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5种动物源食品(鸡肉、鸡蛋、猪肝、牛奶、猪肉)中氟虫腈及其3个代谢物残留量。样品用乙腈提取,经低温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弗罗里硅土(Florisil)和C18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外标法定量。在不同浓度的加标水平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5种动物源食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2.1%~11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17.6%,检出限LOD在0.73~1.94μg/kg范围内,定量限LOQ在5~10μg/kg范围内。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甘蓝中虫螨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虫螨腈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01~0.5mg/kg的范围内,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 0.99;在0.01~5mg/kg的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在85.2%~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3%~3.8%之间(n=5),定量限为0.01mg/kg。本方法简便、可靠、净化效果好,可用于甘蓝中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在鸡蛋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提取,GPC净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本方法添加回收率在80.7%~11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4%~15.9%之间,定量限为0.002mg/kg。本方法净化效果好,准确度高,能适用于干扰较强的基质情况。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7种类型蔬菜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后,经分散固相萃取(PSA)净化,G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BZM)的平均回收率在8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8.4%之间。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在7种蔬菜中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2.17~3.13 μg/kg和1.22~2.04 μg/kg,两者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和快速,可以满足大部分蔬菜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在芥菜中的残留行为与膳食摄入风险,在山西、北京、吉林、河南、安徽、贵州6地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快速、简便的检测芥菜中虫螨腈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及检测芥菜中溴代吡咯腈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在芥菜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并就两种农药对中国不同人群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0.01~3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9%~105%和97%~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分别在2%~4%和1%~3%之间;两种化合物在芥菜叶和根中的检测方法定量限 (LOQ) 均为0.01 mg/kg。虫螨腈在芥菜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2~5.9 d;溴代吡咯腈的消解动态因拟合曲线符合性太差无法进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100 g/L虫螨腈悬浮剂以推荐最高剂量(有效成分105 g/hm2)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5 d、采收间隔期14 d,膳食消费量为97.5%位点处,芥菜叶中虫螨腈残留对3~5岁儿童和普通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0.49%和2.47%,说明通过芥菜摄入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残留对人体产生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芥菜叶中虫螨腈对中国1~6岁儿童和普通人群均存在不可接受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且对1~6岁儿童的风险远高于对普通人群。选择不同施药方式下的最终残留量数据进行评估,将可能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施药剂量或施药次数的增加会大幅提高农药残留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建议可通过延长采收间隔期的方法降低农药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元胡中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19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ESI+扫描,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在5~200μg/L范围内,19种农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在3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各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1.0%~115%,RSD为1.6%~9.8%,方法的定量限为0.1~4.01μg/kg。经实际样品确证分析,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元胡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快速检测西瓜和黄瓜中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 (PSA) 和C18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MS/MS) 测定,多反应检测模式 (MRM) 分析,内标法定量。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吸附剂种类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优化了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结果表明:在1~500 μg/L范围内,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为0.994 3~0.999 9。在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在西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0%~105%,相对标准偏差 (RSD,n = 5) 为3.4%~13%;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104%,相对标准偏差 (RSD,n = 5) 为1.3%~9.3%。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的定量限 (LOQ,S/N = 10) 为0.3~0.6 μg/kg,检出限 (LOD,S/N = 3) 为0.1~0.2 ng。该方法简单、高效、快速,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适用于西瓜、黄瓜中吡唑萘菌胺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中10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黄瓜中氟啶虫酰胺、丁苯吗啉、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环酰菌胺、氟吡菌胺、唑嘧菌胺、氟吗啉、烯肟菌酯和烯肟菌胺10种农药残留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经乙腈涡旋振荡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后,取5 mL提取液,加入含125 mg PSA、900 mg无水MgSO4和25 mg GCB的组合净化剂进行净化,采用Agilent HP-5 MS Ultra Inert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 (MRM) 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检测浓度范围内,10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10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6%~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0%~12%之间,定量限在0.001~0.05 mg/kg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用于黄瓜中1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9.
陈敏  刘茜  杨晓凤 《农药学学报》2021,23(4):771-780
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MS/MS) 测定干辣椒中敌草腈、氟唑菌酰胺、氟吡菌胺、苯菌酮等50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加水浸泡后用乙腈提取,加入氯化钠盐析并离心,取上清液经复合氨基柱净化,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0 mL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监测 (MRM) 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0种农药中,有46种农药在0.005~0.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定量限 (LOQ) 范围为0.01~0.1 mg/kg;在0.01、0.1和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46种农药在干辣椒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2%~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在0.7%~17%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可满足日常检测需求,适用于干辣椒样品中多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测定韭菜和姜上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通过乙腈提取,采用40mg PSA、10mg C18、5mg MWCNT净化,虫螨腈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溴代吡咯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在浓度0.001~0.5mg/L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0.99。添加浓度为0.01、1和10mg/kg时,虫螨腈在韭菜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8.4%~1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3.9%;在姜上的平均回收率为93.0%~99.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4.9%;溴代吡咯腈在韭菜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7.8%~98.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4.6%;在姜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7.2%~94.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4.6%。该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虫螨腈及其代谢物在韭菜和姜上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