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代用料栽培香菇快速且高产,一公斤原料可产一公斤鲜菇,从栽培到收菇只需三个月。如果一个周期栽培一千袋,可收干菇50~80公斤,获纯利500~700元。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一、原料及配方:用来栽培香菇的主要代用料是阔叶树木屑以及刨花、纸屑、棉籽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香菇生产采用段木栽培法,单产低、生产周期长达二年之久,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后来各地采用木屑压块,搞菌砖室内栽培香菇,但由于需要瓶内育种,挖瓶压块,工序复杂,因此难于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菇农,采用塑料袋装木屑或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培养料,通过室内培育菌丝,然后又把它搬到室外冬闲田上进行栽培。这种木屑香菇室外袋栽法,单产高,每50公斤木屑拌适量辅料,可采收鲜香菇40~60公斤,晒成干香菇4~6公斤,比段木法单产提高8~10倍。从接种到出菇仅三个月,比段木法提早出菇40~50天。整个生产周期只要8个月,比段…  相似文献   

3.
香菇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香菇是仅次于双孢蘑菇的世界第二大类食用菌 ,长期以来香菇生长在段木上 ,从播种到采头潮菇一般需要 8~ 12个月 ,平均生物学效率在 15 %左右。 2 0世纪 70年代早期出现了塑料袋 (也称人造菇木 )栽培法 ,采用木屑替代段木在可灭菌的塑料袋中栽培香菇 ,从而缩短了栽培周期并提高了产量。这种栽培模式在可控环境中进行 ,并可实现周年生产。但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 ,却需要较高的能源成本。2 0世纪 70年代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香菇生产国 ,其次是中国和韩国。 1974年全球香菇产量估计在 14 3,0 0 0t,其中日本占总产量的 94 .5 % ,中国占 5 .3% ,韩国…  相似文献   

4.
以"庆科212"香菇为试材,采用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生产方法,研究了菌棒含水量、菇房内外温差和通风频度对香菇菌棒结露作用及香菇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结露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菌棒含水量,其次是菇房内外温差,最后是通风频度,结露控制能够显著缩短出菇周期、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这一结果为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出菇过程中综合调控结露作用因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香菇产量、提升成品菇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夏季段木栽培香菇的技术关键夏季生产香菇可充分利用场地,缩短菇木的生产周期,增加产量,而且技术简单。根据我们的经验,其主要技术如下:1.场地选择。由于夏季高温、干燥、日照强烈,因此,应选择凉爽、阴湿、通风、靠近水源的地方作出菇场地。2.菇木选择。应选用...  相似文献   

6.
杨绍彬  张文会 《食用菌》1996,18(3):24-25
目前,北方的香菇生产绝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露天自然出菇法,受季节制约,温、湿度难以控制,产菇期短,效益差。随着北方蔬菜保护地生产的发展,保护地生产食用菌也被人们所重视。大棚栽培香菇,具有发菌快,温差大,湿度易控制,可提早或延后出菇等优点,能获得良好的效益。近两年来,笔者试验摸索出一整套大棚香菇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日本栽培香菇的农户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细心的管理,杂菌大量发生,出现原木消耗量多而产菇量不高的局面。香菇栽培的标准技术尚未确定,多数栽菇农户依靠老经验生产香菇。因此,研究香菇高产技术,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香菇菌丝在5~32℃下生长,22~26℃最适宜菌丝生长,35℃以上生长明显受抑。香菇可根据其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出菇)、中温型(10~20℃出菇)、低温型(5~15℃出菇)三大类。确定栽培何种香菇品种很重要,但是准备好适宜菌丝生长的菇木,对提高香菇的产质量则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适于规模化生产的香菇培养料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5种不同香菇栽培料配方生产香菇,分析不同配方栽培香菇的成品率、生长周期、出菇品质、鲜菇产量等,筛选出香菇最适规模化生产配方为果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  相似文献   

9.
代料仿生栽培香菇,是我国高速度发展香菇生产,提高品质的一大突破。所谓仿生栽培法,就是以木屑或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为原料,代替过去段木栽培的原料木材。通过装袋接种,室内培育菌丝,两个多月之后脱袋形成人造菇木。然后排放于野外菇场栽培,还原来天然香菇的生态条件。因此不仅每100公斤的代料可收干香菇8-12公斤,比老法栽培提高单产10倍,更主要的是香菇的形色味与天然香菇无明显差异。解决了长期以来室内木屑菌砖和木屑袋栽香菇,存在的柄长、色淡、味差的弱点。因而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锯木屑栽培香菇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节省木材的优点,是今后主要生产途径。但也存在投资大、成本高、工艺繁琐等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我们综合分析了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它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以及老法种菇的经验,于1980年8月份,进行了木屑栽培香菇“三脱离”试验,即脱离玻璃瓶、脱离菇房、脱离栽培架,现已初见成效。在63.76平方尺的菌块上,共收鲜菇93.10斤,平均每平方尺1.46斤。  相似文献   

11.
以香菇为试验材料,结合分析坝上高原气候特点,对适宜该地区生产的香菇品种、生产周期(茬口)、栽培设施、出菇环境调控、出菇模式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坝上高原适宜栽培香菇品种为"L808"和"灵仙1号",于每年4月底前完成养菌转色,每年5—10月栽培出菇;栽培设施选择半地下日光温室或连体菇棚与大中拱棚相搭配;出菇环境综合运用定时风筒鼓风通风、高压微雾控湿装置或微喷方式进行调控;出菇模式采用层架式或侧立式出菇等配套技术,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缩短香菇生长周期,促成每栽培块菇体都均衡发生,并增加成菇数目和出菇次数,这是国内外一项新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文报道选用废纸作培养材料,分析香菇生长周期与菇体生育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株香菇7402由上海市食用菌所提供。培养基配方(%):废纸70,麸皮20,谷壳7,蔗糖1,CaSO_41.5,MgSO_40.25,另添加干酵母0.015及1.5马铃薯;含  相似文献   

13.
低海拔平原地区反季节夏香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海 《食用菌》2006,(Z1):50-51
“低海拔平原地区反季节夏香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改香菇只能秋栽或春栽的历史,成功地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低海拔平原区探索出反季节夏季香菇这一优势产业,从而填补了夏季香菇栽培的空白,文章具体在“提早制棒、选育和选用高产优质菌种、科学配料、抢温接种,保温培养、定向发菌、强制转色、降温出菇、第3潮覆土出菇、适时养菌,追施菇丰、科学防止杂菌污染”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使夏香菇生产实现“三高”,印制棒成功率高(95%以上),生物学转化率高(100%- 120%),经济效益高,为大规模反季节栽培夏季香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香菇属低温型食用茵,一般在秋末至春初气温较低时发生,受香菇种性和栽培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盛夏期间不能正常出菇生长,通常近半年时间市场上无鲜香菇供应,不能满足市场对鲜香菇周年、均衡供应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高海拔山区和北方地区利用气候较凉的优势开展高温香菇覆土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产夏菇因菇期适时而深受外商欢迎。但覆土栽培菇品上易沾带泥沙;高温时烂棒严重,不得已使用农药又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生产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节省香菇生产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按照“节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通过对代料香菇栽培模式、菌棒制作工艺、主料、辅料、品种选择及生育因子控制等整个过程试验研究,系统地总结出一整套香菇优质高效节木栽培技术,使阔叶树木屑节省50%-67%,菌棒成品率达95%以上,比常规香菇生产技术提高了12%-20%,灭菌燃料减少50%以上,且所产香菇畸形菇大大减少,符合出口标准的优质香菇比例增加20%以上,菇木固型性提高、烂筒发生少。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七年九月在西德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食用真菌科学及栽培会议上,荷兰 Agri-systems 公司介绍了开发成功的“菌床式”生产香菇的技术、全套的机械设备及相关的软件技术。该技术利用与栽培蘑菇相似的菌床生产香菇,在精密控制的菇房中,利用六层菇床进行立体栽培。生产过程实现连续机械操作,中央控制系统利用微处理机控制。目前每平方米菇床每次采收鲜菇15公斤,每床连续采收5次。  相似文献   

17.
香菇代料春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敏 《中国食用菌》2003,22(6):28-29
近几年 ,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的南召县、内乡县、西峡县 ,豫北太行山区的卫辉市 ,豫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县等地的菇农 ,在发展香菇产业过程中 ,结合山区气候特点 ,对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 ,形成了“双棚、中 (小 )袋、立体层架、春季栽培”法 ,创造了“不脱袋转色”、“带袋全光育菇”等先进的管理技术。春季进行香菇代料栽培生产 ,具有不与农活争劳力 ;栽培时间充裕 (自上年 12月至翌年 4月均可接种栽培 ) ;菌丝生长期长(达 15 0d以上 ) ,营养积累丰富 ;出菇期长 (当年10月至翌年 4月 ) ,产量高 ,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因此 ,这种栽培…  相似文献   

18.
张书和  苏吉林 《食用菌》1993,15(6):27-28
我们试验探索出一种平菇栽培的新模式,其特点:①周期短,发菌25~30天,出菇50~60天,整个生产周期不超过90天.②产量高,1kg料可产1.5kg菇,比普通种法高出一倍.③空间利用率高,一间15m~2出菇室,一个周期可种1500kg料,产2250kg平菇,全年完成五个周期,总产量11250kg,比一般种法利用率提高4倍多.该栽培新模式分发菌、搭架、出菇三个阶段.(一)发菌为节约用房,发菌可在室外进行,菌丝发好后,再搬入出菇室.为保证发好菌,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庆元县食用菌生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4):4-5
浙江庆元是人类栽培香菇的发祥地,栽培历史已有八百多年,早在11世纪庆元农民吴三公总结当地野生香菇的发展经验,发明了栽培香菇的“砍花法”和“惊蕈术”。1989年以来,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三次来庆元考察香菇历史,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并题词“香菇之源”。在1996年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在中华之最的活动中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历史最早”。1 发展过程及成就 庆元香菇生产历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解放后的1979年一直采用吴三公的“砍花法”;第…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庆元县是香菇栽培的发明家吴三公的故乡,历来每年秋收后有大批菇民去闽、赣、皖、黔等省种香菇的习惯。县人民政府根据广大菇民的要求,为配合各地外贸、供销部门发展香菇生产,保护菇民利益,于去年10月批准恢复了“庆元县菇民委员会”。委员会由县农委、社企局及有关区杜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