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里茶道"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媲美新世纪油气管道的近代中俄"世纪动脉"。梳理万里茶道从供给侧原产地驱动的传统晋商万里茶道,转向供给侧产业生产驱动的近代万里茶道。本文针对万里茶道近代化的历程,梳理这一转向蕴含着自然经济升级至商品经济、经济作物优先于粮食作物被纳入世界市场、盎格、鲁撒克逊治下"和平"殖民主义的经济影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新思想政治话语再诠释"武夷"到"武汉"间的万里茶道近代化转向历程,解读在国际大生产和世界市场结构性变革视域下的贸易变迁与经济依附。  相似文献   

2.
张清改 《农业考古》2022,(5):260-265
河南是闻名遐迩的万里茶道在国内经过的8个省(区)之一,其不仅处于水陆交通转运及平原向山区过渡的中心地带,也是整个万里茶道贸易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地。本文拟梳理万里茶道河南段的主要路线、茶业贸易及运输管理的概况,这不仅仅对助力万里茶道申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天河南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万里茶道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着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国家战略使命,同时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是中国茶叶重要的发源地,也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自2009年开始打造的"武当道茶",在7年时间里相继荣获"湖北  相似文献   

4.
万里茶道是由清代山西晋商所开辟,时间跨度为17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向欧洲和中亚出口茶叶所经过的一条长度达一万里的道路。本文阐述了万里茶道旅游业开发定位的方向,从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景点布局、文化驱动、宣传造势等方面对万里茶道旅游业开发的途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汉江天门段是历史上中俄"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连串的港湾集镇因茶路兴盛;名镇岳家口,曾经是江汉茶文化之乡的缩影,晋商文化与茶文化通过会馆与茶馆而交融,是这一节点的文化特征。区位上比邻茶圣陆羽故里和"晋商保护神"胡聘之故居,是这一节点的特殊文化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6.
"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的茶源地之一。在申遗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南府土司衙署及连三坡古茶道""采花古茶园及村落""五峰古茶道汉阳桥—梯儿岩段""泰和合茶号遗址"作为代表性遗产点来呈现"宜红古茶道"茶叶产区的茶叶生产与集散。四个遗产点分别从茶产区与市场源头、茶叶原产地、茶叶运输与贸易、茶叶生产组织与加工四个角度来呈现这一遗产区作为万里茶道"茶源地"的历史本来面貌。遗产点在功能上相互支撑,最能简约、真实和完整地呈现文化线路遗产的要素、功能及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大战略布局,"万里茶道"是"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九江是历史上的"一带一路",特别是"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和重要枢纽,对茶叶的集散、加工及茶文化的传播作过重要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有责任发掘和传承九江在"一带一路"中的辉煌历史和重要地位,助推九江茶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月琴 《农业考古》2021,(2):162-166
山西的采茶歌是江西、湖北一带的采茶歌随着万里茶道的延展而播撒、沿途开辟,经由晋商学习、传唱并对之进行改编而成的民歌,在内容上反映晋商采茶、贩茶和运茶的生活,更加贴近山西民风民俗。山西采茶歌充分展现了晋商在万里茶道上的生活场景,更能从中窥见晋商的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从另一侧面讲,山西采茶歌的演变和流传,反映了晋商通过万里茶道拓宽了茶文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9.
千里万里同风──日本茶道表演侧记1997年3月14日下午,15日上午,在安徽省博物馆二楼会议室内,作为“97安徽日本文化周”内容之一的茶道表演,吸引了众多的中国客人。虽然春雨霏霏,春寒料峭,但来客兴趣盎然,将整个会议室挤得满满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文字一...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万里茶道是中俄茶叶贸易之道,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持续了近200年,为推动中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对我国内地的种茶业、茶叶加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原地区和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深了中华文化与俄罗斯文明的交流。这条曾繁荣一时的文化与商贸之道,虽然已在20世纪初淡出历史舞台,但它是我国中原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和融汇点。湖北青砖茶作为万里茶道上主要的贸易商品,对中俄甚至亚洲和欧洲的茶叶贸易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宜红古茶道"是在历史时期形成的茶叶贸易、运输以及人群流动、文化交流路线。从最初的"五峰茶马古道"到"宜红古茶道"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宜红古茶道"的提出,既有历史与现实的延续性,也与"宜红"茶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能充分体现其特色和固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道与紫藤庐湖南医科大学史伟雄细雨断续的季节,仔细取出日本里千家交南井女士送来的一套末茶道茶具,心里是由衷的欣慰,只觉得,久来对日本茶道的抗拒在悄然隐去。回想起半年前茶与健康研究室的曹进先生让我学习日本茶道,当时是十二分的不愿意,大致是因为心存介...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9、10日,由九江市政府和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旅发委主办,九江市农业局、《农业考古》编辑部、江西茶业联合会承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茶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九江市召开,副省长朱虹出席并讲话。朱虹指出,作为通衢要地,江西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海上丝绸之路和万里茶路的重要枢纽。江西陶瓷和茶叶就是从陆上和海上  相似文献   

14.
<正>2月18日,中国山西晋中市平遥县与俄罗斯恰克图市举行了政府会谈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和"复兴万里茶路"文化和贸易中心(恰克图驻平遥联络处)揭牌仪式,掀开了双方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新的一页。恰克图位于俄蒙边界界河的北岸,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恰克图是连通这条万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湖北五峰发现一条距今已经400余年历史,总长300多华里的石板商道,保存至今,留下大量的遗迹,证明这条古道和渔洋关码头是湘鄂西茶叶的集散地,也是清末汉口茶市主要茶源地,它是万里茶道湖北段与鄂南羊楼洞并列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6.
正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寨村,因汉文帝之母薄姬葬于此而开始兴盛,慢慢成为远近知名的商业重镇。至今仍保存着闯王阁、蓝河七孔桥等明清古建筑,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历史故事。明末清初时期,晋商开辟了一条从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长5000余千米的茶叶贸易路线,这就是历史上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万里古茶道",此古茶道从西寨村经过,过黄河向北而去。喝茶,是西寨村村民每天必不可少的休闲。一个村有近20家茶馆,被誉为"中原茶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受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影响,铅山河口镇成为明清茶叶贸易的重要枢纽,其对海上茶路和万里茶路做出过重要贡献。明清时期,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延伸着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蒙俄茶叶贸易之路,起点位于福建崇安下梅镇,经江西河口镇,北上汉口,转运至河南、山西,一直拓展到蒙古国和西伯利亚高原,这就是近来被世人认识的万里茶路,也称万里茶道。此外,还有经河口镇通往广州的海上茶路,安徽、福建的茶叶经分水关由铅山河,入赣江,越大庾岭达广州,从海路远销欧洲。"一带一路"是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最新表述、最新思路,而江西茶叶贸易与"一带一路"密切关联,万里茶路、海上茶路是"一带一路"的延展,江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  相似文献   

18.
也谈茶道     
也谈茶道江西省婺源县晓容乡王广彬“茶道”是数千年来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茶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历史的结晶,它不仅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独持文化和自身固有高层次的内在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更反映和确立了我国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令世界向往和折眼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何谓“...  相似文献   

19.
茶,最早源于中国。茶道盛于日本。当众多的炎黄子孙把茶端进书房里啜饮的时候,日本人却把茶道介绍到世界各地。茶道成了日本人文化的一脉香魂。日本的茶道为什么会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绝呢? 对多数的南昌人来说,茶艺馆是否是陌生的去处?广场上每天的人流何止数十万?无论是夏暑纳凉的人们,或是茶馆门前匆匆的过客,能在茶艺馆驻足的实在是微乎其微,而与江西茶艺馆仅一墙之隔的舞厅却人满为患。七彩的灯光如幻如云,靓男倩女们端着咖啡目注着狂热的  相似文献   

20.
潮州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饮茶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历史悠久、形式完整、独具特色而闻名。潮州人不可一日无茶,以茶待客更是其礼仪传统,而潮州工夫茶更是融精神、礼节、沏泡手法、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本文从潮州工夫茶的历史演变、茶道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潮州工夫茶在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