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用大豆籽粒形成规律及产量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菜用大豆产量主要指标籽粒、荚皮重量和荚重在生殖生长期4个不同阶段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三性状积累最高期分别表现为:籽粒重在中后期;荚皮重在中前期;荚重在中期。菜用大豆生殖阶段前期侧重荚皮的生长,中期籽粒快速增长,后期籽粒重和荚皮重均迅速脱水下降。考虑到商品的外观品质,合适的采收期应在中期之前。在荚重量最高期的中期,籽粒与荚皮比为1:0.88,此项指标可作为最佳收获期临界指标。根据12个品种最佳采收期鲜百荚重与百粒干重两者的回归系数,在已知大豆产量和百粒重的情况下,提出估测菜用大豆鲜荚产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4个菜用大豆品种花荚及籽粒形成的比较,认为不同熟期类型品种间发育规律存在差异。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花、荚形成发育快,时间短,脱落也快。籽粒形成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籽粒重在中后期,荚皮重在中前期,荚重在中期。中期的生殖生长是籽粒形成的基础,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此在江苏徐淮地区的生态条件下,鼓粒前的花荚期长短是选择菜用大豆品种生育指标的重要因素。菜用大豆鼓粒前的花荚期以20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菜用大豆籽粒形成规律及产量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菜用大豆产量主要指标籽粒,荚皮重量和荚重在生殖生长期4个不同阶段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三性状积累最高期分别表现为:籽粒重在中后期;荚皮重在中前期;荚重在中期。菜用大豆生殖阶段前期侧重荚皮的生长,中期籽粒快速增长,后期籽粒重和荚皮重均迅速脱水下降。考虑到商品的外观品质,合适的采收期应在中期之前。在荚重量最高期的中期,籽粒与荚皮比为1:0.88,此项指标可作为最佳收获期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4.
播期、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华春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华春18在3月15日播种,密度每公顷33万株,氮肥用量每公顷120kg时的产量最高。菜用大豆的产量与二粒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百荚重、每荚实粒数等外观品质则主要取决于多粒荚所占的比例,种植密度低的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较好。播期对菜用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有影响,适施氮肥能增加籽粒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菜用大豆属豆科,大豆属,栽培大豆种,通常是指R6期 ̄R7期籽粒饱满,荚色翠绿时采青食用大豆的总称。简述了菜用大豆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品种选择标准;对近年来菜用大豆的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和种子处理与贮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毛豆属豆科大豆属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r),中国北方多称毛豆,南方多称菜用大豆或青毛豆,日本称之为“枝豆”,生理上是指在R6至R7(即鼓粒盛期至初熟期)之间,荚鼓、粒饱满,荚色呈鲜绿时采收食用或加工的大豆总称。广义地说也包括菜用或消闲用的成熟有色豆籽粒。毛豆的开发利用是全球的一个新兴产业。大豆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全球特别是我国淀粉营养供应有余、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大豆生产迫在眉睫。但长期以来人们直接摄取大豆蛋白质营养不多,仅是通过豆制品、豆奶等方式,约占大豆总产的30%,而70%的大豆籽粒均用于榨油,…  相似文献   

7.
1.前言1.1菜用大豆的生产现状菜用大豆也叫毛豆,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菜用大豆必须具备以下性状特征:株高中等、杆强不倒伏,保证豆荚不受损伤,结荚均匀、熟期一致,绒毛白色或灰色,且披着稀疏、大粒大荚,鲜籽粒柔糯香甜。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且含有一定的淀粉和糖,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国际市场对菜用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几年,我国的菜用大豆生产发展很快。但要想使菜用大豆打入国际市场,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这样就要求我们发展大荚大粒、高品质,适合出口的菜用大豆。  相似文献   

8.
以3个菜用大豆和3个普通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北京地区夏播大豆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豆花后20d籽粒鲜重增加迅速,至花后55d达到最大值;籽粒干重从花后27d上升迅速,55d之后增加趋于缓慢,干物质积累符合"慢—快—慢"的S曲线;花后34d内以豆荚干物质积累为主,花后34d至成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的时期;菜用大豆鲜荚采摘的最佳时期是花后55d左右;菜用大豆的豆荚和籽粒相比普通大豆后期脱水较慢,有利于延长采摘期。  相似文献   

9.
从低纬度地区的江苏、浙江引种鲜食菜用大豆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鲜食菜用大豆品种株高、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是决定株型的主要因素;一粒荚、二粒荚、多粒荚、单株荚数、百粒鲜重是构成鲜荚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大豆整个生育期缩短,鲜荚及成熟后的籽粒产量(干重)减少.其中:苏新6...  相似文献   

10.
菜用大豆品种与收获期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内引进的菜用大豆品种和本省的湘春豆18号等为材料,对菜用大豆品种和收获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南春播的气候条件下,菜用大豆成品荚率达50%时至以后的14d左右为适宜采摘期;淮早1号品质较好,籽粒较大,产值最高,适合期南春季作优质菜用大豆栽培;中豆30和湘春豆18号可作为一般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境下菜用大豆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对春播和秋播的30个菜用大豆的产量与品质等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季下影响农艺产量性状的4个累积贡献率>90%的主因子中,构成第1主因子的主要是荚粒产量,第3主因子的主要是结荚高度和茎粗,第4主因子的主要是株高和茎节数;而生育期和一次分枝数在不同播季中的表达不同,春播菜用大豆第2主因子主要是生育期,秋播菜用大豆第2主因子主要是一次分枝数.不同播季下影响荚粒品质性状的4个累积贡献率>90%的主因子中,均由籽粒蛋白含量与荚粒大小因子、籽粒糖含量与荚茸毛色因子、籽粒淀粉含量与种脐颜色因子、籽粒异黄酮含量与粒宽因子构成第1、2、3、4主因子,不同播季下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发展北方菜用大豆消费市场,增加农民收益,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引进了一批菜用大豆品种,于2007-2008年在邯郸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生态试种,在其能够正常成熟的基础上,筛选出鲜荚产量、感官品质俱佳且优于对照普通品种邯豆4号的有南农94-14、六丰、T5052、南农94-16四个品种以及采摘期较早的品种七星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鲜荚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鲜荚和鲜籽粒产量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感官品质的负因子性状即苦涩味、硬度和豆腥味的变异系数最大,提示在今后继续从外地引种以及进一步改良和选育菜用大豆品种时对上述性状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菜用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1]。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鲜食大豆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已具规模,其已成为当前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2]。鲜食菜用大豆又称毛豆,是在豆荚鼓粒饱满及荚色、籽粒呈翠绿色时采青剥仁食用[3]。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3种灌水处理研究了菜用大豆品种毛豆292的鼓粒和需水特点.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始花期和鼓粒初期各灌水1次,能明显加快籽粒鼓粒速度,延长鼓粒持续期,促进籽粒饱满,增加标准荚数,提高鲜荚产量和标准荚产量.  相似文献   

15.
江苏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江苏的11个菜用大豆品种在北京生态条件下的农艺特性进行评论及筛选。结果表明:南方品种在北京地区表现生育期延长,籽粒不饱满,干籽产量降低;但可利用其鲜荚、鲜籽粒较大的特点,10月初收获鲜荚,可考虑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浙鲜8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A1759为母本,亚990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秋大豆品种,具有生育期较早、丰产性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42.9个,标准荚长5.5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79.0 g,百粒鲜质量77.8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3.5%,可溶性总糖含量2.9%;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 株系、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74.3 d,一般产量9.750 t·hm-2,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菜用秋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7.
菜用大豆(Soybean)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适宜大规模栽培的大豆优良株系。[方法]对引进的5个菜用大豆株系在种植生态条件下的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等进行评价及筛选。[结果]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分析,4号株系表现的生育期短,干耔产量较低,结荚个数较少;可利用的鲜粒,鲜荚较大,籽粒饱满,秕荚率低;矮株抗倒伏,6月份收获鲜荚。[结论]大豆可考虑引进栽培。  相似文献   

18.
林水新 《福建农业》2007,(11):19-19
"台湾75"菜用大豆,又称"绿光75"毛豆,原产台湾。于2000年间由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项目引入福建漳州、泉州栽培示范利用,龙岩地区同时引入生产示范。菜用大豆相对于传统的粮油大豆而言,同属豆科大豆属。前者收获的是嫩荚,以其鲜嫩籽粒供食用;后者收获的则是老熟种子,用于加工副食品,或作食品工业原料,或榨油供食用等。而在特征特性方面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谢甫绨  谈伟  姜旭 《新农业》2010,(10):15-15
<正>辽菜用大豆(毛豆)是指在豆荚鼓粒饱满、荚色和籽粒颜色翠绿时食用的大豆,属专用型大豆品种。因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各国育  相似文献   

20.
鲜食大豆俗称“毛豆”,是指在大豆鼓粒后期籽粒饱满而荚壳和籽粒均呈翠绿色时采摘食用的大豆鲜荚。鲜食大豆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安全无公害,是深受我国城乡人民喜爱的特色蔬菜。在日本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种植鲜食大豆要掌握以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