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温室大棚技术成为蔬菜反季种植的必要手段。农民通过反季种植蔬菜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年收入,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温室大棚中的蔬菜较普通蔬菜种植更容易受病虫害影响,温度控制不当会影响蔬菜的生长质量,造成温室大棚种植的收入下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技术进行研究和优化,降低病虫害对大棚种植的影响,优化种植技术和手段,实现大棚蔬菜丰产。  相似文献   

2.
<正>日光大棚是一种在棚内不用另外加热的温室,这种温室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热放热,维持大棚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这类大棚在山西省常见。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1.日光大棚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1.1设施设备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技术与温室大棚的结合,促进了温室大棚向科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灌溉与施肥以及远程控制3个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智能化温室大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温室大棚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沟畦灌,水的利用率只有40%,进入90年代,国家对农业节水灌溉更加重视,投入相对增加,各地纷纷建立了设施农业的示范点,促进了微灌节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并且引进了以色列、美国、法国、韩国等国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国内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灌溉有了较大的发展。1、温室大棚微灌的种类与特点1.1微灌的种类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温室内,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1.1.1滴灌滴灌是利用…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2,(17):26-27
一、温室大棚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为了有效地调节、控制温室和大棚内的水分环境,温室、大棚采用的灌溉技术必须满足下述基本要求:1.保证温室和大棚内种植植物的生长需水要求,遵循灌溉制度,按计划灌水定额实施灌水。  相似文献   

6.
我县蔬菜保护地栽培设施主要有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由于温室、大棚进行反季蔬菜生产,所以设计建造技术要求较高,设计建造是否符合当地标准,直接关系到蔬菜生产成败及质量。吉林省镇赉县近年温室、大棚数量增加较多,根据多年经验,提出如下设计建造标准,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种植业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温室大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地建造和利用温室大棚,不但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而且还能保证农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从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如何科学的建造和利用温室大棚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种植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是现阶段设施农业种植与农业生产的关键部分,是我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产率,保证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农业温室大棚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问题,对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展望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大棚反季蔬菜深沟养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棚反季蔬菜深沟养水技术原理和意义 1.1大棚反季蔬菜深沟养水技术原理 在温热地区大棚秋延后、冬早蔬菜生产的栽培管理中,有以下3组矛盾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正茄子属于平价蔬菜,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其自身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烹制成多种不同特色的菜肴,并且味道鲜美,而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茄子种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人们对反季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给蔬菜种植的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菜农必须掌握一定的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才能保证蔬菜的增产增收。温室大棚茄子栽培技术与露地栽培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温室大棚茄子栽培技术对于提升茄子产量,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调控技术生态控制技术,就是通过对温度、湿度、菌源等农作物生态环境的控制,达到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和为害目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温室、大棚、遮阳网等技术。1.温室大棚技术。温室、大棚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能透光、保温(或加温)、保湿。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可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避开露地大面积种植时的病虫交叉感染期,有效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2.遮阳网技术。遮阳网又叫遮光网,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型保护覆盖材料。该技术不  相似文献   

12.
棚室保温被     
棚室保温被由北京思特佳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该产品主要以化纤无纺布等合成材料制成,广泛应用于反季蔬菜水果大棚、花卉、食用菌、禽畜饲养大棚及各种温室大棚等。该产品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水果、花卉等栽培面积不断得到扩大,然而,带来的问题确是:农作物重茬的面积也不断在增加,造成土壤恶化,随着土壤次生盐的不断积累,盐渍化日趋严重,导致生产的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产量低下,质量较差。为了解决温室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农牧局农业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多次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温室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综合治理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使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程度大大降低,实现了果菜生产可持续发展,蔬菜和水果的产量、质量以及产品的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建设任务。温室大棚智能控制作为设施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作物品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温室环境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性、多干扰性、时滞性的动态环境系统,温室内环境因子与环境因子、植物生长情况与环境因子之间都存在复杂的能量关系。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实现温室内多因子间的复合控制是温室环境控制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的智能温室大棚技术较国外发展晚,在控制方法、控制技术和控制成本等方面都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总结了国内外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系统控制等温室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展望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蔬菜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乌兰察布市,通过发展保护地蔬菜的提前、延后或反季栽培,对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善品质、均衡供应和增加农民收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作物干重的95%以上来自光合作用。光照和二氧化碳是影响光合作用乃至产量形成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温室大棚保护地设施,是相对密闭的作物栽培场所。在乌兰察布市的保护地栽培中,通过加温、灌溉、施肥等措施,对其温度、水分、养分已基本控制。近年来,由于采用新的透光材料,光照条件也明显改善。但二氧化碳在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而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北方温室保温通风主要靠人工操作、管理费用较高且常因监控不及时导致农作物受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大棚卷帘控制系统。系统可设定温室大棚内系统的上下限值,通过比较温室大棚实际温度与设定值来确定温室卷帘的开启或关闭,实现温室大棚温度自动调温。系统性能稳定且简单易用,可基本满足温室大棚卷帘自动卷舒的需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蔬菜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蔬菜大棚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进行有效的需求设计,把水与肥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利用滴灌带将肥水以较小的流量均匀传送至蔬菜根部。所以在温室大棚中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肥液配比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实现蔬菜品质提升、产量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阿克塞县温室大棚基地开展温室蔬菜大棚的小气候要素观测,分析温棚内小气候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和温棚内外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为建立适用于当地的温室小气候调控技术提供依据,研制温室气象预报模式,建立温室大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发展农业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基于此,本文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方面介绍了当代农业的育种方法,从无土栽培技术、温室栽培技术和反季栽培技术3方面分析了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旨在通过对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的分析使更多人了解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空压式充气温室大棚的空气采用先进的AIR技术循环,空气经过抗菌过滤系统引入。该大棚内从根本上阻止了蚊蝇和灰尘的进入,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下栽培各种农作物,品质优良、产量提高,给种植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温室大棚原材料成本高,施工需要钢管、水泥柱子、塑料管等材料,隔一段立一个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