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廖燕平 《内陆水产》2002,27(1):26-27
水蛭又名蚂蟥,种类很多。但目前人工养殖的多为宽体金线蛭。水蛭是传统的中药材,在医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已成为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一个新的热点。1宽体金线蛭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宽体金线蛭体长而扁平,呈纺锤形。体重一般15克左右,最大体重可达50克。背面大多为暗绿色,纵向有5条由黄黑斑点组成的“金线”,背中一条最为明显。腹部为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宽体金线蛭性情温顺,不吸食人畜血液,以活体螺蚌的软体部分为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于11月份进入冬眠期,次年的3月下旬结束冬眠。出土后大多…  相似文献   

2.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6,31(2):24-25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tman)隶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是我国常见的淡水蛭类品种。它体长60 mm-130mm,体宽13 mm-22 mm,略呈纺锤形,背面为暗绿色,有5条黑色和淡黄色 2种斑纹相间的纵纹,体分107节,眼点5对,前后各有一吸盘,是一种特殊药用水产动物。由于其体内含有的水蛭素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多用于心肌梗死、急性血栓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医学研究证明,水蛭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具有特效,因此,需求量猛增,加上自然资源日渐衰竭,使目前医药市场上水蛭紧缺,价格陡升。而随着水蛭养殖业的逐渐兴起,苗种的繁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当地水蛭繁殖与养殖情况,简要介绍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技术,供广大养殖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八、鱼蛭  鱼蛭俗称土虫或黑虫,是石斑鱼养殖中偶尔见到的一种外寄生虫。淡水、海水中均有分布。海水性品种较少。1.病因鱼蛭类似于陆栖的水蛭,体扁平细长,长约2~5cm,具环节,能游泳运动。体躯前后各具一个吸盘,前吸盘较小,由口部周围肌肉形成,用来吸附于宿主以吸食血液...  相似文献   

4.
宝石斑鱼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剖活体宝石斑鱼 30尾 ,观察并记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宝石斑鱼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体躯厚而扁圆 ,鱼体呈纺锤形 ,头背部眼后微凹 ,体高约为体长的 1/2。上下颌具一行排列细密的尖齿 ,后鼻孔呈横向短裂孔。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联 ,中间无缺刻 ,生有 14枚棘。鱼体上半部淡蓝绿色 ,腹部色白 ,鱼体两侧不规则的布有近圆形的大斑块及小斑块。胃发达呈“Y”型 ,幽门盲囊 2 0~ 2 4个 (有的末端具分叉 ) ,肠管长 ,为体长的 3~ 3 5倍。胆囊长棒卵形 ,生殖腺细长紧贴于鳔腹面。雌雄异体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7年8月—2018年4月采集单船底层拖网调查的白姑鱼渔业生物学数据,研究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白姑鱼体长组成、体质量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和摄食等级等渔业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白姑鱼体长范围为45~202 mm,优势体长组为120~150 mm,占总数48. 4%;体质量范围为2. 0~219. 0 g,优势体质量组为40. 0~70. 0 g,占总数43. 0%。各月份之间体长均值和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25. 161,P 0. 05);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2. 560×10-5L2. 971 7(R2=0. 983 8);雌雄性比为2. 16∶1,性腺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86. 32%,未发现有Ⅴ期及以上样本;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占样本总数71. 11%,各月份摄食等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10. 346,P 0. 05)。本次调查白姑鱼达到可捕体长的仅占16. 1%,说明拖网作业对幼鱼的损害比较严重。为持续利用白姑鱼资源,建议加强生殖群体和幼鱼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及其养殖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俗称哈什蚂、黄蛤蟆、油蛤蟆、田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享誉国内外,集药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一、中国林蛙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David)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形态构造中国林蛙成体体长范围为40mm~70mm,平均54mm。头略高,头宽约等于或小于头长;皮肤较平滑,背部及体侧有分散的圆疣或长疣,有时在肩上的疣粒排列呈“八”字形;生活时多数背面浅灰褐色或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点。雄蛙腹面大多数是乳白色,雌蛙腹面一般为红棕色;雄蛙前臂略粗壮,第一指…  相似文献   

7.
鰕虎鱼科(Gobiidae)的栉鰕虎鱼属(Ctenogobius)普栉鰕虎鱼C. giurinus(Rutter),白洋淀一带叫爬石猴,鱼体呈淡黄褐色,体侧有一行暗色斑点,并杂有小点,两个胸鳍之间有一个马蹄状鳍,前边低,后面高。头部大体占体长的2/5,形态似鲶鱼。身上长有小鳞,最大体长5厘米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1):36-37
八、鱼蛭鱼蛭俗称土虫或黑虫,是石斑鱼养殖中偶尔见到的一种外寄生虫。淡水、海水中均有分布。海水性品种较少。1.病因鱼蛭类似于陆栖的水蛭,体扁平细长,长约2~5cm,具环节,能游泳运动。体躯前后各具一个吸盘,前吸盘较小,由口部周围肌肉形成,用来吸附于宿主以吸食血液...  相似文献   

9.
武湖翘嘴红鱼白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武湖翘嘴红鱼白的年龄生长特点。其渔获物中 2 和 3 龄个体占 5 7 1 % ,体长以 30 0~ 6 0 0mm为主 ,体长与鳞长之间呈直线相关 :L =6 .1 81 4 90 .4837R ,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 :W =2 .0 45×1 0 -6L3 .2 585,3 龄以前生长最快 ,生长指标高 ,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大 ,其生长规律符合VonBertalanffy方程 :L1=1 4 0 4.9(1 -e-0 .10 (t 0 .71) ) ,W1=3.6 2 9× 1 4(1 -e-0 .10 (t 0 .71) ) 3 .2 585,捕捞 3龄以上个体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王广军 《渔业现代化》2002,(4):15-15,11
裸颊鲷又名白点鱼 ,连尖 ,连占 ,是裸颊鲷属(Lethrinus)的总称 ,在分类地位上隶属鲈形目 ,裸颊鲷科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部和西部 ,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以海南省的产量较多。其肉质洁白细嫩 ,营养丰富 ,肉味鲜美 ,各种吃法均宜 ,尤以清蒸为佳。目前市场上的售价是 45~ 5 0元 /kg ,已成为海水养殖中又一优良品种。海南省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其人工繁殖问题 ,在该地区已有大面积的养殖。1 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征裸颊鲷体为长卵圆形、侧扁 ,自然条件下一般体长 1 5~ 40cm ,体重 1 5 0~ 40 0 g ,体背面狭窄 ,腹面圆钝。…  相似文献   

11.
白龙江上游黑体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6年5~10月和2007年7~8月采于白龙江上游的200尾黑体高原鳅进行生物学研究.体长40.3~117.26mm,体重1.20~20.19g.脊椎骨数4 35~41 1.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1龄→5龄数量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W♂ ♀=0.0136L2.993,(R2=0.92).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37,雄体平均为1.33;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96,雄体平均为1.03.幼体主要摄食摇蚊幼虫;成体主要摄食钩虾,蜘蛛和昆虫幼虫.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和体重分别为80.89mm和8.32g,性成熟系数为1.26%;雌鱼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64.03mm,体重为2.71g,绝对怀卵量为942粒.绝对繁殖力波动在942~9200粒/尾之间,平均为3652粒/尾.  相似文献   

12.
对 1 0 8尾粗唇鱼危肠内长江丽棘虫种群的研究表明 ,粗唇鱼危体长 8 0~ 1 2 0cm组长江丽棘虫感染率是 88 9% ,体长 1 2 1~ 2 9 3cm感染率为 1 0 0 %。随着粗唇鱼危体长增长 ,其感染长江丽棘虫的感染强度增大。长江丽棘虫种群主要由 2 5~ 6 5mm长度的虫体组成 ,种群中雌虫显著多于雄虫。 84 0 %的虫体附着在粗唇鱼危肠道的前段。长江丽棘虫在不同体长段的宿主中均呈聚集分布 ,聚集强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一、黄鳝的人工繁殖   1.亲鳝来源和选择 亲鳝来源途径主要应采取人工专门培育的种苗,选择深黄大斑鳝等优良品种。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形肥大、色泽鲜亮、体色呈深黄色。一般雌鳝要求体长 30厘米以上,个体重 100克左右。   2.雌、雄亲鳝的鉴别 在繁殖季节,雌鳝腹部膨胀透明,性成熟的个体,腹部呈淡橘红色,并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雄鳝头部较大,隆起明显;体背可见许多豹皮状色素斑点;腹部无明显膨胀,腹面有血状斑纹分布。   3.亲鳝培育 亲鳝在催产前需精心培育,使性腺达到成熟。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雄鳝 2~ 3条 /…  相似文献   

14.
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1 形态特征 体长大,扁平,略成纺锤形。成体体长一般6~13厘米,宽可达1.3~2厘米,大的体宽可达3.5厘米。背面通常为暗绿色,具5条由黄色和黑色两种斑纹相间形成的纵纹。侧面下端各有一条黄色纵带。腹部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点。体17节,体环数 107,第VII的背面可见4环,腹面仅有3环;体中部完全体节有5环。生殖带明显,位于第24~42环,占15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上,雌生殖孔在38/39环沟上。前吸盘小,口内有颚,颚上有两行钝齿板。1.2 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区小黄鱼现存资源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林龙山 《海洋渔业》2004,26(1):18-23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和现存资源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 0 0 2年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仅为 12 3.89mm ,优势体长组为 110~ 130mm ,占4 6 .15 % ;平均体重为 35 .2 7g ,优势体重组为 2 0~ 4 0g ,占 5 9.4 1% ;个体小型化相当突出。现存资源量评估结果为 2 .5 1× 10 4t,7.12× 10 8尾 ,资源发生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但种群处于严重补充型捕捞过度。建议采取更科学、更严格的管理措施 ,促使小黄鱼资源切实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殖全人工繁育长江刀鲚当年1龄鱼种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池塘养殖长江刀鲚苗种的生长特性,对540尾全人工繁育的子二代长江刀鲚1龄鱼种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生物学测量与统计,获得长江刀鲚1龄鱼种的基本生长规律。结果表明,37日龄的长江刀鲚苗种,经过130 d的池塘培育,5号塘鱼种的体长增至(9. 991±0. 482)cm,体质量增至(2. 62±0. 33) g; 57号塘鱼种的体长增至(9. 573±0. 464) cm,体质量增至(2. 48±0. 36)g。长江刀鲚的体质量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5号塘,W=0. 009 2 L~(2. 501 1)(R~2=0. 933 3); 57号塘,W=0. 007 8 L~(2. 567 2)(R~2=0. 955 1)。两式中b值都小于3,表明长江刀鲚呈异速生长。体长(L)与日龄(t)、体质量(W)与日龄(t)均呈对数相关。体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5号塘,L=2. 639 7 ln t-3. 166 4,R~2=0. 922 8; 57号塘,L=2. 892 4 ln t-5. 006 9,R~2=0. 968 1。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式为:5号塘,W=1. 192 3 ln t-3. 155 1,R~2=0. 742 4; 57号塘,W=1. 374 0 ln t-4. 454 4,R~2=0. 963 5。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水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前景分析第一节分类地位及生态习性一、水蛭的种类分布水蛭是地球上比较古老的低等动物,从波罗的海沿岸捡拾到的嵌有水蛭遗骸的琥珀化石来分析,水蛭至少有4000年~5000年的历史。水蛭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蛭纲包括4个目,即棘蛭目、吻蛭目、颚蛭目和咽蛭目,水生或陆生。水蛭在我国主产于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由于河流、湖泊污染严重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等原因,导致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蛭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突出,因而水蛭身价扶摇直…  相似文献   

18.
邓玉 《畜禽业》2012,(5):84-85
<正>猪棘头虫病(钩头虫病)是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全国各地普遍流行。1病原蛭状巨吻棘头虫虫体甚大,长圆柱形,淡红色或乳白色,前部较粗,后部较细。体表有环状横皱纹。头端有一个可伸缩的吻突。吻突小,呈球形,有5~6行向后弯曲的吻钩,其中部的吻钩最大,后面的吻钩最小。无消化器官。雄、雌虫体差别很大。雄虫较短,仅7~  相似文献   

19.
清道夫 (Plecostomus punctatus)又名吸盘鱼、琵琶鱼、清道夫。原产于巴西、委内瑞拉。 鱼体呈半圆筒形,侧宽,尾鳍呈浅叉形。口下位。背绪宽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从腹面看,很像一个小琵琶,故又称为琵琶鱼。鱼体呈暗褐色,体上布满黑色斑点。体长可达250毫米。体格畦壮,适应性强,容易饲养。  相似文献   

20.
对捕捞自闽东海域的209尾体质量7.70~66.09 g、体长79.88~150.70 mm的棘头梅童鱼的外部形态、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形态特征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棘头梅童鱼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部呈浅弧形;头大而圆钝,额部隆起;口大,口裂倾斜度大;吻短钝,眼小;头部及体部被薄圆鳞,鳞小;侧线发达,略呈弧形;背侧面灰黄色,腹侧面金黄色,鳃腔上部深黑色;唇橙红色,口腔浅色。背鳍鳍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为灰黑色,各鳍为淡黄色。(2)全长、肛前长、尾柄长、头长、眼径、头高、体高、尾柄高、眼后头长和体质量与体长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体宽与体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3)以体长为自变量、各参数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处理,结果显示,全长、肛前长、尾柄长、头长、眼径、体高、体宽和眼后头长与体长呈指数相关,而尾柄高、头高与体长呈线性相关,其中体质量(W)与体长(Sl)的拟合方程为:W=4.506 5×10-6Sl3.290 7(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