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藏有着优良的生态资源,也有着浓郁的茶文化。生态资源旅游是西藏重要的支撑产业,为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对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并未得到有效开展,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实际上,利用西藏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以及优质的高原茶园,西藏完全能够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而且完全可以融入西藏整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中,为西藏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发展贡献力量。西藏茶文化的生态旅游理念的内容是清晰的,也是完全可以支撑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从SWOT视角进行分析,虽然优势、机遇与劣势、挑战并存,但分析表明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业已经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中华茶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黄志根,朱晓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顺应了两个文明发展的需要。但如何更好地发展,针对目前茶文化称呼混乱,茶文化含义至今缺乏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分析、澄清这些问题已成为茶文化深入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西藏的民主改革和农业集体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1981年同民主改革初期比较,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均增长两倍半左右,牲畜头数和畜产品产量也分别增长一倍半左右。天然林加强了经营管理,开展了高原造林工作,林业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独立部门。西藏的农业部门结构有所改善,生产布局.较前合理。在农业各部门中,民主改革初期,农牧业产值之比为3:7,林副业产值极小,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生产类型。1981年的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占59%,种植业占32%,林业占0.4%,副业占8.6%。种植业与畜牧业占用劳力之比约为3;2。已成为农牧并重,林副渔业全面发展的生产类型。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支持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构建西藏农牧科技创新体系,是为解决西藏高原及周边省区新时期“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遵循农牧科技的发展规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化农牧科技资源,大幅度提高农牧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新阶段推动西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贵州用茶历史悠久,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全国茶园面积最大的省份,同时贵州作为山 地省份,不同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其间,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用茶习俗与文化,随着农业产 业融合发展,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兴起,利用好贵州茶与民族茶文化资源成为旅游发展新的课题,本文 针对贵州民族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梳理,对民族茶文化资源的利用进行思考,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 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藏茶文化的许多基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茶文化的发展阶段性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有一些研究和成果涉及到这一问题,比如廖东凡先生的《藏地风俗》列举和探讨了茶叶在西藏传播的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笔者在《茶叶传入西藏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围绕文成公主与茶叶的关系探讨了一些重要事件。综合现有的研究和资料,本文中笔者认为可把西藏传统茶文化演变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生态氛围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崃,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本文系统论述了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意义,分析了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生态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一个茶业大省,浙江拥有众多口碑良好的茶山和井泉等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只要秉承生态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有方向性地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前景可谓广阔,并且有望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红小豆中早熟品种"京农5号" 在北京地区该品种生育期90天,既适于麦茬平播,也可在幼龄果园间作。生产示范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146.5公斤。生长期间叶片浓绿,株型直立紧凑,成株株高40~60厘米,主茎节数10~12节,分枝1~2个。单株结荚数10~20个,单荚粒数5~7粒。  相似文献   

10.
一、世纪红石榴该品种树势中庸,早果丰产,抗寒耐热,抗旱抗病,耐瘠薄能力特强。果实大,近圆形,单果重400~1278克,果皮、籽粒光洁,呈鲜红或浓红色,汁液多,风味浓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品质上等。果实8月下旬成熟,可供应到9月下旬。栽后2年结果,盛果期亩(1亩=1/15公顷,下同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1.花叶苦苣叶片长椭圆形、深裂,叶缘锯齿状、多皱褶。外叶绿色,心叶浅绿色,单株重500克左右。口感略带苦味,品质较好,生食或涮食均可。生长适温15~20℃,耐热及耐寒性均较强,病虫害少,生长期70~80天。(彩图参见73页图5)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汉民历经长期的向南大迁徙,辗转到赣闽粤边区之后,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大约在宋元之际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新秀客家民系。客家人喜茶,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茶,茶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7.
一、藏族茶文化历史意蕴及形态唐朝,当饮茶之风盛行中原大地之时,随着文成公主进藏时,佛教也从尼泊尔传入吐蕃,从此,饮茶与藏传佛教更进一步结合。至今,西藏甘丹、扎什伦布、哲蚌、色拉等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上必布茶文化之内容。据《新唐书·物产类》中载:“西藏番民多食糌粑,牛羊肉、奶子、奶渣等。其性暴,而茶所急需,故不拘贵贱饮食,以茶为主。其茶熬极红,入酥油,盐揽之,饮茶食糌粑,或,肉米粥,名土巴汤。”清朝《西藏图考》中载:“按西藏天文,星之次井,鬼之分野,明号乌斯藏,唐之吐蕃地,其纵横连属者,南界云南怒江,北界西宁河源,西极后…  相似文献   

18.
台湾茶文化的历史背景明确,民族文化归属朴实,加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社会环境的良好条件配合下,自一九八0年代开始,台湾掀起了茶文化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下,不仅给台湾的文化生活以很大的冲击,也推动了茶业产、制、销、用的迅速发展和革命性的改变,对现代台湾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二百年前茶文化才从中国大陆直接传到台湾岛上,它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具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台湾人民的茶文化生活与中华民族文化生活是同生共息的。一九七0年代,台湾经济实施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西方的流行风尚侵袭台湾,洋饮料充斥于市面上,喝咖啡、可乐等等成为时髦,一时之间  相似文献   

19.
公共行政学是发展中的科学.中国行政学自恢复后,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科学完善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至今仍未建立,影响了我国行政科学的发展.我国行政改革实践呼唤行政理论的指导.构建我国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将促进行政科学的发展,增强中国行政学理论指导行政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创生和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均衡有序、和谐共生的一种最佳状态和精神品格.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应定位于先进性和引领性、主体性和人本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结构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和谐、制度文化和谐和物质文化和谐.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是由心理层次、制度层次、思潮层次以及行为层次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结构体系.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构建要注意充分彰显人本化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重视优秀校园文化体系的创建,加强良好校园文化平台的搭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