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豆多肽分子质量分布与苦味的确定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柱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测定大豆多肽分子质量与水解度以及分子质量与苦味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增加,大豆蛋白水解物分子质量变小,当水解度约为25%时,其分子质量绝大多数在500-1000u之间。分子质量为500-1000u的大豆多肽苦味较强。  相似文献   

2.
柑橘汁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柑橘类果汁中的苦味脱除一直都是柑橘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少量苦味能够赋予柑橘汁特定的风味,但苦味过强就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本文概述了造成柑橘汁"即时"苦味的柚皮苷和"延迟"苦味的柠檬苦素的生化特性、结构及参与其分解代谢途径的酶,讨论了近年来用于脱苦的不同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方法研究进展,简述了相应的脱苦机制及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柑橘脱苦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大豆多肽     
大豆多肽是将大豆蛋白质水解作用后,再经过分离、精制等过程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其中还含有少量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大豆多肽通常由3~6个氨基酸组成,液相色谱显示其分子量在1000Dal以下。主要出峰位置在分子量300~700的范围内。大豆多肽的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大夏蛋白质完全相同,必需氨基酸丰富且平衡,并具有促进机体脂肪代谢、降血压和血清胆固醇、消除疲劳、促进微生物发酵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大豆多肽的特性、制备方法与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大豆多肽生产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多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兰欣怡  张彬 《饲料博览》2008,(10):19-22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经过分离和精制等特殊处理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文章概括了大豆多肽的性质、作用及其应用,并指出目前大豆多肽研究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西农业学报》2022,(6):145-147
综述了大豆多肽的特性、制备方法与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大豆多肽生产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多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豆多肽饮料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解技术对大豆多肽饮料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质量浓度为8g/kg,温度为60℃,pH=7.0,水解3h时,大豆蛋白水解效果较好,酶解液的氨基态氮含量由210.6mg/kg增加到621.3mg/kg,增加了3倍。大豆多肽饮料配方是:大豆酶解液250g/kg,柠檬酸三钠0.5g/kg,磷酸三钠0.5g/kg,蔗糖60g/kg,稳定剂6g/kg,酸味调节剂和香精适量。  相似文献   

8.
薛勇 《农技服务》2001,(7):13-13
<正>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瓜内含有苦瓜素的缘故。一般存在部位以近果梗的肩部为多,先端较少。苦味有品种遗传性,所以苦味的有无和轻重因品种而不同。同时生态条件、植株的营养状况,生活力的强弱均影响苦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大豆多肽的应用、发酵法制备大豆豆粕的特性,介绍豆粕蛋白直接发酵制备大豆多肽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蛋白的情况。[方法]采用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生产大豆多肽,对不同时间发酵液的pH值、游离-NH2含量、大豆多肽含量等进行检测。[结果]发酵液的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发酵72h时pH值达到稳定状态;游离-NH2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发酵60h时游离-NH2含量最高,为0.4370mg/100ml;大豆多肽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发酵60h时大豆多肽含量最高,为4.958mg/100ml。[结论]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大豆生产大豆多肽的最佳时间为60h。  相似文献   

11.
三酶复合法提取大豆多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并构建了三酶复合法提取大豆多肽的新工艺.即将大豆分离蛋白经三酶复合酶解、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等提取工艺,最终获得大豆多肽.其制备的关键工艺条件为①最佳复合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比例为124,pH 7.0,底物浓度4.0%,酶解时间9 h;②最佳脱色处理条件粉末活性炭用量2.0%,温度50℃,pH 3.0,吸附时间3 h;③超滤分离条件NF-1纳滤膜,压力1.0 MPa,膜通量26.0 L/(m2·h).  相似文献   

12.
大豆肽的特性和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分子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 ,由 3~ 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混和物 ,分子量在 1kDa以下。由于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这方面的内容以及关于大豆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脱色OD值和肽损失率为指标,研究粉末活性炭对乳源酪蛋白肽的脱色工艺。结果表明,乳源酪蛋白肽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粉末活性炭用量1.0%,pH 7.0,温度45℃,脱色时间1.5 h。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物活性肽因具有众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性、抗高血压、抗菌性及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质疏松等生理活性以及在医药、食品和养殖等行业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大豆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时间等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了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在1:7料液比、70%乙醇浸提、65℃恒温摇床提取2次、每次1 h的最优条件下,大豆异黄酮提取率可高达0.533%.  相似文献   

16.
甘蔗间种大豆的效益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慧娟  黄春霞 《广西农学报》2009,24(2):33-34,83
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与光热雨水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宜州市开展蔗豆套种技术栽培模式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效果,2007年示范面积达1866.67hm^2,每公顷总收入达51232.8元,比对照每公顷增5304.9元.增长33.3%。  相似文献   

17.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毁灭性病害之一,每年都会给大豆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是对此病的最有效防治措施。抗病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抗病机制成为研究焦点。根据大豆抗疫霉根腐病(Phytophora root rot)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文章阐述了大豆防卫基因、大豆疫霉菌无毒基因以及大豆-疫霉菌互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大豆活性肽对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甲状腺素分泌的影响。选取14日龄的早期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正式试验30d。试验组分为对照组(添加8%血浆蛋白粉)、4.9%大豆活性肽组(添加4.9%血浆蛋白粉和4.9%大豆活性肽)和12.62%大豆活性肽组(添加12.62%大豆活性肽),按血浆蛋白粉和大豆活性肽的粗蛋白含量设计。结果表明,4.9%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平均日增重的趋势,比对照组提高13.94%。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最大,12.62%大豆活性肽组饲料转化率最佳为1.208,比对照组改善15.76%。4.9%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T3和降低T4的趋势,分别为0.36ng·mL-1和49.23ng·mL-1。但各处理均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活性肽可作为血液性产品—血浆蛋白粉的替代品应用在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最佳添加量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东农42、东农163二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对不同生育期、不同节位大豆叶片和豆荚的面积、长度和宽度进行了形态学的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平均长度占其功能叶片平均长度的34.3%~46.5%,东农42的豆荚面积约占其叶片面积的18.05%。以东农42为例,对结荚期大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及其豆荚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叶绿素总含量占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3.5%,豆荚的淀粉的和还原糖含量都较叶片高,豆荚的蛋白质含量较叶片少,约占叶片含量的41.5%。  相似文献   

20.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结构、提取工艺和提取方法,并对其在人体健康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