我姑且分两个方面加以叙说。一、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陆羽的一生经历,促成他写出了卓越的《茶经》。1.坎坷一生,钻研茶学,积累了丰富的茶学知识。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市)。唐代的竟陵是一个河渠纵横、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开元、天宝,号称唐代盛世,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茶文化的内在追求就是审美 ,而且是一种独具中国民族特性的审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就是中国文人从唐代以来不断审美的过程。因此 ,中国茶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文人审美的过程 ,这种审美以空灵的田园山水或超然物外的环境状态为取向。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以陆羽的《茶经》的写成并流传于世为标志。陆羽的《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中国品茶经验的总结和中国茶艺进行规范的专著。也许《茶经》中还看不出多少陆羽的审美取向 ,他在《茶经》…  相似文献   

11.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诗歌文学的繁荣上饶茶厂吕维新我国饮茶风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与宗教界、文化界结缘。丹丘予嗜茶。左思诗描述娇女恋茶痴情。张孟阳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茶开始从药理功能、生理功能升华为文化功能。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入唐,源远...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茶文化第一人,茶圣陆羽为唐代茶文化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书,其所著《顾渚山记》亦是一部著名茶书。本文对惜已遗佚的《顾渚山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与注释,以供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研究者参考。顾渚山是陆羽撰写《茶经》的主要地区之一,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以顾渚为第一"。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中国皇室的饮茶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5):54-61,65
中国宫廷文化在唐代即已达到很高水平,陕西西安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即是最好的说明;此外还有史料和诗歌记载有关唐代宫廷茶宴、皇帝的赐茶、皇妃们的饮茶等。宋代宫廷茶文化的水平则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为最好代表。元代皇室传承了从宋代形成的饮茶嗜好。明清时期,饮茶  相似文献   

14.
西明寺是唐长安城内一处重要寺院。西明寺石茶碾是迄今所见唐代唯一刻有名称的石茶碾,也是时代最早的茶碾,它是唐代"饼茶"饮用方式最早发现的物证。其上"石荼碾"中的"荼"字,是茶的名称由"荼"到"茶"转变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记录。西明寺石茶碾对研究唐代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发端之所,中国的饮茶习惯由来已久,最远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时期的饮茶生活、饮茶之风均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唐代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茶文化史上的关键时期,在唐代,以药用功能进入人们视野的茶上升至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16.
黄山茶诗     
中国是茶的故乡,诗的国度。茶诗是二者巧妙结合的一朵奇葩。黄山为著名茶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相应佳作迭出。这些诗作,或吟名泉、咏煮茶,或赞茶功、歌茶人,优美的诗句表明了诗人对茶的深切感受,美不胜收。纵览这些诗作,无论是黄山本籍人咏茶,抑或是外籍人沤歌黄山茶,它们都是中国茶文化长廊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黄山茶叶发展史中瑰丽的篇章。唐代我国唐代以前无“茶”字,其字为“茶”。因时间久远,史籍匮乏,有关黄山茶的茶诗难以稽考,暂缺待补。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较快的时期,同时又是我国诗歌创作最为…  相似文献   

17.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8.
法门寺唐代茶文化的理论思考中国农科院农业遗产研究室朱自振杭州宝成寺文管所陆钧杭州虎跑龙泉管理处张子华杭州市广告装潢研究所徐征野法门寺博物馆办公室梁子一、茶事溯源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采集、农牧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茶之食用性和药用性。春秋...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茶文化的繁荣时期,也是诗歌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么,分析唐代的茶文学就是相当必要的。茶文学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出现,在唐代,特别是中晚唐以后发展得较为繁荣,不仅有繁荣的茶诗,还有繁多的茶著和茶文,其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大体而言就是饮茶风尚的流行和唐一代文学本身的发展和繁荣。另外,茶诗文学的文化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它显现着士人的寄托、精神和生命。  相似文献   

20.
禅茶,即"僧人在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1]所包含的内容,并结合茶文化要素,以"寺"为环境、"僧"为主体。茶与禅在六朝时期结盟,并在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下共同发展,至唐代形成了融合茶与佛教二种文化的"禅茶文化"。江苏早在六朝时期即是著名茶区,入唐以后发展成为我国茶文化中心之一。佛教自汉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