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河北地区狐肺炎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从狐肺炎病例分离的81株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采用K-B法检测这些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腹腔注射法检测81株大肠杆菌对小白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此次共分离到81株大肠杆菌,且对小白鼠具有较强致病性;毒力基因irp2、fyuA、Ler、eaeA检出率分别为50.6%、56.8%、9.9%、23.5%;耐药基因blaTEM、blaOXA1、sul1、sul2、blaTEM1、blaSHV-1、blaCTX-M、strA-strB、aadA1、blaPSE1、sul3、tetA、tetB、tetC、tetD、ermF检出率分别为84.0%、69.1%、43.2%、38.3%、28.4%、4.9%、24.7%、29.6%、16.1%、9.9%、11.1%、9.9%、18.5%、8.6%、13.6%、3.7%,未检出耐药基因ermB、ermC;81株大肠杆菌均对磺胺间甲氧嘧啶、林可霉素等耐药;诃子、乌梅、五味子对81株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在20 mm~36 mm,MIC和MBC在7.81 mg/mL~62.50 mg/mL。本研究调查了河北地区狐肺炎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对狐肺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具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44-1752
为了了解河北秦皇岛毛皮动物(狐、貉、貂)源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等情况,采用常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检测其致病性,PCR方法检测其主要K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K-B法对常用西药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琼脂平板打孔法对中药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此次共分离到48株肺炎克雷伯菌;48株肺炎克雷伯菌均能够使小鼠发病死亡;48株肺炎克雷伯菌均检测到fimH、wabG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00%;mrkD毒力基因检出率为87.5%;blaTEM、aadA1、gyrB、gyrA、blaSHV-1、sul1、sul2、sul3、blaROB-1、tetA和tetD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89.6%、4.2%、39.6%、18.8%、27.1%、16.7%、12.5%、60.4%和37.5%,未检出ermF耐药基因。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8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均对头孢拉定、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中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8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对乌梅、五味子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25 mm之间,MIC和MBC为15.63~62.50 g/L。本试验调查了河北秦皇岛地区毛皮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对毛皮动物源出血性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具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京津冀地区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筛选敏感药物。【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从京津冀地区部分牛场采集146份犊牛腹泻样本,通过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镜检及16S rRNA测序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毒力基因(F17、K99、F41、STa、stx1、irp2和fyuA基因)和耐药基因(aac(6')-Ⅰb、blaCTX-M、blaTEM、OqxB、tetA和sul1基因)检测;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的生长形态及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生理生化特性,分离菌16S rRNA测序结果呈单一峰值,对拼接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后发现,与大肠杆菌相似性均>96%,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试验共分离鉴定大肠杆菌142株,其中有88株携带毒力基因,占61.97%(88/142),毒力基因F17、K99、F41、STa、stx1、irp2、fyuA阳性率分别为24.65%、0.70%、0、2.11%、1.41%、45.07%和21.83%,其中F17、irp2、fyuA为优势毒力因子,同时携带多重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检出率较低。aac(6')-Ⅰb、blaCTX-M、blaTEM、OqxB、tetA和sul1 6种耐药基因皆被检出,bla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45.77%,aac(6')-Ⅰb和OqxB基因检出率最低,均为9.15%,分离菌株主要携带1~3种耐药基因。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42株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敏感率最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对青霉素敏感率为0,耐药现象严重,耐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达86.62%。【结论】京津冀地区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流行广泛,耐药普遍,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本研究可为京津冀地区犊牛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6.
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辽宁地区规模奶牛场乳房炎源大肠杆菌携带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为奶牛养殖业提供更好的乳房炎防制方案,本研究采用PCR检测方法对辽宁地区多个规模奶牛场临床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的66株大肠杆菌进行了4种毒力基因和4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结果发现,66株大肠杆菌中仅有1株未检出相关目的基因,其余65株中最少检出2种目的基因,最多检出7种目的基因。其中,毒力基因stx2e、eaeA、K99和astA的检出率分别为56.1%、47.0%、34.8%和31.8%,双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达到43.9%,以eaeA/stx2e基因型的检出率最高;耐药基因sul3、sul1、cmlA及aacA4的检出率分别为87.9%、83.3%、40.9%和28.8%,双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36.4%,以sul1/sul3基因型检出率最高;三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37.9%,以cmlA/sul1/sul3检出率最高。本研究结果证实,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携带磺胺类耐药基因和氯霉素类耐药基因的比率较高,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较直接的关系,该结果对于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65株源于畜禽的大肠杆菌进行18种常见抗菌药的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I、arm(A)和aac(6′)-Ib。结果显示:65株大肠杆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耐药率最高(75.38%),其次为复方新诺明(69.23%),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0%);耐药基因aac(3)-II、arm(A)和aac(6′)-Ib的检出率分别为29.23%、1.54%和9.23%;有51株分离菌株存在多重耐药,占总株数的78.46%。结果表明,动物源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在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以携带aac(3)-II为主。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磺胺类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杆菌磺胺类药物耐药性和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方法调查磺胺耐药株携带耐药基因sul1、sul2、sul3的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56株水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磺胺二甲嘧啶耐药率分别为91.0%和86.7%;在248株磺胺耐药株中,sul1、sul2和sul3检出率分别为73.8%、74.6%和44.7%。表明sul1和sul2为广东地区主要携带的磺胺类耐药基因,对水禽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了解黑龙江地区牛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主要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试验采用KB(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检测了2011—2013年从黑龙江地区各规模化养牛场分离的66株大肠杆菌的毒力和耐药基因。结果表明:66株大肠杆菌中有33株带有毒力基因,检出率达到50.0%,携带1种及其以上的毒力基因分别为30株和3株,占阳性菌株总数的91.0%和9.1%;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32.1%)、Sul3(9.4%),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at1(15.1%)、Cml A(13.2%)、Flor(15.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 A3(1.9%)、aad A(22.6%)、aac C2(22.6%)、aac C4(20.8%)。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发病鸡源大肠杆菌的致病类型、毒力因子差异和其耐药状况,探讨大肠杆菌对家禽生产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对从山东、西藏等7个省(自治区)的发病鸡群分离获得的130株大肠杆菌菌株,用PCR方法进行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5种致病类型检测和ompT、stx2等7种毒力因子检测,并用15种药物测其耐药性。结果发现,仅5株发病鸡源大肠杆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3.85%,5/130),且均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130株大肠杆菌检测出iroN毒力因子检出率最高(69.23%,90/130),stx2最低(1.54%,2/130),其余均在50%~60%。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1.54%(119/130)、90.77%(118/13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12.31%,16/130);多重耐药严重,94.62%(123/130)的菌株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的药物耐药。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养鸡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情况,以进一步做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摘 要]为了确定是何种病原菌导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周边某牛场的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对病死犊牛进行剖检,无菌采集其相关病料。试验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特性的考察、PCR鉴定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的方式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对分离出来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引起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菌为含有毒力基因K99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该株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四环素耐药。对庆大霉素和土霉素处于中介状态。说明分离得出的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用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可以对其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宠物猫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在乌鲁木齐市多家宠物医院采集宠物猫肛拭子样品59份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PCR方法检测13种耐药基因。结果: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47株,分离率79.7%(47/59)。分离菌对四环素(TET)(83.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C)(66.0%)和磺胺异噁唑(FIS)(66.0%)耐药情况严重;对头孢他啶(TAZ)、头孢曲松(CRO)、恩诺沙星(EN)、庆大霉素(GEN)耐药率在38.3%~48.9%;对环丙沙星(CIP)、阿米卡星(AMK)敏感性较好,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菌株多药耐药分布在5~8耐,占比59.6%,耐药表型以1耐TET和6耐A/C+GEN+CRO+TAZ+TET+FIS为主。共检出ant(3″)-Ia、aac(6′)-Ib、blaTEM、blaCTX-M、qnrS、tetA、tetB、tetM、sulⅠ、sulⅡ10种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布在8.5%~57.4%,未检出耐药基因oqxB、bla 相似文献
14.
15.
16.
旨在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腹泻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从10个养殖场采集54份腹泻羊拭子样品,经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50株E. coli,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和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达90%以上,且98%(49/50)为多重耐药菌,对8~11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68%(34/50),仅对美罗培南敏感。所有菌株均携带1~6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其中,Sul1(64%)、TetA(34%)、blaCTX-M(32%)携带率较高,未检测到blaSHV。有5株产ESBLs的E. coli携带mcr-1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8%(49/50)的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其中,etrA检出率最高,为80%(40/50)。综上表明,陕西省羊源E. coli多重耐药情况严峻,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同时,分离菌具有复杂的毒力谱。本研究为陕西省羊源致病性E. coli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毛皮动物源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中irp2、FyuA毒力基因的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irp2、Fyu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扩增得到irp2、FyuA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300bp和951bp。据此建立双重PCR方法,并将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所建立的二重PCR方法可同时特异性扩增出大肠埃希菌irp2、FyuA毒力基因片段,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均无特异性扩增。菌液最低检出量为2.8×105CFU/mL。在78份临床样品检测中,二重PCR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所建立的大肠埃希菌irp2、FyuA毒力基因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提高临床样品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土鸡屠宰过程中大肠杆菌污染、毒力基因携带及耐药情况,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重庆万州、开州、巫溪、奉节4个区县的12个土鸡屠宰地点采集了319份样品,通过菌落形态及显微镜观察、生化鉴定、PCR、药敏试验等方法鉴定分离的大肠杆菌,检测其毒力基因携带和耐药性情况。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2.57%(72/319),其中餐馆、活禽宰杀铺和定点屠宰点分离率依次为29.73%(22/74)、25.00%(24/96)和17.45%(26/149),污水、地面、羽毛、用具和胴体分离率依次为75.00%(18/24)、21.62%(8/37)、20.54%(23/112)、17.65%(6/34)和15.18%(17/112);11种毒力基因中除estA、estB、elt外均被检出,检出率为58.33%(42/72),共检出14种组合型,有4株分离株4种毒力基因同时存在;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最敏感,多重耐药比为90.28%(65/72),以7~10重耐药居多。土鸡屠宰过程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风险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重视养殖合理用药及屠宰卫生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