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乙草胺与苄嘧磺隆混剂对水稻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表明,乙划胺和苄嘧磺隆混剂对水稻安全性与施药剂量、施药时间、插秧深度、水层深度及施药后温度相关。建议在黑龙江省30%苄乙溻剂用量以600-900g/hm^2,施药时间以插后7-10d,水层保持3-5cm6d以上为宜。同时应注意不能在漏水田使用,并选用壮苗,插秧时不能露根。  相似文献   

2.
针对日益严重的除草剂乙草胺药害问题,利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乙草胺浸种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状况、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乙草胺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GSH含量和GST活力存在差异,其中在乙草胺诱导浓度为40 mg.L-1时,对乙草胺抗性最高的玉米品种自交系Lx347的GSH含量和GST比活力增加量最多,且对叶部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乙草胺对16个水稻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及其与品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培养皿法测定乙草胺对水稻发芽的影响,琼脂法测定乙草胺对各品种水稻苗、根长度及重量等指标的抑制作用。乙草胺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时乙草胺对水稻的株高、根数有促进作用,当乙草胺浓度达到一定值,则对水稻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根的抑制作用比对茎的抑制作用更强;供试品种中‘泗稻’耐药性最强,‘天优3301’敏感性最高,0.02 mg/L乙草胺琼脂培养基培养对2个水稻品种的苗长、苗鲜重、根长、株鲜重及根数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46%、6.42%、51.06%、60.87%和-6.45%(‘泗稻’);21.62%、22.62%、63.16%、74.76%、3.89%(‘天优3301’)。不同品种水稻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且该差异与品种类型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4.
乙草胺对水稻的伤害及CGA123407对其伤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草和于水稻田易引起药害,该实验用适当浓度的CGA123407和乙草胺同时施用,能部分解除乙草胺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对水稻幼苗保护酶系统活性的测定透明,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不是乙草胺伤害水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在大豆田中广泛应用。黑龙江省多数情况下是春季低温干旱,使乙草胺的药效不能稳定发挥,但在有些低洼地区又经常出现药害。为了探讨气象条件对乙草胺药效和药害的影响,作者于2003—2004年5月至9月,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场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有明显影响,土壤高湿条件下乙草胺药害最重,湿度适中乙草胺药害最轻,土壤干旱乙草胺药害程度轻于前者而重于后者。乙草胺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状况随药害加重而明显下降。乙草胺药害越重,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越大,表现为株高、株鲜重、根鲜重、百粒重和产量降低,根长变短,单株有效荚和粒数减少。  相似文献   

6.
乙草胺(acetochlor)是一种优良的酰胺类除草剂。目前,主要用在旱地作物田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1]。同时,乙草胺及其混剂在水稻田中的应用试验也已成功,且具有用量低,效果好的优点~[2,3]。但是,由于水稻对乙草胺较为敏感,导致在水稻中使用时易发生药害,且存在不同水稻品种药害程度不同的现象。其内在生理原因何在呢?本研究拟从淀粉酶同工酶方面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水稻(Oryza satival.)品种分别为:杂优稻粤优青占(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优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解毒剂N-二氯乙酰基-2-甲基-1-氧杂-4-氮杂-螺[4,4]壬烷减轻除草剂乙草胺对后茬作物水稻的残留药害。通过对水稻株高和株鲜重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了该解毒剂对除草剂乙草胺的解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不用浓度的乙草胺的土壤中,用浓度为8mg·kg^-1的解毒剂浸种时,对水稻株高、株鲜重等生理指标均达到最佳的解毒效果,可使龙粳14水稻的株高恢复到对照的95.89%、84.07%、66.32%;株鲜重恢复到对照的107.56%、84.18%、67.92%。  相似文献   

8.
以小麦的芽长和根长为测试指标,测定安全剂二氯丙烯胺和苯叉酰胺对乙草胺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对乙草胺解毒作用明显,二氯丙烯胺浓度为10.0 μg·mL-1时对5.0 μg·mL-1乙草胺的解毒效果最好,对小麦芽解毒作用达到18.75%;苯叉酰胺浓度为20.0μg·mL-1时对0.5μg·mL-1乙草胺的解毒效果最好,对小麦芽解毒作用达到13.07%.但这两种安全剂不能完全解除乙草胺对小麦幼芽与幼根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3种对乙草胺敏感性不同的水稻-华籼占(优质稻,敏感品种),穗灵占(常规稻,抗性品种)和粤优青占(杂优稻,中抗品种),在用乙草胺处理后,测定乙烯释放速率的变化发现,3种水稻在萌发后前5d,生理调节乙烯的释放均受抑制,第6d后则均受促进,其中以华籼占受影响最严重,穗灵占受影响最轻微,粤优青占居中,据此认为,水稻幼苗生理调节乙烯的释放受干扰,是水稻幼苗会发生乙草胺药害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乙草胺对16个水稻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及其与品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培养皿法测定乙草胺对水稻发芽的影响,琼脂法测定乙草胺对各品种水稻苗、根长度及重量等指标的抑制作用。乙草胺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时乙草胺对水稻的株高、根数有促进作用,当乙草胺浓度达到一定值,则对水稻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根的抑制作用比对茎的抑制作用更强;供试品种中‘泗稻’耐药性最强,‘天优3301’敏感性最高,0.02 mg/L乙草胺琼脂培养基培养对2个水稻品种的苗长、苗鲜重、根长、株鲜重及根数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46%、6.42%、51.06%、60.87%和-6.45%(‘泗稻’);21.62%、22.62%、63.16%、74.76%、3.89%(‘天优3301’)。不同品种水稻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且该差异与品种类型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一种用于RAPD分析的羌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取CTAB法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羌活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APD分析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结果]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羌活中获得较高产量的DNA,以改良的CTAB法所得的DNA纯度最高,此法提取的羌活基因组DNAOD260/OD280为1.8~2.0,DNA干重得率约为0.235μg/mg。[结论]改良的CTAB法更适于羌活基因组DNA的提取,可以完全满足RAPD扩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姜辉  王艳艳  孙佳明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11,33(2):22-24,46
建立龙胆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以龙胆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4.6mm×250mm,5μm),甲醇-水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为1.0m/min,检测波长为270nm,建立了10批不同批次的龙胆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各批次龙胆提取物进行了质量评价。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龙胆提取物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及炮制的作用机 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H(4.6 mmx250 mm,5 }e,m),流动相:甲醇-0.050Ic磷酸 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以指纹图谱软件计算相似度,并进行图谱比较〔结果 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大黄炮制品间的成分差异显著〔结论木法简便、快捷、重 复性好.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较全而的反映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以龙两优072和深优9576为材料,研究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其与头季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各节位再生稻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倒2节最高,倒4节最低;再生稻的产量与头季稻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和乳熟期的LA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0.896、0.935、0.941;不同杂交组合头季稻与再生稻干物质积累量均以乳熟期最大,分蘖盛期最小,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乳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r=0.451);再生稻根系活力和光合速率较头季稻高,叶绿素含量较头季稻小;再生稻孕穗期和齐穗期的根系活力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843;再生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和乳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943和0.927;再生稻分蘖盛期、齐穗期和乳熟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2、0.791和0.727;从头季稻齐穗期至成熟期,不同杂交组合再生芽的平均芽长均以倒3节最长;齐穗期后12 d至成熟期,活芽率随着节位的降低呈下降趋势;14C光合产物在穗部的分配比例最高,在非标记叶中最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对再生稻的产量起决定作用,倒2、倒3节对总产量的贡献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 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猎物的捕食量(Na)和寻找效率(a)均随着龙眼角颊木虱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时间(Th)延长;红星盘瓢虫的寻找效率大于小毛瓢虫,处置时间则更短,在同一虫态既定猎物密度下,红星盘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小毛瓢虫。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及NR与SP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稻草、猪粪、猪粪堆肥和沼渣沼液)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硝酸还原酶(NR)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在提高水稻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水稻碳氮代谢关键时期NR和SPS酶活性方面较其他类型的配施处理有较明显优势,并能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与施纯化肥...  相似文献   

17.
选取平均体重(42.47±1.00) g的健康中华鳖,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0.05%、0.10%、0.15%添加组分别饲喂添加了相应比例复方植物提取物(植康素,主要提取自粗老茶叶、甜橙皮、桔子皮、马齿苋、野菊花、苦荞)的基础饲料,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中华鳖,饲养30 d后采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5%添加组中华鳖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0.15%添加组中华鳖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0.10%添加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中华鳖的肝脏水分、机体水分及粗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中华鳖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0.05%添加组中华鳖的机体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0.10%和0.15%添加组中华鳖的机体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中华鳖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中华鳖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 0.10%添加组中华鳖的血清溶菌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增加(P<0.05)和显著降低(P<0.05),而0.05%和0.15%添加组中华鳖血清溶菌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出中华鳖日粮中添加0.05%此复方植物提取物可提高中华鳖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及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高原粳稻抗旱品种云昌粳1号为材料,考察7种节水方式(稻草覆盖、遮阴处理、抗旱剂、旱育保姆、2叶期到4叶期干旱、4叶期到5叶期干旱、浇水80%)对旱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节水方式栽培,可分别实现节水3 975.60、2 257.50、2 169.15、1 675.80、3 597.45、1 341.90、1 775.25 m3/hm2,效果显著,其中以稻草覆盖节水最多;施用旱育保姆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效穗达4.238 5×106穗/hm2,颖花数达6.02×109朵/hm2,库容量最大,产量最高,为10.15 t/hm2,增产显著;阶段性干旱(2叶期到4叶期干旱、4叶期到5叶期干旱)的秧苗素质较差,有效穗和库容量较少,产量分别为7.28、7.37 t/hm2,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9.
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发育二核期花药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12个蛋白质点,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另外7个蛋白质点,这些蛋白质分别参与糖类物质的合成及代谢(5个点)、蛋白质生物合成及代谢(3个点)、转录(2个点)、次生代谢产物合成(2个点)、信号转导(1个点)、细胞疾病和死亡(1个点)及未知功能蛋白(5个点)。除1个蛋白酶亚基(点9)仅在不育系中表达外,其他18个蛋白质点在不育系中缺失或表达量降低,因而花粉发育过程中糖类及蛋白质的正常积累受到影响,与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选用3个水稻品种Y两优一号、黄华占和汕优63,比较了3种栽培方式(梯式窄垄、梯式宽垄、厢式宽垄)对水稻结实期剑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式窄垄和梯式宽垄栽培,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且有利于保护性酶CAT、POD活性的提高;常规栽培(水种)和厢式宽垄栽培 (相当于旱种),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较大,酶活性下降幅度分别为24%~44%、28%~46%;梯式窄垄栽培产量最高,梯式宽垄产量次之,分别比常规栽培高27.17%和12.12%,厢式宽垄栽培产量稍高于常规栽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