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今日农村》2013,(2):56
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和纳达尔是公认的男子网坛"四巨头",巨头们在去年各瓜分走一块"大满贯蛋糕",甚至还带走了九站大师赛中的八座冠军奖杯,这得感谢"稳定男"费雷尔在巴黎的杰出表现,不至于让"四巨头"垄断男子网坛。不过,巨头们的势力版图悄然发生了些变化。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看到了纳达尔缺席的赛季是怎样的;还有费德勒,他31岁的年纪即使对网坛有再大的统治力,这种力量终究也是有限的。所以巨头的队伍中就只剩下穆雷和小德同处在二字头的黄金年华,这对好朋友还将再享受一段共同竞争的时光。最近几年,总是这"四重奏"奏响舞台的主旋律,占据了镁光灯的焦点。我们忍不住去窥探,如果没有了这"四重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颜值     
<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颜值就是这信息爆炸、娱乐至死时代的产物。颜值,顾名思义:容貌英俊或靓丽的数值。某人极美丽,谓之"颜值爆表"。这个词汇最火的时段,当属年初播出的历史古装剧《武媚娘传奇》时段,以范冰冰、李治廷领衔众多靓女俊男,亮瞎人眼。颜值测试仪云云便应运而生,类似软件也迈进热门下载排行榜,特别是年轻人,纷纷自拍,  相似文献   

3.
从Big Four集团确立后,寻找"最佳第五人"的话题就没有停歇过,德尔·波特罗这个名字一直被人反复提起。时隔三年多终于在网坛制造了又一次地震,但现在的德尔·波特罗却早非昔日在法拉盛上那个锐气十足的潘帕斯雄鹰了。第五人猜想男子网坛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混乱期,随着2004年费德勒的彻底成熟而宣告结束。随后几年瑞士人的统治遭受到了纳达尔强有力的冲击,网坛也从一家独大演变成费纳二人的双核统治。德约科维奇在2011年温网结束后登上世界第一,结束了费德勒和纳达尔长达八年的垄断。然而三强鼎立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穆雷在去年美网封王为自己的巨头之名加上沉重的砝码,男子网坛就此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生代     
Michael 《今日农村》2013,(9):32-35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这是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中最激动人心的一段歌词。星条旗曾经在过去十多年中横走于网坛,当时男有桑普拉斯、阿加西这样的传奇球王;女也有塞莱斯、威廉姆斯姐妹以及卡普里亚蒂等名将。然而时至今日,网坛重心早已从北美转移至欧洲。自罗迪克退役后美国在男子网坛则缺乏了领军人物,而女子网坛中她们更一度只靠小威廉姆斯苦撑颜面。不过在度过了前几年的冰河期后,美国网球开始呈现岀积极的复苏势头。现在世界前一百中美国拥有11位姑娘,超过一半都是90后的小将,其中斯蒂文斯和凯斯更早已被誉为明日之星。男单方面哈里森与索克虽仍处积累阶段,但如能开窍必将迸发耀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联合纵队     
怎样的队伍才能称之为梦之队呢?狭义上的梦之队通常是指那支在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上最终夺得金牌的美国男子篮球队。如今俄罗斯女子网球队已经可以进入梦之队大军了,虽然她们没有网罗女子网坛所有的顶尖选手,但是她们是女子网坛最有深度,最不可战胜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当守旧的英国人用一片奇幻的海蓝色打造出网球场上史无前例的剧场效果时,2009年的伦敦年终总决赛已经被牢牢打上了革新的烙印。这或许称不上是总决赛历史上最富观赏性的一年,但在男子网坛的发展年轮中,这届赛事注定将因为其中非凡的戏剧张力而被铭记。  相似文献   

7.
编辑互动     
男子网坛的BIG4现象形成已久,现在大家发现,女子网坛也渐渐开始呈现BIG4的雏形。小威、阿扎伦卡和莎拉波娃无疑是BIG4的不二人选,那么,谁是WTA的最佳第四人呢?是目前积分第四的拉德万斯卡,还是打入澳网决赛的中国金花李娜?抑或大家心中还有别的人选?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ennisclub编辑邮箱info@tennismaster.com.cn  相似文献   

8.
Lynn 《今日农村》2014,(11):102-105
没有紧张的赛程,没有严肃的胜负,网球在这里,是热力社交的代名词。当"花园"、"网球"与"派对"三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就有了"中国精英网球会",它为宾客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花园网球派对。"中国网坛一姐"李娜在9月19日通过微博宣布退役,令球迷唏嘘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网坛正式进入"后李娜时代"。李娜的成功,不仅吸引了更多人对于这项运动的关注,还带动了网球赛事在中国的井喷式发展。今年9月伊始,包括香港、武汉、深圳、北京、上海在内的大大  相似文献   

9.
从2014年开始,一个包括深圳、香港、武汉、广州、北京、上海的职业网球"中国赛季"呼之欲出,其中WTA赛事占压倒优势。某日在深圳龙岗神仙岭球场和同行谈天,突然发现一个让人很不好意思的事实——WTA深圳金地网球公开赛居然是区区在下第一次采访单独的女子网球赛事。而另一个让人更不好意思的事实是,如果"话题女王"李娜这次没参赛,估计我根本不会来。这也是长期存在于女子网坛的"不好意思"的事实——和男子相比,女子赛事的吸引力相对欠奉。但是,当在世界经济领域所向披靡的"中国元素"加入之后,情况必将发生变化。从2014年开始,一  相似文献   

10.
网坛多面手     
如果说当下是一个"全才"的时代,那么在网坛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全能"选手,他们个个怀才,能文能武,并且时不常地会小露两手,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盘点网坛的多面手们!费德勒×冰球球王费德勒不仅在网球场上呼风唤雨,在其他领域也同样不落下风,费德勒在加拿大罗杰斯杯比赛的间隙,参加了组委会举行的一场"地上冰球"表演赛,在几度的团队合作下,费德勒终于把握住队友给他创造的进球机会,在比赛最后时刻将球打进。德约科维奇×滑雪2012年对于德约科维奇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在赛季结束后,他和自己的女友一起到南部的滑雪胜地科帕奥尼克山度假。当地  相似文献   

11.
来自辽宁的中国网坛小鲜肉王楚涵在2014年上海大师赛上击败弗格尼尼,完成他在大师赛上的精彩处子秀,给人不小的惊喜。2014年对90后小将王楚涵来说必定是特殊的一年,首次征战亚运会,成为了除中国男网"双子星"张择、吴迪以及柏衍之外,最后一个进入大名单的男子球员,虽然在与柏衍搭档出战男双败给中华台北队的王宇佐和李森汉后更多是扮演"拉拉队队长"的角色,但看的出,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的小将充满激情。在接下来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大赛经验略显不足的王楚涵在资格赛中两  相似文献   

12.
一手好单反     
2013年法网男单1/4决赛,4位单反碰上4位双反,单反无一例外全部落马。放眼现今网坛,单反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地。在强力双反当道的今时今日,充满古典色彩的单反突围之路困难重重。哈斯虽然哈斯已经是年近35岁的老将,但是放眼当今男子网坛,除了费德勒等少数几人,很少有人的单手反拍能和他比拼上下。他的反拍无论是打上旋抽球还是下旋球切,都堪称规范动作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3.
最后荣光     
《今日农村》2013,(9):120
2002年9月8日这是一代球王桑普拉斯生涯最后一战。此前已经经历两年冠军荒的美国人,终于在12年前梦开始的地方再度闯进决赛。作为一场告别演出,宿敌阿加西正是最好的配角。经过四盘激战后桑普拉斯完美取胜,带着生涯第14座大满贯冠军告别驰骋15年的网坛。  相似文献   

14.
汪涛 《今日农村》2013,(3):56-59
在过去的七个月里,"纳达尔何时复出"的疑问总会伴随着对冠军的欢呼声出现,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男子网坛最受瞩目的悬疑剧,男主角一次次的退赛声明和在推特上看起来形势乐观的照片不断提升着观众的好奇指数。在经历了职业生涯最为严重的一次伤病之后,纳达尔回来了。回归日程一拖再拖当纳达尔在2012年6月28日温网第二轮输给罗索尔的时候,人们对此做出的反应还只是惊讶,随后他公布了因伤休养的消息,人们也在等待着只是"确诊为肌腱炎"的他在两周之后出现在球场,但接下来的四个月中传来的消息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令人不安。7月20日,纳达尔宣布退出伦敦奥  相似文献   

15.
方方  张弛 《今日农村》2014,(1):80-81
当今网坛上旋球已成为主流,若两个对手都是以上旋为主,便是一场体力的较量,但如果能够运用切削加以变化,往往可以起到改变节奏,掌控局面的效果。示范运动员小资料王强(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锦标赛男子甲组单打亚军,团体季军。)切削球的作用既可以切出轨迹低平,落地前冲的进攻性球,也可以切出弧线较高,落地停留或侧旋的变化球,同时也可以用假动作迷惑对手,切出网前小球,所以这是非常"双赢"的技战术。线路控制灵活,稳定,因为切削球很容易借力,所以在用自己发全力的情况下借力改变线路非常容易,加之其旋转强,所以稳定性很高,  相似文献   

16.
汪涛  张弛 《今日农村》2013,(1):80-85
这是笔者第一次与吴迪进行对话,采访的话题也是围绕着吴迪的"第一次"展开——即将开始的全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作为公开赛时代以来第一位进入大满贯正赛的中国男子选手,他将会为自己的墨尔本征程描绘出怎样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公主归来     
谢伟 《今日农村》2013,(9):36-37
六吉斯一直是网坛的话题人物,她两度离开却从未远离。不甘寂寞的网坛公主玛蒂娜在七月再次复岀,尽管只是双打赛场,但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意外"的复岀如果不是赞助商尤尼克斯在官网上郑重宣布辛吉斯二度复岀的消息,很多人可能会把这个新闻当作玩笑。毕竟已退  相似文献   

18.
Flex  Micki 《今日农村》2013,(2):46-49
网坛"励志哥"布莱恩·巴克尔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曾高居青少年男单排名第二,然而在转为职业不久他便遭遇了严重的伤病,先后经历了五次手术。在远离网坛长达六年之久的时间里,他顽强地与伤病做斗争,并赢得了这场身体的战争。2012年,巴克尔终于复出,他不仅打进了VTP巡回赛的决赛,还时隔七年在大满贯中赢球,实现了网坛十年来最不可思议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网球是一项极度个人的运动,职业球员要奔赴世界各地孤独地应对凌乱的时差和变幻的城市。然而单打并不是网球的全部,无论是职业网球还是业余圈子,双打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双打这片场地上孕育出了不少日后单打赛场上的顶级好手,而这片网坛后花园也成为了不少网坛名宿退隐前、退休后的养老之地。不过随着职业网坛在新世纪被带入了一个新的竞争高度,双打项目也在面临着逐渐边缘化的危局。由于单打赛场上竞争的日益加剧,绝大多数顶尖球员都分身乏术无力兼项双打,上一位也是女子网坛历史上第六位完成同时包揽单双打NO.1的小威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晚期,而  相似文献   

20.
网坛劈头四     
Mike 《今日农村》2013,(7):44-47
这是一个四巨头的世代,然而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男子网坛中,前八中除四巨头以外的高手同样位置稳定。费雷尔伯蒂奇、德尔·波特罗以及特松加球风各异,他们是被巨头光芒掩盖的一群人,但同时也是永远站在最前线对抗巨头的锋线战将。费雷尔31岁,最高排名第四David Ferrer2007年,首次闯入人满贯半决赛(美国)2009年,首次闯入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2010年,罗马大师赛首度进大师系列赛决赛。2012年,同年巴黎大师赛,力克扬诺维茨,职业生涯首夺大师赛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