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宁宁  胡成  刘则学 《养猪》2020,(2):41-43
为研究在保育猪基础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腹泻情况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21日龄集中断奶的杜长大仔猪20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葡萄糖氧化酶的饲粮,每组设置2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母猪和阉割公猪各半。试验期49 d。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组保育阶段腹泻频率和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0日龄转群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头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300 mg/kg的葡萄糖氧化酶可有效改善保育猪肠道健康状况,降低腹泻率和死淘率,提高转群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乳酸、谷氨酰胺、酶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营养素对变质鱼粉导致的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从150头饲喂含有4%酸化变质鱼粉(酸价为8.67 mg/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446.7 mg/kg)饲粮15 d的断奶仔猪中随机选取腹泻仔猪22头,平均体重为(7.23±0.89)kg,随机分为3组进行试验。腹泻对照组(DC组,n=6)直接进行屠宰采样,对照组(CT组,n=8)饲喂基础饲粮,复合营养素组(NUT组,n=8)饲喂以复合营养素替代3%基础饲粮的饲粮,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能够显著提高仔猪在试验第15~24天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同时有降低该阶段料重比(F/G)的趋势(P=0.08);复合营养素极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5~24天的腹泻率及腹泻指数(P<0.01),显著降低了试验全期的腹泻率及腹泻指数(P<0.05)。2)与腹泻对照组相比,饲喂正常饲粮后,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复合营养素还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酐、丙二醛和D-乳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D-乳酸含量(P<0.05)。3)与腹泻对照组相比,饲喂正常饲粮一段时间后,仔猪空肠黏膜蔗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却显著降低(P<0.05),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营养素对空肠杯状细胞数的恢复有显著效果(P<0.05)。综上所述,变质鱼粉导致的腹泻引起仔猪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和肠道形态损伤,饲粮添加复合营养素可促进肠道形态恢复,减少仔猪腹泻,改善仔猪健康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料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血液生化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将240只3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吉他霉素和土霉素钙各50 g/t),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4%微生物发酵料(含吉他霉素50 g/t,不含土霉素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6.90%(P<0.05)和4.77%(P<0.05),腹泻率降低65.67%(P<0.05);试验组仔猪血液中血红蛋白、葡萄糖、球蛋白的含量、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试验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升高(P<0.05)。综上所述,微生物发酵料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能有效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ASPS)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6头(28±3)日龄、平均体重为(7.13±0.67)kg的"长白×约克夏"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0、300、500、800和1 000 mg/kg ASPS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500和800 mg/kg ASPS提高了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P<0.01),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随ASPS添加水平的提高,末重、平均日增重和腹泻率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料重比呈线性改善(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ASPS提高了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降低了仔猪血清皮质醇水平(P<0.05),二者随ASPS添加水平的提高均呈线性变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ASPS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腹泻率,改善血液免疫指标,缓解仔猪应激反应,其中以添加量为800 mg/k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9,(5)
试验主要研究在保育猪基础饲粮中添加水解单宁酸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腹泻情况的影响。试验选取精神活泼健康的21日龄断奶仔猪2 0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和水解单宁酸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 000 mg/kg水解单宁酸的试验饲粮),每组1 000头,每组设置2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母猪和阉公猪各半)。试验结果:水解单宁酸组猪70日龄转群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头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保育阶段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论:在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的水解单宁酸可有效改善保育猪肠道健康状况,降低腹泻率、降低死淘率、提高转群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8 kg的宁乡猪仔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前、中、后3期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3%、12.06%、11.01%;全期消化能为12.15 MJ/kg);试验A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3期蛋白质水平各降低约2个百分点、全期消化能降低1.25 MJ/kg的低营养水平饲粮;试验B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3期蛋白质水平各降低约3个百分点、全期消化能降低2.50 MJ/kg的超低营养水平饲粮。试验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前期料重比和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从全期来看,3个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B组的肥肉率较对照组和试验A组显著降低(P<0.05),瘦肉率有提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胴体垂直长均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B组胴体斜长、皮厚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背最长肌pH 1 h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品质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没有明显负面影响,且能提高屠宰性能,改善胴体组成。在本试验中,超低营养水平饲粮对胴体组成的改善效果优于低营养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添加色氨酸和诱食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择(23±1)日龄断奶的初始体重为(6.0±0.5)kg的48头PIC仔猪,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对照饲粮,试验1 ̄3组分别饲喂添加0.05%的色氨酸饲粮、添加0.02%的香味剂饲粮和添加0.02%的甜味剂饲粮,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①在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甜味剂显著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仔猪的料肉比(P<0.05),使腹泻指数降低74.07%。②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色氨酸显著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P>0.05),未降低腹泻指数。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香味剂使采食量、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显著增加(P<0.05),腹泻指数降低5.56%。④添加甜味剂与添加色氨酸在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添加甜味剂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色氨酸组的仔猪(P<0.05),并且前者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后者(P<0.05)。添加甜味剂组仔猪的腹泻指数比添加色氨酸组仔猪低75.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钩吻提取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56日龄生长猪7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钩吻醇提物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 mg/kg钩吻醇提物的试验饲粮,钩吻酸提物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钩吻酸提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9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钩吻提取物对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以添加100 mg/kg钩吻醇提物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钩吻醇提物显著增加了空肠、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饲粮添加钩吻提取物使空肠组织微绒毛更加均匀、整齐、致密,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等结构均结构清晰、完整;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100 mg/kg钩吻醇提物显著降低了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钩吻醇提物和钩吻酸提物均可改善生长猪肠道形态,调整盲肠菌群结构,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以100 mg/kg钩吻醇提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和猪舍氨气浓度的影响。试验1:从1 000头猪中挑选体重[(15.5±0.5) kg]相近的猪40头备用,将剩余的960头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平均分在2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分别放在2个栋舍中监测氨气浓度,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复合益生菌(主要成分是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等)的试验饲粮。每个栋舍再随机挑选平均体重[(15.5±0.5) kg]接近的3栏猪(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观察猪腹泻情况。试验期30 d。试验2:将试验1中挑选出的40头猪在另一个栋舍中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猪只料重比、肠道菌群及代谢物进行研究。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和室内氨气浓度(P<0.05);添加复合益生菌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物种差异判别分析(LEfSe)发现,瘤胃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代谢组学KEGG通路富集...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寡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结肠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将96头体重约为20 kg的"杜×长×大"生长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和0.3%纤维寡糖的试验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纤维寡糖使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7.5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5.93%(P<0.05),并显著增加了结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结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P<0.05),显著降低了肠上皮对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的通透性(P<0.05);饲粮中添加0.3%纤维寡糖对上述各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但与添加0.2%纤维寡糖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中添加0.1%纤维寡糖对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纤维寡糖可以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刺激结肠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改善结肠黏膜屏障。本试验条件下,纤维寡糖在生长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二者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分为4组,分别将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的混合比例设定为100∶0(对照组)、85∶15(A1组)、70∶30(A2组)、55∶45(A3组)(鲜重基础),每组5个重复。青贮发酵42 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随着紫花苜蓿比例升高,干物质回收率逐渐升高,A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1组(P<0.05); A2和A3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1组(P <0. 05);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升高,乳酸含量逐渐降低,A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2和A3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V-score评分较高(>90),具有优质的发酵品质。2) A1、A2和A3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2和A3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A1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3组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提高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饲料中紫花苜蓿的比例不仅未影响发酵品质,而且还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建议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以55∶45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探讨苜蓿干草切割长度对湖羊增重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断奶湖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日粮中的苜蓿干草为自然长度,其余3组分别饲喂切割长度为5、15和25 mm的苜蓿干草,预饲期为10 d,正试期为90 d,在饲喂试验结束前的最后10 d开展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干草切割长度对育肥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具有显著影响,育肥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随苜蓿干草切割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苜蓿干草切割长度对育肥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具有显著影响,以苜蓿切割长度为15 mm具有最大日增重。育肥羔羊的营养物质表观率受苜蓿干草长度的影响显著,日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苜蓿干草切割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育肥羔羊饲料配制过程中,应考虑苜蓿干草的切割长度,本试验中以苜蓿干草切割长度为15 mm具有最佳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二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EDV M基因和PCV3 Rep基因高度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PEDV M基因与PCV3 Rep基因,经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PEDV与PCV3的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EDV和PCV3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对猪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8种常见的病原体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应用本方法对PEDV和PCV3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37.6拷贝/μL和61.2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EDV和PCV3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快速、高效、定量检测PEDV和PCV3提供了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氧化酶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能够消耗氧气和β-D-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酸。本文介绍了葡萄糖氧化酶的性质、结构及其催化机制,特别是对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为葡萄糖氧化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通透性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25±1)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00mg/kg地衣芽孢杆菌组、200mg/kg低聚木糖组和地衣芽孢杆菌+低聚木糖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结果表明:(1)地衣芽孢杆菌组和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5.1%和12.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34.1%和41.2%(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断奶仔猪的料肉比显著降低10.6%(P<0.05);(2)地衣芽孢杆菌组和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20.3%和16.3%(P<0.05),绒隐比显著提高31.5%和20.7%;(3)地衣芽孢杆菌组断奶仔猪血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显著降低14.6%和19.1%(P<0.05);(4)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粪便乳杆菌数量显著提高5.3%(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低聚木糖组断奶仔猪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12.5%和9.4%(P<0.05),并且两者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因此,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可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道绒毛结构和屏障功能,促进肠道微生物平衡。  相似文献   

16.
半乳糖苷酶是催化α-半乳糖苷键水解的一种外切糖苷酶,可以催化水解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本文主要对其来源与分类、酶学特性、结构与催化特点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该酶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浓度的无机铜和有机铜对1~56 d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1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日粮采用4×2因子设计,共9个组(含1个对照组),对照组铜添加水平为0 mg/kg,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9和150 mg/kg的无机(硫酸铜)和有机铜(氨基酸螯合铜),试验分为1~28 d和29~56 d两个阶段进行。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无机铜显著降低了北京鸭的采食量,改善了料比(P <0.05)。日粮添加铜显著提高了血浆铜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浆锌水平(P <0.05)。与无机铜源相比,有机铜源显著改善了肝脏铜水平、铜排泄和沉积量(P <0.05)。日粮添加铜显著影响血红蛋白浓度和脂肪水平(P <0.05)。日粮添加150 mg/kg铜显著降低了肝脏和肉脂肪、胆固醇含量以及肉色和嫩度(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浆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提高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 <0.05)。无机铜有提高回肠组织病变的风险,但有机铜对北京鸭组织较安全。结论:铜浓度在150 mg/kg时可以显著改善肉质,增加肉蛋白质含量,同时显著降低肉脂、胆固醇以及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8.
牛奶中各种成分含量是影响牛奶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品质的牛奶和奶产品往往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中红外光谱(MIR)已逐渐成为奶产品品质检测的有效新方法。十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已利用MIR建立了牛奶和奶产品中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投入生产使用。然而,我国在利用MIR预测牛奶中成分的研究较晚、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可选择较多的建模方法,其中回归建模方法的正确选用是决定模型预测能力的关键所在,而正确的预测方法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偏最小二乘法(PLS)、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贝叶斯回归(Bayes-R)因为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已成为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预测方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及其特征进行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以2018年河南省草地清查结果为基础,依据河南气候、地形地貌、草地类型和利用方式的多样性特点,对河南省天然草地进行区划,为河南省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按照简单明了和容易实际操作的原则,依据气候、地形和地貌的明显分界线进行划区,使同一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和草地类型尽可能保持一致,草地区的命名方法为:地形地貌+草地类。根据区划原则,河南省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类,30个型,5个草地资源区,分别为:豫北山地暖性灌草丛以及低地草甸区,豫西山地暖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和山地草甸区,平原农区低地草甸暖性灌草丛区,淮南山地热性灌草丛和低地草甸区;黄河滩区低地草甸和暖性灌草丛区。河南天然草地区划结果有利于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植被条件进行改良、利用和保护,有利于发挥天然草地的多样化功能,挖掘其巨大的生产潜力,能把宝贵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大力发展河南省以草牧业为核心的多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两个不同比例谷草颗粒与花生秧饲喂肉羊的育肥效果、产肉性能、血清指标和消化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4月龄体况相似、健康无病的寒泊×小尾杂交公羊54只,平均初重为(33.18±4.89)kg,随机分为高谷草比例组(HMS组,谷草颗粒:花生秧=2∶1)与低谷草比例组(LMS组,谷草颗粒:花生秧=1∶2)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试验期为3个月,预饲期7 d。结果显示:(1)HMS组试验羊总增重和日增重均较LMS组提高13.01%(P <0.05);两组宰前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值均差异不显著(P> 0.05);(2)育肥后期,HMS组血清中葡萄糖(GLU)显著高于LMS组(P <0.05),两组血清中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乳酸脱氢酶(LDH)差异不显著(P> 0.05);(3)HMS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糜蛋白酶(CRS)活性显著高于LMS组(P <0.05),HMS组十二指肠的胰蛋白酶(TRS)活性显著高于LMS组(P <0.05);HMS组纯利润高于LMS组(183.86元VS 134.58元)。添加高比例谷草可提高羔羊育肥增重效果,且对育肥消化生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