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982年7月,从中卫县一峰骟驼胆囊和胆管采到26条吸虫。染色制片后鉴定,均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见其中一个标本具两个鹿角状分枝的卵巢(图)。此甚罕见,兹报道如下: 标本扁平叶状,体表有小棘。体长43毫米,最大体宽15毫米。肩部和头锥明显,锥长5.599毫米。口吸盘位于头锥前端,纵径0.7999毫米,横径1.999毫米。口孔位于口吸盘之中,下通咽和食道,咽长1.133毫米,宽0.7332毫米。食道长0.4666毫米。肠管自食道末端始,分出左右二肠干,肠干在腹吸盘附近沿体侧后行,并逐渐向体中线靠近,直达体后端。每条肠干都有许多分枝,内侧分枝短少,外侧分枝多而密。腹吸盘位于肩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重庆地区部分养殖场流行的致棘腹蛙食欲废绝而死亡的病因,研究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形态观察、致病性试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 DNA测序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患病棘腹蛙舌部、食道、胃和肠道都分离得到形态弯曲的革兰阴性短杆菌;该候选菌株CQWU201405为腐败希瓦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导致棘腹蛙发病的病原;在供试的18种药物中,该菌仅对磷霉素表现出明显的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腺胃是鸡的重要的消化器官鸡的消化系统由喙、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肠管、泄殖腔及消化腺(肝和胰)等器官共同组成。喙由上、下颌角质化而成;口腔无齿,颊部退化,无咀嚼功能;唾液腺不发达,唾液中含少量淀粉酶;舌肌不发达,舌较硬且舌黏膜上无味觉乳头;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腺胃相连,在进入胸腔前形成膨大嗉囊并储存食物,其内侧腺体分泌的黏液可软化饲料并在微生物和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  相似文献   

4.
东方蝾螈的形态观察和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8尾东方蝾螈的外形和内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蝾螈的口裂很宽,口咽腔底壁的前方有不发达的舌。食管短,黏膜上有纵行皱襞;胃呈纺锤形的长囊,肌层发达,贲门口较大;直肠粗大;肝较为发达,有胆囊;胰独立,不与肝混合,但胰管与胆管合并。肺为2个锥形的薄壁长囊,构造简单,囊壁形成蜂窝状。输尿管不直接通膀胱,尿液先到泄殖腔,然后再到膀胱。雄性大鲵无专门的输精管,而是借助于输尿管输精。雌性大鲵有卵巢1对,呈带形的囊状卵巢。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黄颡鱼的消化道结构,探讨其消化吸收机理,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技术对黄颡鱼的消化道形态与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分为明显的口咽腔、食道、胃和肠。口咽腔是鱼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通道,食道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胃呈U形,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胃体部上皮无杯状细胞;肠长为体长的0.58~0.62倍,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段,组织结构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绒毛的高低疏密以及上皮细胞高度等。  相似文献   

6.
周乃明  吴载德 《蚕业科学》1989,15(4):230-232
<正> 食道下腺普遍存在于鳞翅目、精翅目和直翅目等许多昆虫中,很早就有学者做过研究,家蚕食道下腺起源于中胚层,关于食道下腺的生理功能,池用、蒲生、石谷户和三浦等曾进行过研究,赤井还通过电镜观察,发现食道下腺在幼虫期形成和分泌一种颗粒。但至今对食道下腺的生理功能仍不甚清楚,故有必要对它作进一步的探索,本试验通过组织学和超微形态的观察,系统地研究了食道下腺的形态结构,并且结合化性和蜕皮,探索食道下腺与滞育和蜕皮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981年5月,我们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进行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时,在三只绵羊真胃内发现了四条畸形发育的马歇尔属(Marshallagia)线虫雄虫。现将其形态记述于后。虫体长度为9.6~11.7毫米,最大宽度0.18~0.21毫米,头端角质屈稍膨大,口囊很小。颈乳突明显,位于食道中部的体表两侧。交合伞分叶不明显,边缘到中间有弧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果子狸消化管的组织结构研究,报道了果子狸的胃、食道和大肠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对青海省久治县境内灰尾兔的肺脏采得的原圆科线虫进行了研究,与原圆亚科的原圆属和刺尾属的特征均有显著不同,拟定名为不等刺新属(Imparispiculus,gen.nov.),该属模式种为久治不等刺线虫新种(Imparispiculus jiuzhiensis sp.nov.)。二、本新属的特征为虫体细长,角皮无横纹,头端有6个乳突,口周围有3个唇,食道长柱形,后端稍膨大,神经环在食道中部稍前方,颈乳突小,位于食道末端附近,排泄孔在食道膨大部。雄虫交合伞分为2叶,在中后侧肋和两腹肋之间有缺刻,背肋圆形,有一有柄乳突和5个无柄乳突,交合刺不等长,左枝平均长0.483mm,短于0.5mm,右枝长0.943mm,超过0.9mm,两交合刺形状略有不同,右枝比左枝栉状横纹宽,末端透明膜也长,引带由头、体、脚组成,引带脚边缘光滑,副引带由基板、两侧板和两腹板组成,形成弓形。雌虫尾端圆锥形,阴门在肛门前不远处,阴道短,前阴道发达,卵生。  相似文献   

10.
取用4~6周龄北京鸭7例(雌雄不拘)分别做石蜡、冰冻切片,用甲酚固紫、甲苯胺蓝、美蓝和中性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明视野观察。用测微尺测量细胞的长径和短径。结果如下:北京鸭脊髓的主要核团有:背角边缘核、胶状质核、背角固有核、背侧巨细胞核、Terni氏核、外侧运动核和内侧运动核。根据脊髓灰质的细胞形态特点,也可将北京鸭脊髓灰质划分为X个板层:背角头部由Ⅰ—Ⅳ层组成;背角颈部为V层,此层可突入到背角基部;Ⅵ层位于背角基部腹侧部和中间带背侧部分,此层只在脊髓膨大部明显;Ⅶ层占据中间带广阔的区域;Ⅷ层位于腹角的内侧部,也只在膨大部明显。Ⅸ层由腹角运动核构成。脊髓灰质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态有圆形、三角形、梭形、多角形等。小型神经元的胞体为10~15×15~20μm;中型神经元胞体为15~20×20~35μm;大型神经元胞体在35μm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1肠道健康1.1肠道的形态消化道由喙、口腔、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肠管、泄殖腔及消化腺(肝和胰)等器官共同组成。口腔内无牙齿也不分泌唾液。嗉囊只是食物暂时储存及软化的场所。腺胃分泌的胃液也很有限。肌胃有一定的哺乳动物牙齿的功能也只是磨碎食物。口腔和胃等几乎没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畜牧工作者要养好鸡,特别是作为一线人员的饲养者要养好鸡,就必须要深入了解鸡的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和生理解剖特性。一消化系统1口腔及食道嘴为角质的喙,口腔内无牙齿,唾液腺不发达,食物稍经浸润即进入食道,舌较硬,舌黏膜味觉乳头不发达,所以苦味及其他刺激性健胃药对鸡作用不大,而这个特点也给我们投服药物创造了条件。食道是一条长管,在刚要进入胸部入口处之前膨大形成嚷囊。嗉囊的主要功能是容留食物,以便食物在进入腺胃之前先行湿润和浸软。2腺胃与肌胃鸡的胃分腺胃和肌胃,腺胃黏膜下布满腺体,且分泌的蛋白分解酶和盐酸可对…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的一种寄生虫病. 1 形态结构 肝片吸虫虫体大,虫体长为15~35mm,宽5~15mm之间.体表有细棘,前端突出略似圆锥,叫头锥.口吸盘在虫体的前段.在头锥之后腹面是腹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的前面.口吸盘的底部为口,口经咽通向食道和肠,在二肠干的外侧分出很多的侧枝,精巢两个,前后排列呈树枝状分支,卵巢一个呈鹿角状分支,在前精巢的右下方;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虫卵椭圆形,淡灰褐色,卵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  相似文献   

14.
茄天蛾     
我站附设试验养蜂场在1957年8月中旬,接连好几天在黄昏的时候,发现一种大型蛾类侵入蜂箱里为害。经过鉴定确定为茄天蛾(Acherontia Styx Westwood,1844),属于鳞翅目、天蛾科。成虫形态:特殊的是胸部背面有一骷髅状图形,腹部背面各节有黑色横带,正中间有一条兰灰色纵带与黑色横带交叉,把腹部分划出5对黄  相似文献   

15.
1 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从病鳖的腹甲皮层、肺、胃和咽喉粘膜中检出直径35~39nm,外无囊膜包的球形病毒,可能是嵌杯样病毒属(池信才等,1998)。症状:病鳖脖颈肿大,食道及呼吸道出血,口咽部充血或糜烂。胃、肠、食道空无食物,胃肠壁透明、水肿、有的胃肠有血块凝结。大部分病鳖的肝、肾、脾和心脏等器官无明显异常。腹甲有的出现出血斑,有的苍白无血色。不愿入水,常爬在岸边和晒台上引颈呼吸(池信才等,1998),与日本学者报道的具病毒性的“鳃腺炎”病(后称螺旋病)及“出血病”的症状很相似(川崎义一,1998)。流行:全年均可发生,高峰期6~10月,稚…  相似文献   

16.
所谓猪的胃溃疡病,主要系指胃食道部发生的限局性溃疡、糜烂和不全角化等病变而言。更确切地说,可称之为胃食道部溃疡或胃食道部病变。本病是1939年美国 JENSEN 氏开始报导的。在50年代很少有对本病研究的报导,但1960年以后国外陆续发表了许多有关本病的调查研究报告。这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将它作为一种新的猪病  相似文献   

17.
金丝猴(Rhinopthecus roxellanaeMilne—Edwards)为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早在三百多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就已存在,曾在四川万县盐井沟、贵州桐梓、及广西各山洞堆积中找到这一属的化石。金丝猴的出现较北京猿人早(六十多万年前)但比猕猴(Macaca)属晚(六百多万年前)。金丝猴由于珍贵稀有需要进行保护,并需研究其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组织、胚胎以及生态习性等。另方面它又是与人类亲缘较近的动物。了解分析其社群结构和信息传递,对于了解灵长目和人类进化均能提供很有价值的材料。金丝猴的裘皮华丽柔美,有  相似文献   

18.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研究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蛤蚧消化系统(食道、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嗜银细胞的密度、形态及分布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广泛存在于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之间,上皮细胞基部及腺部上皮细胞之间;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以不规则形、椎体形为主,非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同一部位嗜银细胞在冬眠期的分布密度高于非冬眠期分布的密度,二者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鳝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肠卷石蜡法 ,对幼鳝和成鳝的消化道全长作纵切片 ,HE染色显示消化器官组织结构 ,嗜银法显示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结果显示 ,黄鳝消化道为一直形管道 ,主要由食管、胃、前肠和后肠组成。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与哺乳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基本上由 4层组成。但食管上皮为含有大量杯状细胞的复层上皮 ,除胃体部外 ,其余器官内均缺腺体。本研究还显示了各器官连接部的结构变化。上述器官内均有散在分布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表明黄鳝消化道还是一个主要的内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表明,猞猁的胃为单室有腺胃,呈略扁而弯曲的囊状,大部分位于左侧腹前部和腹中部,小部在腹腔右侧。分布于胃的动脉来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肠管分小肠和大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肠管各段有明显的分界特生回肠短,盲肠不发达。分布于小肠的动脉来自胃右动脉、胰十二指肠前动脉、胰十二指肠后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分布于大肠的动脉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