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60头21日龄的断奶仔猪(体重约为7.0 kg),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它们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仔猪分别饲喂含有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等量替换基础饲料,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各组仔猪粪便,用于检测肠道菌群。结果表明,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的仔猪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仔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研究表明,在仔猪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料,可以降低仔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2.
在配制断奶仔猪日粮时,应考虑到适宜的蛋白水平及满足仔猪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在仔猪不同阶段对蛋白质和几种主要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上,各国制定的标准差异很大,5~10k和10~20kg仔猪的粗蛋白的需要量分别在20%~22%和18%~22%。NRC(1998)推荐体重为5kg~10kg的断奶仔猪蛋白质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仔猪粗蛋白  相似文献   

3.
仔猪是猪一生中的开始阶段,仔猪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养猪业的效益,本文将谈谈仔猪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1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差仔猪初生体重小,但生长发育很快。一般初生体重为1kg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达出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0~13倍。  相似文献   

4.
早期断奶仔猪是指仔猪哺乳不超过35日龄的仔猪。经测定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仔后3─4周,为了使仔猪阶段充分利用母乳,结合我国饲养管理条件及在仔猪阶段能充分利用常规饲料,我国仔猪早期断奶的适宜周龄为5周(35日龄),部分地区饲养管理条件较好也可提前到3─4周(21─28日龄)。我国猪饲养标准中,仔猪的营养需要量分为1─5、5─10、10─20kg三个阶段。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很难按三个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仔猪在35日龄断奶时一般体重在7kg左右,仔猪的营养来源以母乳为主,采食饲料很少。从出生到35日龄,每窝仔猪采食3─4kg。仔猪在35日…  相似文献   

5.
1.1用庆大霉素与痢菌净混合肌注。8~15千克重的仔猪用庆大霉素8—16万国际单位,痢菌净3.5毫升,每天2次,连注3天。不见好转的,可适当增大剂量,并加入病毒灵肌注。对仔猪愈后4~5天又复发的,可改用泻立停(均为5毫升)肌注。在适口的饲料中添加止痢王,10千克以下的仔猪每头服6克,即每10头仔猪服1包,每天1次;10千克以上的,每头服12克,即5头服1包,每天1次,  相似文献   

6.
1997年2月10日~2月18日,上海市某猪场的哺乳仔猪发生了一种急性、热性、神经性传染病。全场200头哺乳仔猪,先后有23头发病,自然死亡10头,淘汰重病仔猪3头,治愈10头。最后诊断为混合型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该猪场共1000多头猪,其中哺乳仔猪200头,目繁白养,母猪均接种过猪瘟疫苗。1997年2月10日,几窝仔猪中有4‘5头出现神经症状,走路困难.共济失调,四肢麻痹,倒地后呈划水状运动,遇有轻微刺激即尖叫,体温达391℃,2天后死亡。随之有Ic多头仔猪,以相同症状在6天内陆续发病,且死亡5、6头。去年该场也有…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猪场的初生仔猪每间隔5d采仔猪血清样本,共采集6次171份(最早10日龄至送检最后1份血清样本仔猪为39日龄),送本实验室进行仔猪的猪瘟、口蹄疫O型、猪伪狂犬病母源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规模养殖场(户)为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将过去传统仔猪10周龄后断奶提前到3—5周龄断奶,这种生产工艺流程,称为仔猪早期断奶。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份和9月份,笔者先后收治了10例仔猪球虫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患病仔猪374只,都是刚断奶5~10天的仔猪,通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选择自然发生仔猪黄痢的新生仔猪为治疗研究对象,试验结果显示,应用 5%浓度的 D· G 10毫升 /头·天口服,对仔猪黄痢的临床治愈率极高,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黄连素、庆大霉素等常用治疗方法 (p<0.05).重复试验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一是仔猪早期免疫。据某市诊断室诊断资料和临床诊断记载,近几年中有10多个乡镇及5个养猪场发生仔猪链球菌病,一般发生于10一50日龄仔猪。因此,按目前链球菌苗的使用说明,实行仔猪断奶后免疫,尚不能预防早发性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2.
一例仔猪黄痢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张某饲养50头猪,有10头母猪,其中5头母猪均在7、8月份产仔,第1头母猪在7月26日产下11头仔猪,第2天有2头仔猪开始发病并死亡1头,第3天全窝仔猪均发病,死亡3头,第4天死亡5头,第5天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3.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仔猪烟煤疹,是幼年仔猪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疾病。近几年来,江苏一些种猪场和养猪专业户饲养的哺乳仔猪陆续发生以全身或局部皮肤出现浅棕色糠麸样痂块为特征的渗出性表皮炎,1~4周龄发病。其中以1~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居多,整窝发病率为10%~100%,死亡率为5%~60%不等。  相似文献   

14.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力,节省饲料成本而被广泛利用。但是,早期断奶仔猪由于胃肠功能和消化腺机能不健全,饲养、饲料条件突然变更,至使断奶后仔猪下痢频频发生。下痢期间又因仔猪的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如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等,从而严重影响仔猪以后的肥有效果。为了科学地饲养仔猪,防止疾病发生,可采取下列有效措施:一、哺乳母猪断奶前5天减料断奶前5天减少日饲喂量的10%~20%,既能减少母猪的泌乳量,促使仔猪断奶前全部上槽,同时也能防止母猪断奶后患乳房炎。二、控制断奶后仔猪的环境温度为…  相似文献   

15.
1病情及临床症状 2013年4月2日,谭店乡一养殖户,新购仔猪98头,平均体质量10奴。回家后7d开始出现零星拉稀,第3天开始大面积出现拉稀现象,死亡2头。随用“痢菌净”注射、氟哌酸拌料,经3d治疗,大部分仔猪不再拉稀。又过10d,发现有5头仔猪不愿活动,食欲下降,粪便干结,体温37℃~37.5℃,用樟脑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注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作物秸杆饲料替代5%、10%的精料配合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8头体重相近的4周龄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遗传基础进行分组饲养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3个处理组,5%秸杆微贮饲料+95%全价目粮组,10%秸杆微贮饲料+90%全价日粮组和基础日粮对照组。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10%微贮秸杆饲料组优为明显。仔猪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1临床特点1.1仔猪红痢生后3 ̄5d发病。粪便为血色糊状,致病菌为魏氏梭菌,病程短而致死率高。预防可在母猪分娩前15d和30d,分别肌注仔猪红痢菌苗1次,剂量为5 ̄10mL,可使仔猪通过哺乳获得被动免疫;对发病仔猪可试用抗生素及磺胺药治疗,但由于病程急,往往来不及治疗,效果均不显著。1.2仔猪黄痢生后10d左右发病,粪便呈黄色糊状,致病菌为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但对猪的球虫病不可忽视。仔猪脱水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磺胺类、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有效。1.3仔猪白痢10 ̄30d的仔猪易发。排白色、灰白色或水泥样糊状粪便,腥臭、仔猪脱水严重。其…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腹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大规模的养殖场发病率较高。仔猪腹泻是指3月龄内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范围广泛,传播迅速,严重困扰养猪业的发展。据报道,30千克以下的仔猪全年发病率为46.5%,死亡率为10%--l5%,冬季发病率可达69%,死亡率达19.6%。下面阐述其致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仔猪渗水性皮炎,主要是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疾病,以全身油脂样渗出型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该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皮肤接触感染。此病多发生于5~2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10%~80%,死亡率50%~90%。笔者现就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呈地方性流行,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本病尤以10~13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发,仔猪死亡率可达100%,5周龄以上仔猪可耐过,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