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4LBZ–125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存在输送不畅的问题,设计了以该收割机割台为原型的室内试验台,以输送效果、切割效果、扶禾效果和其他效果等为评价依据,对割台扶禾速度、切割速度、输送速度和机器行走速度等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割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行走速度和输送速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割台正常工作最佳参数为扶禾速度0.8 m/s、切割速度0.85 m/s、输送速度1.1 m/s、行走速度0.675 m/s。对正交试验结果较佳组合和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输送效果最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ZNJ-503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是在国家计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基础上产业化的产品。该机采用液压无级变速器、电脑自检查系统、自动喂入深浅调节机构和双驱动割刀和抖草筒5大技术,具有自动报警、自动停机和杂余复脱等功能。该机割台采用3位可调式导轨、3挡扶禾变速箱、  相似文献   

3.
4.
朱亚环  杜萍 《新农业》2003,(8):56-57
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常发故障的部位有发动机、行走部分、割台部分、脱粒部分及电器部分.现将发生故障后应检查部位和排除方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徐峰 《河北农业科技》2009,(13):60-60,62
东港市自1991年引进小型履带自走式半喂入收割机进行试验推广以来,至2008年底,半喂入和全喂入收荆机保有量达到30余台。全喂入收割机与半喂入收割机在东港市试验推广过程中,全喂入收割机暴露出一些缺陷。一是收割时割茬较高,尤其足在转弯和过田埂时,给下一季机械化耕作带来困难。二是对秸秆不能有效处理。很多农民在田间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7.
《当代农业》2011,(10):28-29
一、常拖4LBZ-150(4LBZ-150A) 生产企业: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配置及参数:1.结构形式:半喂入、自走式2.外形尺寸长×宽×高(毫米):4210×1910×22203.整机使用质量(千克):2750(2740)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09,(5):36-37
1作业环境与操作技术 1.1作物高度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采用的是立式割台.作物切割后经一系列输送链输送到脱粒室脱粒,因此它对作物的高度就有一定的要求,如洋马联合收割机为70~120厘米.极限为55~130厘米,否则会导致作物穗头过多或不能完全进入脱粒室脱粒,造成脱粒不净。  相似文献   

9.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由于其独特的作物夹持、脱粒方式和相应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其在收割方式、脱粒质量、功耗方面明显好于全喂入机型,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在收割作业中有时会出现脱粒不净的现象,尤其是在水稻收获过程中。从近几年我市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生产实际情况分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振动剧烈,整机稳定性、工作可靠性和驾驶舒适性较差等问题,以4LL-1.5Y型履带式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割台为研究对象,在道路运输(仅发动机工作)、道路运输(发动机与工作部件同时工作)以及田间收获作业 3 种典型工况下,在割台上选择3个测点,利用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进行了测试,并基于时域分析、小波分析和频域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发动机、拨禾轮、割刀的振动是整机主要激振源,但作物喂入割台后,吸收了部分振动,使得拨禾轮和割刀的振动总量分别下降了23.5%和68.7%;振动信号主要集中在0~125 Hz内,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上各激振力的激振频率以低频为主;油菜联合收获机工作时发动机引起的一阶惯性振动频率为29.18 Hz;研究结果对提高油菜联合收获机工作的可靠性、降低收获损失、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3个旱稻品种杂交配合力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个传统农家旱稻品种和2个改良旱稻品种与国内外7个水稻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组配,获得21个杂交组合,对旱稻品种9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农家旱稻品种的各性状有很高的一般配合力,改良旱稻品种一般配合力较低;改良旱稻品种虽然部分结合了传统农家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丰产性,但是传统旱稻中仍然有许多优良的基因有待挖掘利用.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4个组合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主要源于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的显著正向效应.各性状遗传力分析表明,主茎穗长、株高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适于早代选择;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所占群体总方差比例均大于70%,所以应该在较晚的世代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到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水稻新品种,2005年灵山县引进Ⅱ优明86、两优航1号等14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培杂双七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灵山表现均属感温型迟熟品种,生育期在130~151d之间,Ⅱ优明86、两优航1号、硕丰2号、特优70、新两优6号、特高3号、Ⅱ优6号、丰优丝苗8个品种均比对照种增产,增产幅度为2.03%~20.34%,有望通过品种审定后推广种植;其余6个品种均比对照种减产,建议作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在增施有机肥猪尿泡液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量对直播稻秀水123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当前土壤条件下,种植秀水123要获得最高产量,最佳氮肥用量为298.3 kg.hm-2,在此氮肥用量下,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可以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以同一杂交亲本组合中背景和生育期相近姊妹系DN20和DN22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秧苗伤根对寒地水稻分蘖的影响机理及外部调控。结果表明,插秧时秧苗根系受伤显著抑制秧苗生长早期分蘖发生和形成、植株全氮和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受伤程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插秧前喷施6-BA有利于促进伤根秧苗早期分蘖发生和形成,增施氮肥为促进早期分蘖发生和形成的最佳措施。插秧时秧苗根系受伤显著降低秧苗分蘖过程中OsMADS57基因转录表达量,显著提高OsTB1、OsD3和OsD14基因转录表达量,秧苗根系受伤程度越大基因转录表达量变化程度越高,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OsMADS57基因转录表达量,显著抑制秧苗分蘖过程中OsTB1、OsD3和OsD14基因转录表达量;插秧前喷施6-BA对OsMADS57、OsD3和OsD14基因转录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OsTB1基因转录表达量。  相似文献   

16.
张志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3):116-116,40
在邵武市水北镇进行直播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直播稻表现出生育期缩短、分蘖早、有效穗多、产量高等特点,直播稻种植方式适宜在单季晚稻种植区域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恒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5):401-402
引进中优17、优I517、安两优612、安两优97108、中优612五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其产量分别为8749.5kg/hm^2、6150.0kg/hm^2、7101.0kg/hm^2、8700.0kg/hm^2、7650.0kg/hm^2,综合产量及其他方面因素,以中优17最佳,安两优97108次之,这两个品种可在兴宾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对14个优质早籼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Z5317、Z5320、04—113、浙辐203、04—311五个品种(系)小区产量比对照(竹青)增产10%以上。针对早籼稻务纹叶枯病发生趋重的情况,在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系统考察的同时,还考察了各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重已从80年代初的80%降到目前的65%左右。随着全球工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人类对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