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玉米多指标试验进行科学的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品种在5个试验地点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5个试点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均不一致,对照种在不同试点下的表现也有差异,试点对品种存在较强的选择效应,品种间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相对比较法仅考虑产量因素,未将其他性状进行考虑;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玉米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但是要将其应用于注重产量的品种筛选中,还需加大产量在所有观测值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玉米多指标试验进行科学的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品种在5个试验地点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5个试点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均不一致,对照种在不同试点下的表现也有差异,试点对品种存在较强的选择效应,品种间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相对比较法仅考虑产量因素,未将其他性状进行考虑;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玉米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但是要将其应用于注重产量的品种筛选中,还需加大产量在所有观测值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夏播花生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11个花生品种在鄂北地区夏播种植的适应性,对其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前6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064%,并以此构建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适宜鄂北地区夏播种植的品种有中花16、天府22、宁泰9922、中花215、湘花645。11个品种聚类分析为3个类群,各类群间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第一类群品种与主成分分析得分较高品种基本一致。综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品种引进和筛选。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地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玉米品种,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及主成分分析法,对61(含CK贵农玉889,下同)个玉米品种(组合)F_1代的10个不同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法表明:选择玉米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和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够较全面地进行先锋玉米新配杂交组合筛选,综合评价表现较好的组合依次是PA-26、PA-9、PA-36、PA-20、PA-55、PA-19、PA-35、PA-54、PA-11、PA-51;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株高和穗位高与产量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穗长和行粒数与产量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这一分析方法将多个农艺性状组合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可为下一年参加区域试验及杂交组合选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综合评价东华北春玉米组的33个参试玉米品种,选取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并筛选优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倒伏(折)率、空秆率、秃尖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选取前5个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将33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金园23和吉农玉1898两个优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玉米品种在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为筛选玉米抗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推广种植的2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干旱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胚芽鲜质量、胚芽长和胚根干质量等11个萌发期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耐旱系数,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定不同玉米品种在萌发期的抗旱能力。【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与胚芽鲜质量、胚芽干质量、胚芽长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60和0.6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44.3%和23.1%。发芽率、胚芽鲜质量和胚芽长度是玉米在萌发期阶段耐旱鉴定的关键指标。通过3项指标的Z值将25个玉米品种划分为萌发期抗旱型、干旱敏感型和中间型。【结论】筛选出萌发期耐旱型玉米品种4个。  相似文献   

7.
不同玉米品种对土壤镉富集和转运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11个玉米Zea mays品种的Cd富集和转运能力,并进行筛选,旨在为探究和发掘Cd高累积玉米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全Cd质量分数为2.5 mg·kg~(-1)的土壤中培养50 d,测定玉米干质量、Cd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品种玉米在Cd污染土壤中的干质量、Cd富集和转运能力的差异。【结果】11个品种玉米的根、茎叶的干质量、Cd质量分数、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间均差异显著(P0.05)。华彩糯3号和广红糯8号玉米茎叶Cd质量分数分别为26.66和20.25 mg·kg~(-1)、富集系数分别为10.66和8.10、转运系数分别为1.46和2.16,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华彩糯3号和广红糯8号玉米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强于其他品种(P0.01)。【结论】华彩糯3号和广红糯8号玉米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较强,属于Cd高累积玉米品种,在Cd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综合评判玉米杂交组合在区域试验中的优劣,选出综合表现优良的杂交种进行审定、推广与应用,特对11个玉米新组合的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含水量、单穗粒重和产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且筛选少数几个互相独立的变量,对原来复杂性状组合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Q5、Q6和Q9在主成分1中表现最好,即为他们在产量综合表现中最优异;Q3、Q8和Q7在主成分2中表现最好,表示在行粒数方面表现较好;Q6、Q11和Q4在主成分3中表现最好,表示在百粒重与穗长方面表现较好;Q5、Q11和Q4在主成分4中表现最好,表示在穗粗方面表现最好;Q5、Q6和Q3在综合得分因子中得分最高,表示他们在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最好,可进入进一步的试验筛选。同时,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玉米区域试验的品种鉴定与筛选,并取得较可靠的分析结果,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的玉米品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应用,筛选玉米加工特性的有效指标.选取辽宁地区26个主栽玉米品种,采用湿磨工艺制备玉米粉,测定了玉米粉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并对各指标进行基本参数估计、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湿磨粉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粉品质由6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淀粉品质对玉米湿磨粉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4.69%;Q型聚类分析按照淀粉品质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在结果上的一致性说明多因素分析技术在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甜糯玉米软罐头主要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分析影响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品质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旨在探讨利用甜糯玉米软罐头挥发性成分指标对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进行表征和区分的可能性,也为目标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的甜糯玉米软罐头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甜糯玉米软罐头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均有其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合,龙粘2号玉米软罐头主要赋味成分是2,3-二氢化苯并呋喃、2-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醛;京甜紫花糯1号玉米软罐头主要赋味成分为2,5-二甲基吡嗪、3-甲基-2-噻吩甲醛;江南花糯玉米软罐头的主要赋味成分是(Z)-2-庚烯醛。【结论】这些风味物质组合,形成了各自的风味特征,其存在与差异决定了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风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播期对鲜食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筛选出综合评价较好的播期,本试验以鲜食玉米品种华泰五谷902为材料,研究早春不同播期(3月2日、3月10日、3月25日)下鲜食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果穗特征,并筛选11个性状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播期的性状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鲜食玉米的株高及茎粗随播期延后而增大,地上干物质的积累也表现出随播期延后而增加的趋势;播期延后条件下,玉米的秃尖长度得到显著限制,且籽粒干重得到显著提高。对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可得,最晚播期(3月25日)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0.583),表明早春的晚播有利于改善鲜食玉米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2.
晋北地区不同芸豆品种(系)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芸豆品种(系)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在山西晋北地区,对引进的12个芸豆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等指标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品种(系)中除BY2015-1无法在晋北地区成熟,其余11个品种(系)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较好;对11个品种(系)的9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即产量与株型因子、生育期与荚长因子和分枝数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6.054%;根据各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共筛选出4个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芸豆品种(系),分别为中芸5号、龙12-2614、中芸4号和中芸6号,其中中芸5号的综合得分最高,产量也最高;聚类分析表明,11个芸豆品种(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中芸5号、龙12-2614、中芸4号和中芸6号聚为一类。结果为芸豆品种的评价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新近育成的17个烤烟新品种(系)的18个农艺、经济和化学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236%为标准,确定了5个反映烤烟产质量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参试品种(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新引进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金80530、贵烟2号、云烟110、CF223、金80439等品种(系)分值较高,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表明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烤烟品种的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优良品种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合鱼菜共生栽培系统的耐热生菜品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高温条件下处理的生菜品种(含对照)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不同生菜品种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生菜品种‘辛普森’和‘罗马直立生菜’表现较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0个耐热指标通过降维处理转化成2个互不干扰的主成分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93.11%。基于耐热性综合评价将11个生菜品种聚成3类:不耐热品种、中等耐热品种和耐热品种。其中,耐热生菜品种为‘罗马直立生菜’‘辛普森’‘美国大速生’。该聚类结果与供试生菜品种的耐热指纹图谱聚类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反映参试生菜品种的综合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选取18个甜糯玉米品种,测定影响玉米汁加工的主要加工品质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汁加工品质由3个主成分构成,其中第一主成分对玉米汁加工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51.481%,对玉米汁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筛选出的晶甜3号玉米在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等加工性状综合表现出较高的加工价值,晶甜5号次之,这2个品种均可作为玉米汁加工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充分挖掘并利用山西省不同生态区优质玉米品种。【方法】对山西省4个生态区的75个玉米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3个数量性状中出籽率和粗淀粉含量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78%、1.92%,说明玉米品种的这两个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穗位和粗脂肪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5.06%、13.78%,说明玉米品种的穗位和粗脂肪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产量与生育期、总叶片数、株高、穗位、行粒数、百粒质量以及出籽率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520、0.630、0.57、0.315、0.461、0.380;与粗脂肪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8。主成分分析发现,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1.35%,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产量、粗脂肪、穗位、总叶片数;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生育期、行粒数、粗淀粉;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粗蛋白、粗淀粉、穗长以及行粒数;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容重。聚类分析显示,75个玉米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最终划分为3个类群,初步明确了各个类群特征,其中第Ⅰ类群适合筛选容重、粗蛋白以及粗脂肪含量较高的玉米品种,第Ⅱ类群适合筛选...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6,(2):91-96
以10个芸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性状信息的92.142%,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57.056%,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4.901%,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85%,主成分1代表芸豆株型与产量因子,主成分2代表株高与生育期因子,主成分3代表荚长和单荚粒数因子,综合因子代表芸豆品种综合表现,综合得分前4位的品种分别是YQ6、YQ5、YQ2和YQ7,与品比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法可很好地应用于芸豆品种综合评价与筛选研究,为芸豆多品种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贵州玉米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大量的性状中筛选出主要性状,提高玉米育种的选择效果,将贵州16个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120个杂交组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120个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值可以用来表述全部性状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为品种的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为穗粗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生育期因子,第四主成分为株高因子,第五主成分为穗长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玉米株型性状的相关机制及筛选玉米优异家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玉米F_(2:3)群体株型相关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因子、紧凑型因子、通风透光因子和高度因子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0.826%,可概括玉米株型性状的全部信息。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在光合作用、紧凑型、通风透光和高度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家系分别是21、74、122和9。  相似文献   

20.
选取12个日本甜柿品种的果实性状、SPAD、果实品质等12项性状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日本甜柿不同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选取的4个有效主成分反映出了全部指标79.934 6%的信息,计算出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了12个日本甜柿品种性状表现的综合得分,筛选出了阳丰、富有和次郎3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日本甜柿品种.该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与生产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