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球孢白僵菌对黄斑星天牛幼虫侵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斑星天牛幼虫僵尸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经生物学特性的测定,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4~27℃;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100%。温度偏高和湿度较低的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利用该菌的分生孢子的悬浮液浸染黄斑星天牛幼虫,其侵染过程为分生孢子萌发入侵,形成筒形孢子,简形孢子萌发菌丝,菌丝向体表生长和形成分生孢子5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幼虫两种同功酶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血清蛋白同功酶和过氧化物同功酶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两种天半的这两种同功酶种间差异表现在A区1~2条酶带宽窄、深浅的差异,而总体的差异不大,说明这两种天牛是近缘种类。 相似文献
3.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观察到光肩星天牛Anopol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与黄斑显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Canglbauer成虫可以完成正反两种交配,交配后可以正常产卵(有单雌产卵和配对产卵两种),交配可以正常孵化。 相似文献
4.
5.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清楚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3)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1889)的分类问题,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成虫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天牛(包括其过渡型)不同个体的酶谱柱中清晰显示的酶带均处于同一位置,且在颜色、宽窄和相对迁移率上均基本相同,即在酯酶酶带上差异甚微,因而这两种天牛应归属为同一种:光肩星天牛,而黄斑星天牛为其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6.
宁夏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杂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星天牛♀♂交配的后代为淡黄斑和黄斑 .利用这些后代成虫进行再交配试验 ,已得到后代幼虫 1 31头 .根据这些结果及有关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学和形态特征观察 ,我们认为它们很可能是一种的不同型 相似文献
8.
选择诱杀树种防治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无纺布法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无纺布培养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和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对无纺布上布氏白僵菌分生孢子的自然扩散能力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在风向西北0.9m/s风速条件下,分生孢子的扩散距离达40m以上,扩散方向与风向有密切关系。无纺布上布氏白僵菌分生孢子在野外自然林地内的发芽率19d内达到70%以上。利用无纺布培养布氏白僵菌后,在网箱内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成虫的感染死亡率为61.1%,在旱柳Salixmitsudana林地内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可以达到38%的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宁夏天牛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壤和野外感病死亡昆虫体上分离培养了13 种( 菌株) 天牛病原真菌,利用其中12 个菌种( 菌株) 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初步筛选出了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等5 个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具有较强致病力的菌种( 菌株) ,其中球孢白僵菌最高致病死亡率达100 % ,金龟子绿僵菌致病死亡率为70 % .利用球孢白僵菌和引进的日本布氏白僵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成虫进行致病力测定,日本布氏白僵菌致病死亡率达78 .3 % .利用无纺布培养布氏白僵菌,网箱内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的试验显示,带菌无纺布枝挂法对成虫的感染率为12 .5 % .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湿度、无纺布上菌种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是影响感染试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平板和塑料网格平板为载体,研究优质液体种子的高效培养、半固体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25℃下培养36 h可获得高活性的优质液体种子,接种量10%、半固体培养基在平板上粘附的厚度0.25 cm左右、培养环境湿度90%~95%、产孢最佳终止时间9 d最为经济合理.利用塑料网格平板生产的孢子粉含量可达1.2×1011~2.0×1011g-1(含水率为9.05%~11.36%),萌发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建立一套适宜于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退化研究的RAPD-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通过采用L16( 45)正交试验及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单因素优化对反应体系中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20μL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中各因素优化组合为,10×Buffer 2 μL,MgCl2(25 mmol/L)2.4 μL,4种dNTP(各2.5mmol/L)0.8 μL,随机引物(10 μmol/L)1.4 μL,TaqDNA聚合酶(5 U/μL)0.4 μL,模板DNA( 10 mg/L)1 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38℃退火40 s,72℃延伸1 min,循环次数40次,72℃延伸5 min. 相似文献
15.
球孢白僵菌对不同龄期棉蚜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球孢白僵菌菌株XW0107001对不同龄期棉蚜的毒力。结果表明:同一球孢白僵菌菌株对不同龄期棉蚜的毒力明显不同,随着龄期增加,球孢白僵菌对其毒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了解决白僵菌固体培养时易遭受霉菌污染问题,以玉米螟白僵菌ABUV–3和松毛虫白僵菌DBUV–7为供试菌株,对40%克菌灵等5种防霉剂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5种防霉剂对毛霉菌、木霉菌、根霉菌、绿霉菌和黄曲霉菌的孢子和菌体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70%菌绝杀可溶性和绿霉霸粉剂的抑制效果最好;虽然5种防霉剂直接作用时会对白僵菌的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但在固体培养生产孢子时添加一定量的防霉剂,对孢子产量及其萌发并没有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白僵菌生产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70%菌决杀和绿霉霸粉剂500倍液(折合剂量为2 mg/m L),用以抑制霉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联合防治松褐天牛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宣城地区利用引诱剂(M99-1)诱捕松褐天牛成虫, 结果表明,7月12-8月1是松褐天牛的危害高峰期.使用不同诱集方法与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联合应用,通过多指标分析显示,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以诱芯与白僵菌无纺布菌条联合使用的效果最佳:感染率52.1%,刻槽抑制率39.13%,寿命抑制率40.1%,侵入孔数下降7.75%,幼虫数下降12.43%.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技术,对白僵菌的培养进行了液体接种、固体配方筛选和固体培养发酵抗污染试验。结果表明,加有土样成分配方比传统配方可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方法,而且具有一定的抗污染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