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岩棉育秧是指以岩锦(俗称石棉)为基质的无土育苗,它不仅解决了春季雨水大、床上准备困难的问题,而且育秧省工、省力、无杂草,利于争取农时,简化作业环节,可一次性播种、覆沙、施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率。培育的秧苗根系发达,秧苗素质高。1播前准备1.l置床整理:采用大棚育苗,棚中间留60cm宽作业道,两侧做成小床c置床四边筑小埂3-scm高,埂内床面反复整平、压实,达到同一床高低差不超过0.scm,以保证营养液在床内均匀分布。1.2岩棉片的制做:置床整平做好后,先铺地膜于床上,地膜四边延伸到小埂外。然后,按小埂内置床…  相似文献   

2.
岩棉隔离层水稻旱育秧,是水稻旱育秧方式的一项革新技术,经我扬科研站试验两年培青壮秧率在96.8%。1995年,我场11队继续承担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应用“岩锦隔离层水稻旱育秧技术”试验示范,经手工插秧与本田管理取得成功。1试验内容与方法1.1育秧及秧田管理试材选用岩棉和育秧专用肥及河沙,采用竹木大棚和竹弓小棚,秧田面积4lin‘。以上床隔离层常规旱育技术为对照,秧田面积182m‘,施用化肥、壮秧剂、敌克松等。秧田管理以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实施。试验品种为星稻6号。做廉:翻后搂碎整平,四周筑起10cm高与宽小埂。用农膜…  相似文献   

3.
通过5种药剂对比,防治水稻秧苗青、立枯病试验,筛选最佳防病经济适用药剂。结果表明,移栽灵和育苗灵两种药剂虽然防病、促长效果最佳,但药剂成本高。而40%壮苗宝(其次为35%立枯灵)于水稻秧苗1叶1心期,每40m^2用药20g,兑水10kg吕喷雾,防治水稻秧苗青、立枯病效果可达100%。秧苗安全素质好,且药剂成本较低。可作水稻培育壮秧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一、水稻抛秧机的抛栽效果水稻抛秧机是利用离心力原理将秧苗甩出去,秧苗借助土索重量,根朝下、叶朝上栽植入泥,在抛秧机正后方形成一个扇形抛秧带。它具有保证密度、带土浅栽、稻株呈“满天星”式分布,早发快长,而且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等特点。据1996年试验:机抛亩产485.1kg,比手插(438.4kg)增产10.7%,比机插(424.gkg)增产13.8%;每平方米德数分别比手插,机插多8.9%、8.0%9每穗粒数比手插多1.5粒,比机插少4.5粒(表及)。增产原因主要是抛秧相互遮荫少,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光合结构配置合理,每平方…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现有水稻1.20万hm2,其中盐碱土水稻种植面积0.97万hm’,占全场水稻面积的80%。土壤离子种类以Na+、Ca2+、HCO3-为主,属碳酸盐草甸土,pH7.5-9.0,针对盐碱的危害,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形成了适合二九一农场盐碱土的水稻栽培模式,产量现已提高到7500kg/hm2。现将盐碱上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要点介绍如下:1早育苗,应用新技术培育壮苗在坚持早育的基础上,加大床上调酸力度,除按标准使用壮秧剂外,每120m’苗床增加浓硫酸15kg,使pH<5.5;浇水时普遍浇PH为4的酸化水,控制苗期立枯病的发生。同时,积极推…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是前期利用居室火炕上架盘加温,后期移入小型日光温室培育水稻秧苗的一种育苗新招术。采用此法,可使水稻育苗期提前一个月。这项技术是黑龙江省五常市卫国乡农民石方全,经过三年试验研究创造成功的。1998年他什1用止L.法种稻667m2产稻谷1040kg,比传统育苗方式增产30%以上。目前正在该市农村全面推广。寒地水稻育苗新招  相似文献   

7.
对湘北平湖区机械直播早稻硕丰2号高产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芽谷丸化剂包衣机械直播秧苗质量高;(2)适宜大田施氮量为165kg/hm^2;(3)适宜直播播种量为75kg/hm^2;(4)直播后18d内用5%稻杰悬浮剂750mL/hm。加10%千斤乳油600mL/hm^2,防除稻田杂草90%以上,能有效控制草害;(5)示范平均产量7.28t/hm^2。水稻机械直播解决了人工撒播出苗、除草、倒伏难题,有利于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云大─120(原BR-120)是国际上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有极强的激活性能。该产品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是发展绿色食品的高科技产品。我县自1997年初开始引进该产品,在不同土质、不同肥力地块,进行水稻不同时期应用试验示范,获得很好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云大—120①种子处理:用3000培云大—120溶液浸种24h,晾干后播种.清水浸种做对照;③苗期处理:在水稻秧苗2~3叶期及插前1周,各喷1次400O倍云大一120溶液司十照喷施清水。试验设三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Zm‘。③水稻生殖生长期处理:用4O0…  相似文献   

9.
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采用这项新技术,秧苗利用率提高10%左右,节省育苗费用10-12元/667m^2,按增产5%算每667m^2可增产稻谷25kg,折合人民币35元左右,增效益45~50元/667m^2。同时,由于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简化了水稻生产程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全元素水稻专用肥是四平市肥料厂生产的一种新型复合肥料。通过几年在梨树农场等单位试验、示范表明,该专用肥具有如下特点:1养分全,配比合理按照水稻营养特性,专用肥养分总含量为50.2%,其中含氮177%,磷(P2O5)7.8%,钾(K2O)6.9%,含锌、硼、铁、锰、铜、硫、镁、硅、钙、铝、氯等中微量元素17.6%。还含有固氮剂、活化剂、稳定剂等。这些元素的缺少或供给过量,都会造成水稻的营养失调,即出现缺素或超素病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分省减少,叶包失绿,根系变黑,抗逆性减弱,最后严重地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水稻专用…  相似文献   

11.
高巧600FS,立克秀60FS水稻拌种防虫增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用高巧600FS、立克秀60FS、高巧600FS+立克秀60FS等种衣剂拌种,不仅能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促进秧苗提早分蘖和水稻增产(增产幅度8.1%-50.0%),而且能有效控制水稻秧苗期稻蓟马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一、旱育稀植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1996年武夷山农场双季早稻推广旱育稀植211.2hm2,平均产量4827kg/hm2,比普通栽培增产25.8%;中稻推广10hm2,平均产量3706.skg/hln2比增27.5%虽双季晚稻推广100m2,平均产量5740.skg/5m2,比增16.5%。总产增收增产稻谷29.8936万kg增收节支61.3885万元。二、早育稀植的增产权理1.秧苗素质高,抗逆性强据威优77旱育秧和水育秧对比,同在3月8日播种,31d秧龄移栽时考查(表l),表1不同育秧方式的秧苗条质旱育秧叶龄增0.2叶,苗高矮1.05cm,基茎粗增0.39cm,百苗鲜重增1巳is,干重增4.6g…  相似文献   

13.
榆树市1986年至1996年,在井灌区累计推广简塑盘育苗抛秧、摆秧1万hm2,平均单产565.3kg/667m2,比普通栽培增产18.2%。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简塑盘育苗秧苗素质提高,插后缓苗期短,提前分蘖,可提早成熟。水稻根系发育好,有效分蘖提高,一般增产在17%~22%之间。抛秧、人工摆秧,在冷水温灌溉下,穗数减少、粒数增加,与常水温灌溉抛秧比较,减产明显小于手插秧,是一项深受稻农欢迎的新技术。1增产机理研究1.1简塑盘育苗抛秧、人工摆秧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1.1.1不同育苗形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简…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施用有机生物长效水稻专用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性。667m^2稻田耙前施用绿色水稻专用肥100kg,再于返青期施硫铵5kg,一次分蘖期施尿素5.72kg、二铵5.22kg、K2SO45kg,二次分蘖期施尿素5kg,抽穗期施尿素3kg,效益最佳,667m^2增产稻谷48.9kg,获纯利润41、42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水稻营养钵育苗抛秧移栽技术,自1992年引入我县以来,发展迅速,到1995年推广面积已达到5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4%.特别是在气象条件不利条件下,更加显示出其抗灾、抗病能力强,增产效果显著.但因个别稻农没有掌握该项栽培技术要点,出现了不增产或减产现象。为此.本人根据多年实践,就抛秧移栽产量提高的几个主要因素浅析如下:1提高秧苗素质“大地过水式”旱育苗,秧苗素质差,在抛栽后3天不建立水层的情况下,秧苗茎叶表现失水,最终出现大缓苗,甚至死苗(见表).而高台育苗素质好、秧苗体内的自由水含量低、于物质多,抛后…  相似文献   

16.
用大区对比法探索了水稻施用傲绿牌营养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傲绿牌营养素100g/667m^2 尿素0.5kg/667m^2,能够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水稻抗病、抗逆性。比喷施惠满丰增产7.8%。  相似文献   

17.
一、水稻抛栽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市推广应用水稻抛栽技术,发展迅猛。1986年以前,面积不足40hm2,1992年全国推广10.3万hm2,1995年达68万hm2。1996年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推广抛栽154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粮8445kg(亩产563kg)比手插增产448.5kg(亩增产29.gkg),增产6%,增收节支千元左右(亩增收节支60多元)。农业部计划在2000年推广660万hm‘(1亿亩)。这项技术由于具有省工、省种、省力、省秧田和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引起国家领本文承蒙周天理研究员、程抓扭副研咒店的位导,谨此致谢:导人的高度重视。199…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段育苗秧苗素质好,带蘖率100%,物候期提前,提早成熟2~3d,产量平均为10509.6kg/hm^2.比对照高3729.7kg/hm^2。并简要阐述了两段育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1水稻需肥特性及缺素的营养诊断特征水稻一生必须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才能正常发育,这些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钙、镁、硫(中量营养元素)、铁、锰、锌、铜、铂、硼(微量营养元素)及特种元素硅。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其它营养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但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仅靠土壤供应是难以满足高产的需求,必须根据作物需要施入一部分肥料作为营养元素来补充。水稻的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吸收养分差异较大,一般茎叶中含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0~409.kg-‘、4~109.kg-‘、15~359.kg‘,穗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5种药剂对比,防治水稻秧苗青、立枯病试验,筛选最佳防病经济适用药剂。结果表明,移栽灵和育苗灵两种药剂虽然防病、促长效果最佳,但药剂成本高。而40%壮苗宝(其次为35%立枯灵)于水稻秧苗1叶1心期,每40m2用药20g,兑水10kg喷雾,防治水稻秧苗青、立枯病效果可达100%。秧苗安全素质好,且药剂成本较低,可作水稻培育壮秧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