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是近几年我国新发现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发生面广,为害重,防治难,对蔬菜及花卉生产威胁极大。因此,了解其发生规律,加强防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害特点 美洲斑潜蝇寄主范围广,全国现已查明该虫寄主22科、110多种植物。我市于1995年首次查明该虫为害,已知寄主植物有5科10多种,受害较重的作物有豇豆、四季豆、黄瓜、丝瓜等。受害重的蔬菜一般减产20%-35%,重的减产50%以上。美洲斑潜蝇传播速度相当惊人。例如远离蔬菜基地的灰河乡,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1996年春,部分水田改种豇豆、黄瓜、丝瓜后,均发现该蝇为害。 二、田间识别 美洲斑潜蝇虫体小,为害状及寄主范围与其他潜叶蝇相近,因此,田间识别比较困难。笔者在调查时将豌豆潜叶蝇与之进行比较识别,效果较好。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2.
王秀梅  杨代松 《蔬菜》1999,(8):31-31
美洲斑潜蝇属检疫性害虫,自1995年在我区零星发生以来,近几年发生蔓延很快。据去年9月下旬在秋茬四季豆上调查,其平均叶害率为48%,百叱总虫数达87头,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治美洲斑潜蝇的药剂,特引进新型农药灭虫神等,进行此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是为害蔬菜、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检疫性害虫。我市于1995年发现该虫为害,此后相续查明了其在蔬菜上的为害期(6—11月)和盛发期(8-10月)。为了进一步摸清其发生规律,作者于1997年对该虫春季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研究方法 (一)田间调查 对我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大棚、露地栽培的各种蔬菜及田边杂草进行实地踏查,并选择生态条件基本一致的非蔬菜生产乡镇作对比调查,对有潜叶蝇为害的叶片进行初步鉴定,被害叶片隧道中粪便为黑色条纹状、无蛹苞蛹者为美洲斑潜蝇。然后确定寄主植物,调查其发生规律。 (二)室内饲养观察;将确定为美洲斑潜蝇的带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是近年蔬菜生产上出现的新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重。为解决当前蔬菜生产急需,我们近二年来摸索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观察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为测报与防治提供依据,通过1995-1996年的立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美洲斑潜蝇寄生范围与发生程度的调查 我们从1995年8-12月、1996年4-11月中旬在上海菜区调查,已发现受美洲斑潜蝇危害的蔬菜有20多种,按株寄生率小于5%为轻发生、株寄生率5%-30%为中等发生、株寄生率30%以上为重发生的发生程度区分,其中重发生的蔬菜种类有刀豆、豇豆、扁豆、黄瓜、冬瓜、丝瓜、樱桃番茄、番茄等8种,中等发生的有生菜、茄子、大白菜、蒲瓜、南瓜等5种,轻发生的有莴苣、萝卜、青菜、卷心菜、美芹、蚕豆、豌豆、毛豆、花菜、胡萝卜、辣椒、茼蒿等10多种蔬菜。 二、美洲斑潜蝇的习性 (一)成虫;成虫大多在上午前羽化,活泼,善于短距离飞翔,对黑光灯无趋光性,但对黄色光谱敏感,有较强的趋性。主要的活动盛期在白天,以早晨到11时最盛,午后活动减弱,晚上在植株的叶背栖息。活动区域随植株的不同高度而变化,以植株的中下部为多。  相似文献   

5.
雷丹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在温州市自1995年发生以来,为害逐年加重。2000年5~6月份,温州市美洲斑潜蝇大发生,豇豆、番茄等受害严重,损失很大。为有效控制美洲斑潜蝇的为害,我们引进了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的新农药雷丹(Re1dan)40%乳油,在新桥蔬菜基地进行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 为害概况 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是陕西省乃至全国为害设施蔬菜较为严重的害虫。该虫来势猛,扩展快,为害严重,但对不同的寄主选择性有差异,其危害性大小依次为豆类>瓜类>茄科>十字花科>叶菜类。对豇豆、菜豆、四季豆、黄瓜、冬瓜、节瓜、丝瓜、番茄、芹菜为害甚烈。田间调查,这些品种株被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咸阳市蔬菜田1995年和1998年发现两种斑潜蝇为害,标本分别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问锦曾研究员、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陈乃中研究员鉴定,确定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两个种,隶属双翅目斑潜蝇科。由于这两个种是在咸阳市蔬菜田发现的新害虫,笔者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黄瓜生产中,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等3种潜叶蝇为害日益严重,且其均为杂食性害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ztivae(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自1996年在霍山县菜区发现美洲斑潜蝇为害以来,已成为菜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豆类、瓜类、茄果类及白菜类等多种蔬菜,给蔬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此,笔者于1997年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旨在从几种不同防治潜叶蝇的农药中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10%大功臣(南京第一农药厂)、18%杀虫双(安徽和县农药厂)、48%乐斯本(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杀灭菊酯(浙江杭州威尔达公司)、20%三唑磷(浙江温州农化厂)共 5个供试品种。 (二)试验处理:设每667m~2用 10%大功臣30g、18%杀虫双200g、48%乐斯本50g、20%杀灭菊酯  相似文献   

10.
在陕西省咸阳市蔬菜田1995年和1998年发现两种斑潜蝇为害,标本分别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问锦曾研究员、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陈乃中研究员鉴定,确定为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两个种,隶属双翅目斑潜蝇科.  相似文献   

11.
蔬菜上4种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害我国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有4种,分别是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anchard)〕、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Kalten-bach)〕和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其中前3种斑潜蝇是1994年后从国外陆续传入我国,并在蔬菜上为害;开始传入时以美洲斑潜蝇为主,2~3a(年)以后南美斑潜蝇种群迅速增殖,逐渐与美洲斑潜蝇成为主要交替为害种,在我国内陆广大地区造成严重为害。番茄斑潜蝇是偶尔发生种,很少造成大面积为害。葱斑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主要寄主是葱、蒜等百合科蔬菜。1分布美洲斑…  相似文献   

12.
于2007年6月10日至9月6日对菜用大豆、四季豆、豇豆、扁豆和豌豆等5种出口豆类蔬菜上发生的害虫种类及危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上述豆类蔬菜上害虫分属6目18科,共30种。其中危害严重的种类是豌豆上的豌豆潜叶蝇(Ch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ra Hubuer),豇豆和四季豆上的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四季豆上的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菜用大豆上的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四季豆和豇豆上的朱砂叶螨(Tetranythus cinnabarinus)等。  相似文献   

13.
海南香蕉皮氏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海南香蕉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渐增加。皮氏叶螨Tetrangchus piercei MeGregor已在海南全岛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据调查,在东方、乐东、昌江、澄迈、琼海和儋州等地的许多蕉园植株受害率高达100%,已成为海南香蕉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此,笔者对皮氏叶螨在香蕉上的发生与为害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平凉市美洲斑潜蝇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美洲斑潜蝇在平凉地区的寄主与危害、发生规律、生活史及习性、传播扩散方式、主要影响因子。提出加强植物检疫及相应的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1 潜叶蝇的种类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sativae)属于双翅目潜蝇科。潜叶蝇种类较多 ,经常发生并为害蔬菜的潜叶蝇还有菠菜潜叶蝇、豌豆潜叶蝇、葱潜叶蝇、番茄斑潜蝇等。2 寄生植物据报道 ,美洲斑潜蝇能在 170多种植物上取食为害。在上海发现有近 4 0种蔬菜遭受其害 ,其中瓜类 (黄瓜、冬瓜、西瓜、甜瓜、丝瓜等 )、豆类 (豇豆、刀豆、扁豆、豌豆、蚕豆等 )、茄果类 (番茄、辣椒、茄子等 )蔬菜受害较重。表 1 几种潜叶蝇的田间识别菠菜潜叶蝇豌豆潜叶蝇葱潜叶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寄主 常见于菠菜、甜菜等蔬菜常见于豌豆…  相似文献   

16.
张明 《上海蔬菜》2009,(6):64-65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叶蝇科,在宿迁地区瓜类、豆类蔬菜上发生危害多年,造成植株叶片枯黄脱落,最后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荷兰豆是宿迁市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由于采用露地种植,荷兰豆开花结荚期正值美洲斑潜蝇发生高峰期,受害较重。为筛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荷兰豆品质,2009年4月宿迁市植保植检站在宿豫区蔡集镇杨集村开展了多种药剂防治荷兰豆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为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蔬菜上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又名蔬菜斑潜蝇、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1993年在海南首次发现,1995~1996年在全国各县(市、区)蔬菜上迅速扩散蔓延,成为蔬菜生产主要害虫之一,已知寄主植物60余种,其中葫芦科的黄瓜、丝瓜、西葫芦、西瓜等;茄科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豆科的四季豆、菜豆、豇豆、扁豆等;十字花科的青菜、白菜等.  相似文献   

18.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种属世界性检疫害虫。我国自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迅速扩散到华南、西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笔者于2000年8月于九台县龙家堡乡农民送来的秋棚黄瓜植株上亦发现了美洲斑潜蝇的为害。后经调查,在九台、农安和公主岭等地亦时有发生,危害作物为瓜类和果菜类蔬菜,说明美洲斑潜蝇在吉林省有扩散的可能,必须采取措施,严防其在吉林省的扩散,否则,将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 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成虫体长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  相似文献   

19.
蔬菜潜叶蝇的为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叶蝇属双翅目潜蝇科,目前所知道的约有150种,但其中只有十几个种寄主范围很广,对温室和大田作物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在我国主要有4种蔬菜潜叶蝇,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和豌豆斑潜蝇,前3种斑潜蝇是1994年以后从国外陆续传入我国并在蔬菜上为害的,豌豆斑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在温州一年发生约14代,夏秋两季为害尤其严重,主要为害瓜类、豆类、白菜类及茄果类等多种蔬菜,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我所于1997年进行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以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48%乐斯本EC(美国陶氏公司);1%对引杀虫素EC(浙江海门化工厂);10%康复多SL(德国拜耳公司); 20%杀灭菊酯EC(浙江杭州威尔达公司); 18%杀虫双AC(福建福鼎县农药厂);20%三唑磷EC(浙江温州农化厂)。共有6 个供试品种。 (二)试验方法:试验于8月24日在温州市瓯海区娄桥镇进行。蔬菜品种为本地八棱丝瓜,定植大田已 45天,植株生长健壮。每亩设48%乐斯本EC24g、1% 7051杀虫素 EC0.167g、 10%康复多SL1g、20%杀灭菊酯EC5g、18%杀虫双AC18g、20%三唑磷EC20g及空白对照7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