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界于自走式和牵引式之间的一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型,适合于种植地块小、行距差别大、套种玉米的收获,具有不占动力、可实现自走收获、不需人工开道,兼有秸秆还田和价格性能比适中等多种优点,是当前我国农村最为适用的一种玉米收获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2000万公顷以上,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还不到2%,已成为农机化发展中最落后的一个领域.为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这里以国内较优秀的4YW-Q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例,介绍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应用技术,以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迁安市沙河驿镇玉米种植面积约1.7万亩,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还不到2%,现在该市主要加大了对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但由于不少机手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带来作业质量差,农机经营户效益低下的后果。为使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其性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这里以我市国补农机4YW-Q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例介绍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应用技术,以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界于自走式和牵引式之间的一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型,适合于种植地块小、行距差别大、套种玉米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药收获中存在劳动强度大、破损率高、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山药收获农艺特点和土壤失效破坏准则,设计一种悬挂式山药收获机.整机安装于拖拉机后悬挂机构,主要由悬挂装置、开沟破土装置、排土回填装置和振动碎土装置等组成,可同时实现山药收获过程中破土开沟、提升排土、土壤回填及山药块茎与土壤分离等功能.在分析整机工作原理基础上,设计并确定关键部件结构参数,通过土壤最大效率破碎及格栅式挖掘振动铲的运动分析,确定机具行进速度、曲柄轴转速、振动铲倾角等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量值,并开展系列田间收获试验.求得最大收获完好率最优参数组合为:曲柄轴转速306.18 r·min-1、机具行进速度137.85 m·h-1及振动铲倾角-6.18°.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提出的在一九八○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伟大指示,填补我省间作制收割机的空白,我们参加了由松花江地区农机研究所主持的科研会战。由1976年初到1977年底进行了为手扶拖拉机“龙江518—12”配套的间作制(六比六间作)收割机的研究。参加这项研究的还有佟俊哲同志和农机设计专业的八名同学。  相似文献   

5.
玉米收获机切碎部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正交多项式逼近求出了影响玉米收获机切碎部件—直抛式曲面直刃圆筒式切碎刀各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切刀转速与茎秆切段长度、茎秆抛送距离以及功率消耗的各函数关系,介绍了这些函数关系在切碎刀的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谷物收获机割台工作部件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拨禾轮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及其函数设计软件把拨禾轮运动轨迹形成动态仿真,使拨禾轮运动轨迹明了易懂可视性强,以用于教学演示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该文重点介绍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自动化故障监测系统的相关原理和要求,包括在机器运转的过程中对割台、剥皮机等主要部件的转速进行监测,针对可自行修复的因堵塞造成的运转异常进行声光报警等问题,并指出了玉米联合收获机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目前生产品牌繁多,本文主要介绍4YX-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工作部件的安装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小型摘穗收获机部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摘穗收获原理和主要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并对样机的预分离筛性能、摘穗滚简转速对收获机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外单因子性能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飞溅损失率、清选损失率、夹带损失率、总损失率等试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到小型摘穗收获机的最佳参数组合:摘穗滚简转速为570r/min,梳齿安装角后倾150,摘穗齿键孔直径为12mm,压禾器距地面高度为470mm.  相似文献   

10.
清选机构是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联收获机的清选机构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风筛组合式和易风选式。风筛组合式清选机构由风选和振动筛选成,清选效果好,但结构复杂,一般在大、中型联合收机上采用。风选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清选效果佳,含杂率高达10%左右,一般在简易型联合收获机采用。小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小型合收获机没有清选装置,  相似文献   

11.
LEMKEN GmbH&Co.KG德国雷肯农机公司"世界土壤耕作、播种和植保机械专家"德国雷肯农机公司(LEMKEN GmbH&Co.KG)是全球知名的农机具制造商。自1780年雷肯公司在德国下莱茵区创建以来,雷肯(LEMKEN  相似文献   

12.
振动挖掘式马铃薯收获机设计与试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问题,依据振动减阻收获机理,设计了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振动挖掘式马铃薯收获机。对该收获机振动挖掘装置作业机理和振动铲运动学、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确定了振动铲相关结构和工作参数。以机组前进速度、振动铲振频、振动铲振幅为试验因素,伤薯率和明薯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并建立了各试验因素与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优化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为:机组前进速度0.85 m/s、振动铲振频12 Hz、振动铲振幅14.5 mm、伤薯率1.21%、明薯率98.51%。最佳参数组合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伤薯率1.28%、平均明薯率98.48%,作业性能符合马铃薯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链齿式开沟机的特点,分析了切削进距、作业倾角、刀片排列、链齿线速度等因素对比功的影响。建立了链齿式开沟机工作部件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切削进距3cm,作业倾斜角40°,链齿线速度0.356m/s,其比功较小。刀片的排列原则应保证刀片作单侧切削以及力和力矩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15.
一、课题的依据为了满足黑龙江省农村和农场地多人少、栽培稍粗放的水稻收获机械化的需要,我院农机系部分同志和国营香兰农场协作并在国营农场管理总局的积极支持下组成了工人、领导和技术人员的三结合研究小组,探索了割前脱粒(又称站杆脱粒或田间直接脱粒)水稻联合收割机(兼收小麦)。这种站杆脱粒与我国南方或日本的夹持半喂入式脱  相似文献   

16.
由于焊接部位的不均匀加热及冷却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和变形影响着马铃薯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本文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悬挂架进行焊接仿真,分析了悬挂架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应力变化和分布情况,为探索焊条电弧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焊缝采样点在X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113 MPa,最大压应力89 MPa;在Y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184 MPa,最大压应力429 MPa;Z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64 MPa,最大压应力323 MPa。焊缝处的应力集中于引弧和收弧处。焊接初始阶段焊缝各采样点处的t8/5时间在12.2s到12.8 s之间,仿真结果和计算值基本吻合,但焊缝后部分各采样点处的t8/5时间大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17.
该机由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联系电话:021-62200611)、上海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和上海向明总公司联合研制生产,已通过农业部专家验收,并获两项国家专利。该机采用橡胶履带式行走装置,对输送机构、脱粒清扬机构、茎秆粉碎还田机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对“驳接式油菜割台”进行了技术创新。具有工效高、清洁度好、油菜损失少、含杂率低等优点,并可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收获,可一机多用。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4900毫米×2400毫米×350毫米发动机功率:32.4千瓦整机质量:2200公斤割幅:1.8~2.0米喂入量:1.3~1.5公斤/秒生产效率:0.27~0.40公顷/时损…  相似文献   

18.
鉴于联合收获机沉降箱的压力损失较大,对气吸式联合收获机沉降箱在不同运行工况和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压力损失进行了对比实验,同时考察了籽粒的沉降效果。结果表明:当入口气体速度由11m·s-1提高到17m·s-1时,沉降箱的压力损失随沉降箱入口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籽粒的沉降效率先明显增加,而后减小;箱体长度和隔板长度是影响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气吸式沉降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所研制的4UL1型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部件,采用CATIA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挖掘部件有限元模型根据其安装位置和材料建立,土壤给铲面的作用力为载荷,通过求解挖掘部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进行强度校核,为挖掘部件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甜菜收获机部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其目的旨在为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依据。在叶顶切削部份,对轮式、驱动刀式和滑掌式三种仿形切削机构的仿形部件形状和参数分别进行了探讨,并且以轮式为代表推导出机构的转动惯量和弹簧压力、甜菜的株距和根头的高度差与牵引速度之间关系。在块根挖掘部份,对常用挖掘部件之一——起挖轮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且对栅状园盘上块根的运动作出分析,以确定部件最佳形状和参数,最后作图计算从一种新型的升运机构上块根飞入集箱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