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肺炎霉形体及其膜致细胞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的兔肾原代单层细胞,接种猪肺炎霉形体及其膜部分,观察其致细胞病变情况,当霉形体接种量为5~15μg/ml菌体蛋白时,无细胞病变作用,而接种量为20~30μg/ml菌体蛋白时,均有致细胞病变作用;当霉形体膜接种量为5~25μg/ml膜蛋白时,无细胞病变作用,接种量达30~50μg/ml膜蛋白时,均可使细胞病变。随着接种量的加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致细胞病变的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2.
鸡新城疫病毒致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鸡新城疫病毒致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特性.方法:在成功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的基础上,接种鸡新城疫病毒,继续培养72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病毒血凝效价.结果:接种病毒24 h,部分细胞产生病变;48 h,部分细胞脱落;72 h细胞单层明显破坏,培养液中病毒血凝效价可达1:512.结论:鸡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变圆、皱缩、折光性增强,胞内形成大量合胞体,直至单层彻底破坏.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囊膜蛋白(Env)的致瘤作用,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exJSRVenv和pEGFP-C1/enJSRV-env分别转染到永生化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STCs)中,筛选最佳转染条件并利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是否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用平板克隆试验检测囊膜蛋白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TCs中转染pEGFP-C1/exJSRV-env质粒后细胞在软琼脂中生长并产生集落,同时表现细胞接触抑制性消失;转染pEGFP-C1/enJSRV-env质粒的STCs则表现为不能在软琼脂中产生集落;平板克隆试验结果经SPSS软件分析,转染pEGFP-C1/exJSRV-env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转染pEGFP-C1/enJSRV-env细胞、pEGFP-C1空载体的细胞以及未转染的细胞(P0.01)。exJSRV-Env的表达可以诱导STCs发生恶性转化以及细胞增殖。本试验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绵羊肺腺瘤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研究绵羊肺腺瘤病的致瘤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进一步全面研究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囊膜蛋白ENV的功能。使用本试验室已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xJSRV-env转染NIH3T3细胞,并将此NIH3T3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重组质粒经尾静脉注射到幼龄BALB/c小鼠体内。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xJSRV-env引起NIH3T3细胞发生转化,转染细胞接触抑制性消失,并形成大量的转化灶;pcDNA3.1(+)/exJSRV-env转染的NIH3T3细胞接种裸鼠使裸鼠致瘤,即引起NIH3T3细胞发生癌变。JSRVenv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肝脏细胞出现大面积弥散性坏死,脾脏白髓严重坏死,心肌细胞明显颗粒样变性,肺间质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颗粒样变性。结果表明,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可以引起鼠NIH3T3细胞发生转化和癌变,使小鼠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本试验为进一步探索JSRV ENV的致瘤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发生临床疑似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的牧羊犬组织样品,进行研磨、细胞接种、传代培养、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PCR检测、效价测定、电镜观察、IFA检测、家兔接种以及基因测序分析等,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犬源PRV毒株,命名为XJ-14株。该毒株可致PK-15细胞产生变圆、破碎、逐渐呈拉网式漂浮等特征性细胞病变;PRV gE-PCR检测阳性,病毒效价达10~(-7.45)/0.1 mL;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圆形,有囊膜,直径约150 nm;PRV荧光抗体检测阳性,接种家兔后可致家兔奇痒、麻痹死亡。对该毒株gC、gE、TK基因进行全基因测序,发现gE糖蛋白的48、497位各插入了1个D,另有1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点突变,其gC蛋白氨基酸序列64~70位出现了7个氨基酸(AASTPAA)插入。结果表明,此牧羊犬病例是由PRV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疑似羊痘病毒(CaPV)感染的病例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初诊后,采集病羊皮肤丘疹、脓疱等病料,接种于牛肾细胞(MBDK),盲传5代,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同时将病料接种于9日龄鸡胚的绒毛尿囊膜,观察鸡胚病变情况;利用PCR方法扩增病毒的P32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细胞出现规律而明显的细胞病变;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到特征性痘斑;扩增的P32基因片段长度为972 bp;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CaPV与其他绵羊痘病毒(SPPV)聚集在一个分支,证明该病毒为SPPV。  相似文献   

7.
旨在深入研究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囊膜蛋白在绵羊胎盘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体外培养了蒙古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enJSRV-env基因及其受体Hyal2基因全长序列,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上。优化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电转染条件和测定电转效率。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电转染到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nJSRV囊膜蛋白及其受体Hyal2的瞬时表达情况。并研究高表达enJSRV-env基因及通过RNA干扰沉默enJSRV-env基因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融合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分别命名为pEGFP-C1/enJSRV-env及pEGFP-C1/Hyal2。研究表明,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最佳电转染条件为脉冲电压150 V,脉冲时间5.0 ms,电击2次,间隔50 ms。转染pEGFP-C1/enJSRV-env质粒及pEGFP-C1/enJSRV-env与pEGFP-C1/Hyal2共转染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多核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平均每个视野分别可以观察到1.8和2.3个多核细胞。说明enJSRV-env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融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enJSRV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融合机理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犊肾或胎犊肾细胞培养物接种后发病的129头犊粪中分出了33株犊腹泻病毒,用琼胶扩散与酶标检测均为阳性。但在三代中无能致细胞病变的毒株。只在加有胰蛋白酶的猴胎肾细胞系MA—104中培养传代后,19个毒株中有2株能致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某黑羽蛋鸡场J亚群禽白血病(J-avian leukosis)的来源及其囊膜基因进化趋势,为湖北地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资料。【方法】运用病理学、ELISA和Multi-PCR方法对疑似血管瘤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Avian leucosis virus, ALV-J)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制备病毒液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检测,并通过DNAStar等软件分析该毒株囊膜蛋白编码基因。【结果】病例呈现典型血管瘤病变,p27抗原检测呈阳性,Multi-PCR出现ALV-J特异性条带,IFA结果显示特异性荧光,表明分离到1株ALV-J,命名为HB2021017。分离株HB2021017囊膜蛋白ENV、膜表面糖蛋白SU、跨膜蛋白TM与所引用的ALV-J毒株中的髓细胞瘤型毒株、髓细胞瘤和血管瘤混合型毒株、血管瘤型的ALV-J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逐步升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HB2021017的env基因与中国地方品种鸡群中分离的诱发血管瘤的ALV-J毒株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SPF胚制备CEF,分三组按照一定比例接种IBDV-B87生产种毒,收获感染细胞.计算ELD50,每0.2 mL病毒含量为≥105.89ELD5.对鸡胚的毒力:48~144 h内死亡17/20.剖检:法氏囊病变典型.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的规定.繁殖的IBDV-B87细胞种毒相比传统的人工气室绒毛尿囊膜接种法制备的种毒,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SPF胚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广西分离Tanay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用2013年从广西马山县采集致倦库蚊标本分离的1株Tanay病毒(GX13M50)接种C6/36细胞进行复壮及培养、固定,采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对GX13M50病毒粒子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该分离株能够引起C6/36细胞产生明显病变,在接种96 h后,被感染的细胞聚集、折...  相似文献   

12.
非结构蛋白NS3是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标记蛋白,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NS3在病毒非结构蛋白的加工、成熟、基因组复制与转录过程中以及宿主细胞致细胞病变效应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NS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关功能,为阐明NS3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将人初乳与牛初乳中乳脂肪球膜蛋白进行分离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在人初乳乳脂肪球膜蛋白中鉴定出l 076种蛋白质,牛初乳乳脂肪球膜蛋白中鉴定出682种蛋白质,其中人初乳中有757种特异性表达蛋白质,牛初乳中有363种特异性表达蛋白质,两者有319种相同表达蛋白质.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pgy,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人初乳乳脂肪球膜蛋白在生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高于牛初乳,尤其表现在细胞组成组织功能上;在分子功能上,人初乳乳脂肪球膜蛋白主要体现在结合作用方面:在细胞组成上,与牛初乳乳脂肪球膜蛋白相比人初乳乳脂肪球膜参与的细胞组成均较多,其中在细胞胞内区的组成上参与最多.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系统(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分析可知,人初乳乳脂肪球膜蛋白中有15种蛋白参与了与消化吸收相关的KEGG通路-酶酵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贴片法进行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将不同稀释度的肺炎支原体培养液接种于单层细胞中孵育。对次日收集的细胞上清液进行肺炎支原体的PCR反应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冲洗液反应阴性,表明支原体对细胞具有较强的粘附性;接种后7d内观察到细胞产生明显病变,部分细胞发生崩解、脱落。MTT法检测结果表明支原体使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其致细胞死亡率随滴度增高而增加,提示肺炎支原体对大鼠气管平滑肌可产生很强的致病性,使呼吸道受到严重损伤。本研究为探讨肺炎支原体致病作用机制及新药筛选与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Ra株体外感染ST细胞为生物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增殖规律和致细胞病变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PRV能诱导ST细胞发生明显病变,细胞的病变程度与PRV感染时间密切相关。PRV Ra株感染ST细胞,病毒吸附于ST细胞表面,以膜融合内陷的方式进入细胞和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复制,出现包涵体结构,以出芽方式离开细胞核,在高尔基体等细胞内膜结构处完成病毒粒子的囊膜化过程。感染前期,病毒通过膜融合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完成细胞间病毒的传播;感染后期,细胞溶解,大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嵴面积减少,核内出现包涵体,细胞融合,细胞内空泡化严重,溶细胞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mycoides(Mmm)Ben-1弱毒疫苗传代致弱的机制,本研究通过比较Mmm Ben-1株和其兔体内传代致弱毒株Ben-470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在Ben-470株中缺失了一个编码16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9 ku)的495 bp的假定蛋白基因,命名为p588,扩增该基因,并表达重组P588(rP588)蛋白,制备兔抗血清。经细菌膜蛋白不同组份的提取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P588是一种膜蛋白,并且rP588与CBPP国际标准血清呈阳性反应。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rP588对牛肺细胞(EBL)具有明显的粘附作用,并且ELISA试验也证明该蛋白的这种粘附为特异性粘附。上述结果表明P588蛋白是Mmm Ben-1的一个粘附蛋白。  相似文献   

17.
猪轮状病毒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然腹泻病猪粪便中获得的四株轮状病毒,接种于MA-104单层细胞静止培养,获得成功。产生以细胞融合,园缩,最后瓦解脱落为特征的致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8.
猪脂肪细胞特异膜蛋白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膜蛋白 ,通过 SDS- PAGE分离并用薄层扫描测定不同组织细胞膜蛋白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含量。结果表明 ,猪皮下脂肪细胞有 19种膜蛋白 ,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细胞及其他脂肪细胞有 13~ 2 4种膜蛋白 ,红细胞膜有 6种膜蛋白。经 Western- blot鉴定 ,猪皮下脂肪细胞有 8种特异性膜蛋白 ,分别为 110 770、10 3910、39970、3110 0、2 94 2 0、2 5 4 80、2 35 4 0和 2 2 0 0 0。结果显示 ,脂肪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膜蛋白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将适应BHK21细胞培养的口蹄疫病毒(FMDV)亚洲I型(Asisa-I)用胺类衍生物作灭活剂进行灭活试验。灭活毒经细胞连续传代检测未产生致细胞病病作用;经接种实验动物观察,无致细胞病作用且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猪源的睾丸传代细胞系(ST传代细胞系),具有传代方法简单,细胞系来源清楚,成分一致,细胞生长繁殖快,形成单层培养物早,适用于一些病毒的复制,已较多地应用于动物病毒学研究及疫苗生产中[1]。在猪细小病毒的研究和制备疫苗时,选定ST传代细胞系,在试验中观察到其适于该病毒繁殖,产生致细胞病变作用较快,复制的病毒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