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鹿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引起的,是鹿急性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该病以消化机能紊乱、出现神经症状、血液和肝脏坏死为主要特征。雨多潮湿的季节多发。近年来国内鹿场时有发生,给养鹿业造成较大危害。1发病情况吉林省汪清县某鹿场共饲养梅花鹿95头,2015年7月,该场的鹿相继不同程度的出现厌食、弓背、间歇性腹泻症状,死亡1头仔鹿。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荧光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吉林省四平市某鹿场来我院送检一头死鹿,主诉:前10 d左右鹿场对8头4岁的鹿进行了锯茸,之后第5天这几头鹿中有5头相继发病,鹿场对这8头鹿都给予了磺胺嘧啶注射治疗,对症状明显的给予了青霉素静脉输液,但症状明显的3头鹿相继死亡,另外2头发病鹿病情得到了控制,未发病的鹿未表现发病症状.为了防治该病在鹿场传入扩散鹿场采取了隔离消毒措施并来本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3.
仔鹿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兵团农二师21团鹿场存栏马鹿700头,2003年5~7月母鹿繁殖产仔期间,发生了仔鹿腹泻病。截止6月底,已产仔鹿68头,发病15头,其发病率高达22%。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死亡12头,死亡率高达80%。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流行情况21团鹿场于2005年5月下旬开始产仔,6月初仔鹿开始陆续发病。发病的仔鹿多在3~10日龄左右,到6月底,共发病15头,发病率22%;死亡12头,死亡率80%。2临床症状发病仔鹿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运动迟缓,不吃奶,腹泻,腹胀,体温40℃~41℃,后期…  相似文献   

4.
梅花仔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 1996年 6~ 7月吉林省某国营养鹿场 ,哺乳仔鹿发生了巴氏杆菌病 ,在 32 0头哺乳仔鹿中因该病死亡 2 5头 ,死亡率为 4 %。经综合诊断和防制 ,有效控制了病鹿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1 流行情况 2005年长春市双阳区某鹿场1周内先后死亡2头仔鹿1头母鹿,并有4头鹿陆续发病,病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1头怀孕母鹿发生流产,应用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6.
某养鹿场1996年从吉林省某鹿场引进梅花鹿500多头,当时引入的鹿只体质有强有弱,运输时由于外伤断腿一只被淘汰,其它正常。该批梅花鹿到本场3年来不断出现仔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鹿,机体进行性消瘦,个别鹿颌下或腹下水肿久治不愈,严重的鹿最后导致死亡。1998年对病死鹿先后采集病料检验定性为鹿副结核病。1发病情况1998年该鹿场产仔鹿58头,发病23头,死亡16头。该病呈慢性经过,潜伏期不一,有的数日有的数月,主要症状多顽固性下痢,排出的稀粥样便常呈喷射状粪便恶臭带气泡,下痢初期为间歇性后变为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1仔鹿发病情况仔鹿顽固性下痢多发于体质较弱的20日龄以内的仔鹿,其病情较缓,不易好转;7日龄以内的仔鹿很快死亡,症状不明显;30日龄的仔鹿也发生下痢,呈周而复始状,最后因各器官病理变化导致仔鹿死亡。2009年,塔城市某鹿场47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先后用止泻药、抗菌药、解毒药等药物治疗均不见痊愈,并且复发后下痢更严重,死亡36头,死亡率达76%。2010年,32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改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新疆兵团农二师地处塔里木河流域下游地区 ,所属17个农牧团场、一个公司 ,是我国最大的马鹿饲养地 ,年存栏马鹿三万余头。2002年马鹿产仔 ,公司某鹿场产后仔鹿体温较高 ,大都在39.5~40.5℃之间。精神沉郁 ,拉稀、粪便带血 ,仔鹿产后两天开始死亡 ,据统计 ,6月1日~6月12日共产仔鹿42头 ,死亡12头 ,死亡率为28.57% ,造成直接损失近10万元 ,且仔鹿继续发病 ,经采用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6月10日鹿场报告农二师兽医站。技术人员通过对发病仔鹿剖检 ,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镜检和深入鹿场现场调查 ,确诊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所致仔鹿脓毒败血…  相似文献   

9.
<正>1仔鹿发病情况仔鹿顽固性下痢多发于体质较弱的20日龄以内的仔鹿,其病情较缓,不易好转;7日龄以内的仔鹿很快死亡,症状不明显;30日龄的仔鹿也发生下痢,呈周而复始状,最后因各器官病理变化导致仔鹿死亡。2009年,塔城市某鹿场47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先后用止泻药、抗菌药、解毒药等药物治疗均不见痊愈,并且复发后下痢更严重,死亡36头,死亡率达76%。2010年,32头仔鹿患顽固性下痢,改用中药治疗,结  相似文献   

10.
1985—1987年,吉林省浑江市大阳岔参鹿场连续两年发生了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共死亡鹿127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吉林农大、吉林省兽研协助下,根据鹿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化验检查等综合诊断为鹿的肠毒血症。现将有关情况特别是发病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仔鹿喹乙醇中毒高二哲张文山阚家路(吉林省通化县畜牧兽医总站,134100)1发病情况我县付江艹参场养鹿队饲养的51头仔鹿,56~68日龄,平均体重为25kg,开始发现2头仔鹿轻泻,为了防治腹泻1995年10月28日购回喹乙醇25袋(鞍山市饲料添加剂厂...  相似文献   

12.
蛟河市某集体鹿场在锯茸期间,发病并死亡了三头公鹿,这三头公鹿都是在锯茸后2~3d内死亡的。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梅花鹿恶性水肿病。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的特点 该场梅花鹿存栏405头,其中新生仔鹿和2岁幼鹿占鹿群30%左右,这些幼鹿和仔鹿无发病和死亡,母鹿群也无发病和死亡,而发病死亡的都是经注射麻醉剂锯茸的公鹿。2 临床症状 该三头鹿均在锯茸后48h左右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卧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症状 2007年7月28日,农二师某团1个饲养近两干头鹿的规模化鹿场有2头仔鹿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排黄色粪便,恶臭、带血和黏液,体温41℃,并于次日死亡.7月30日又有2头成年鹿发病,症状与前两头相似.排水样粪便,带血和黏液,体温40℃,并伴有肺炎症状.分别于发病后第3天和等7天死亡.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7月吉林省敦化市某鹿场的仔鹿发生急性死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微生物学综合诊断,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经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15年前,鹿结核疫病弥漫鹿场,1头公鹿带领3头母鹿和1头仔鹿为了躲避捕杀而逃亡山林。15年后,一个200余头的野生鹿群出现在人们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上旬,蛟河市辖区内某大型鹿场的仔鹿相继发病。主要临床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肢体僵硬或四肢发软,食欲废绝等。用解热消炎药物治疗无效,20 d左右,发病仔鹿由50头升至100头左右,死亡率达15%左右。2006年6月30日来蛟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进行解剖化验,并相  相似文献   

17.
酒糟中含酒精或酒精酸败后形成醋酸,大量长期喂猪或突然大量饲喂都容易引起中毒。1997年寿光市一养猪户为了降低养猪成本,饲料中大量添加了白酒糟引起妊娠母猪大量死胎。发病情况 寿光市五台乡一养殖专业户养北京黑猪100头,其中育肥猪79头,初产母猪21头。1997年半年内共产仔182头,其中死仔148头,成活34头,成活率仅为20%,初生重平均15kg。所喂饲料中,白酒糟占40%,经分析,死胎的主要原因为酒糟中毒。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常出现拉稀和肠炎症状,精神不振,个别猪出现黄疸和皮…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延边地区某鹿场于1989年3月鹿突然死亡。经发病史调查、病理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魏氏棱菌所致的鹿的急性肠毒血症。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经过报告如下。发病情况该场饲养公鹿10头,母鹿25头,分三圈饲养。主要饲料为豆饼、玉米面和树叶,几年来未见异常个体。从今年2月28日开始饲  相似文献   

19.
硒是动物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乏时,可导致动物的代谢障碍,引起家畜患病。轻则使机体抗病力降低,影响生长发育;重则会造成动物死亡。 我师十二团鹿场1992年产仔鹿12头,发病8头,死亡6头。1993年产仔鹿13头,发病5头,发病率为38%,死亡1头,病死率为20%。发病仔鹿为20~35日  相似文献   

20.
1988年6月和1992年5月,集安市某鹿场先后发生两次鹿肠毒血症。1988年发病63头,死亡41头。1992年发病94头,死亡77头(其中成年雄鹿68头,雌鹿6头,仔鹿3头)。发病率分别为52.5%和62.9%;致死率分别为65.0%和81.9%。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