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吉安市从构建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扶持机制、发展模式入手,探索实践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循环农业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省农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了基于物质循环的传统农业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在局部地区已演化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湖北省循环农业分为立体高效降耗、种养结合、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耦合和农村生态家园4种类型,共包括16种模式。并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全省循环农业发展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武鄂黄城郊循环农业区、鄂东低山丘陵循环农业区、江汉平原循环农业区、鄂北岗地循环农业区和鄂西山地循环农业区,根据各区的经济、环境及农业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分区指导湖北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与遵循原则,指出其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是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方式、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产业链延伸的农业空间拓展路径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理念。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动力与物质流程框架,指出循环农业的产业链循环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的顺时针外循环路径和可再生资源的逆时针内循环路径,其发展动力主要是产业链内固有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产生的拉动作用和产业链外资金、技术、政策等对产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文章总结了国内发展循环农业的实践和相关的模式,提出了循环农业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循环农业的机理研究,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和补偿机制研究以及循环经济闭合循环链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自身农业发展特点,建立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安徽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和分析了安徽省典型循环农业模式:淮南毛集实验区循环农业模式、砀山梨生产循环利用模式、临泉县"林-草-牧-沼-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安徽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立体农业模式、生态链转换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和观光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背景下,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探索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证了河南省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选择的必要性,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剖析,结合鹤壁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提出了明确政府和市场责任边界、开发推广有效技术和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循环农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对国内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分类,并简述了不同模式的物质循环特点。国内基于产业发展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分为生态农业改进型、农产品质量提升型、废弃物资源利用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型4类;基于产业空间布局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划分,其中宏观层面又可分为生态村镇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型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后提出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39个区县为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表征循环农业特征的三级指标体系。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区域,对比研究各区县循环农业的发展度、协调度和障碍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循环农业的发展度和协调度基本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低投入和资源循环利用低水平的特征;而障碍度表明对循环农业发展制约程度最高的二级指标为资源循环利用,最弱的为农业生产投入。因此,重庆市发展循环农业时,应增加水患意识,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提高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重庆市循环农业按经济地理分类,一小时经济圈属于良好型,东北翼、东南翼分别属于中等型和一般型。按照发展度、协调度和障碍度等指标,将39个区县的循环农业特征分为良好、中等、一般和欠缺等4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镇江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镇江市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实践中形成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立体种养结合、节约型绿色农产品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观光农业及种养加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等6种发展模式,分析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和建议,为各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吉林省正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吉林省发展循环农业现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吉林省正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吉林省发展循环农业现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吉林省正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吉林省发展循环农业现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荆门市发展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分析了发展循环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阐述了中部地区循环农业的建设重点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析广西恭城生态循环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农业环境、减少农用化学投入品使用、提高农用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提高生态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分析了恭城目前生态循环农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从种植业方面提出了发展恭城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循环农业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中国农业领域的热点, 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循环农业评价体系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的概况, 重点分析了中国循环农业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现有循环农业评价研究主要有两类: 一是宏观层面针对国家和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该区域循环农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或循环农业的有效性, 此类研究占绝大部分; 另一类是针对工业园区和企业或具体产业模式、农场, 采用系统动力学、能值、生命周期评价等系统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模式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其对环境影响, 目前这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综合分析认为, 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在进一步明确循环农业的内涵和原理的基础上, 选择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不同的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其服务的对象及目标不同, 其构成也有所不同。针对评价对象, 在国家、区域层面和园区/企业层面的评价重点应该有所区别, 同时对于微观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层面, 其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应该区别于宏观层面的评价。有针对性地构建适于不同层面的循环农业评价体系, 才能为制定科学合理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总结了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具体实践。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低一高",即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低、物质能量利用高。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及机理、层次构成、重点方向与技术路径、保障研究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山东省肥城市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指的是将生态规律作为发展基础,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发展核心,将资源化、再利用作为发展原则,将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作为发展特征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作为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主要模式,循环农业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我国保护农业环境的根本出路,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落实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循环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运用于农业的体现,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循环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恶化,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推广力度不大,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等因素的制约。循环农业的发展须以立法加以推动。然而,我国循环农业的相关法律存在缺失和滞后等问题,应尽快修改和完善农业及农业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循环经济立法中贯穿农业循环经济思想,制定《循环农业促进法,》逐步建立健全循环农业法律体系。同时,还要出台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循环农业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典型区——北京房山区为研究案例,从循环农业理论出发,以房山区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房山区若干循环农业案例为载体,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延伸产业链条、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机理。总结出了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转化利用循环农业模式,集优质豆类生产、加工及高端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园区模式,畜禽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生产的畜禽养加洁循环农业模式,集果品种植、加工、果文化旅游及果品废弃物资源利用为一体的种加游环循环农业模式,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清洁社区建设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循环农业模式等,并提出了房山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农业补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对有效实施农业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实现农业生态补偿、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