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检测东北地区蜱传肝原虫,于2015年4—6月通过布旗法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采集蜱2 767只,其中森林革蜱168只、草原革蜱212只、全沟硬蜱1 629只、嗜群血蜱378只、长角血蜱380只。根据蜱种和地区分组,每组约15只,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肝原虫18S rRNA,阳性样本克隆、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MLE(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法计算感染率。东北地区蜱的肝原虫感染率为1.6%(43/189),森林革蜱、草原革蜱、全沟硬蜱、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的肝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8%(4/12)、1.5%(3/16)、2.0%(29/110)、0.5%(2/26)和1.1%(5/25),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肝原虫感染率最高的蜱种分别为森林革蜱(2.8%)和全沟硬蜱(2.1%),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蜱携带的肝原虫为2个不同基因型,且均与日本貂(Martes melampus melampus)肝原虫的同源性为99%,均能在草原革蜱和全沟硬蜱中检出,而且在不同地区蜱的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确定东北地区存在蜱感染肝原虫,但是其分类地位及动物宿主还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焉耆马体表硬蜱的种类及其遗传进化特性,选取5个焉耆马场作为采样点,采集马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的硬蜱共830只,借助显微镜观察鉴定其形态结构;使用PCR对其COI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Meagalign与Mega1 1.0生物学软件中的邻接法(NJ)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5个采样点的56匹焉耆马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采集的830只硬蜱,分属于革蜱属的边缘革蜱、草原革蜱、森林革蜱。使用PCR扩增COI基因发现,在709 bp处出现与预期一致的目的片段;基于COI基因测序比对发现,采集的边缘革蜱、草原革蜱、森林革蜱同种间的同源性均达99.0%以上,其中边缘革蜱与新疆HM193889株位于同一分支,草原革蜱与新疆KF583573株位于同一分支,而森林革蜱与新疆MH079424株、山西MK213073株分属两个分支。结果表明,以上3种蜱中,边缘革蜱、草原革蜱具备较完整的遗传进化特征,而森林革蜱遗传进化特征不完整。本研究为地方蜱及蜱媒病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青海大部分地区蜱的种类及优势蜱种,运用形态学分类法对采集于青海18县(市)的蜱虫样品进行显微解剖结构观察、鉴定、分类并确定优势蜱种。经鉴定,这些地区的蜱种有青海血蜱、草原革蜱、阿坝革蜱、森林革蜱和长角血蜱,优势蜱种为青海血蜱。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不同饱血状态下中肠菌群结构的特点,本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分别采集饱血、半饱血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PCR扩增细菌16S rRNA V3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后,切取优势条带纯化、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细菌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饱血...  相似文献   

5.
对图们江下游部分牧场黄牛体表寄生蜱调查表明,该地区的蜱有血蜱属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和硬蜱属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2种蜱分别占93.21%和6.77%;黄牛的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121 ̄3270只;在2个硬蜱生境地带2种蜱的分布基本相同。当地优势种长角血蜱在宿主体表的分布无规律性,但以宿主前躯寄生数量较多。长角血蜱的若虫、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明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宁夏固原绵羊体表分别采集半饱血、饱血草原革蜱和半饱血、饱血森林革蜱,无菌条件下收集蜱中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 V3-V4区,IonS5TMXL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各样本菌群结构的特征。结果显示,森林革蜱半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最高,草原革蜱饱血和半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次之,森林革蜱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最低;变形菌门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门;无形体属、立克次体属、寡养单胞菌属和柯克斯体属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属,其中无形体属在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饱血中肠内的含量高于2种蜱半饱血中肠,立克次体属和柯克斯体属在2种蜱半饱血中肠内的含量明显大于饱血中肠;边缘无形体、弯曲假单胞菌和柯克斯体科RFE02菌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种,其中边缘无形体的分布特点与无形体属在2种蜱中肠内的分布特点相一致。结果表明,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易受到吸血行为的影响,共有菌属和菌种在不同蜱种和不同饱血状态下的相对丰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7.
<正>蜱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它对人、畜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吸食血液,更重要的是它们传播很多严重疾病,如:牛羊焦虫病、森林脑炎、出血热、炭疽、布氏杆菌病、螺旋体、Q热病等,还可在叮咬时释放毒素引发蜱瘫病,直接或间接造成严重的人、畜死亡和财产损失。仅河北就分布着微小牛蜱、全沟硬蜱、长角血蜱、日本血蜱、残缘璃眼蜱、血红扇头蜱、草原革蜱、森林革蜱、波斯锐缘蜱等。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明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宁夏固原绵羊体表分别采集半饱血、饱血草原革蜱和半饱血、饱血森林革蜱,无菌条件下收集蜱中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扩增细菌16SrDNA V3-V4区,IonS5~(TM)XL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各样本菌群结构的特征。结果显示,森林革蜱半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最高,草原革蜱饱血和半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次之,森林革蜱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最低;变形菌门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门;无形体属、立克次体属、寡养单胞菌属和柯克斯体属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属,其中无形体属在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饱血中肠内的含量高于2种蜱半饱血中肠,立克次体属和柯克斯体属在2种蜱半饱血中肠内的含量明显大于饱血中肠;边缘无形体、弯曲假单胞菌和柯克斯体科RFE02菌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种,其中边缘无形体的分布特点与无形体属在2种蜱中肠内的分布特点相一致。结果表明,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易受到吸血行为的影响,共有菌属和菌种在不同蜱种和不同饱血状态下的相对丰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黑龙江省风景区及附近区域蜱及蜱携带病原的情况,2015年4月,采用布旗法对黑龙江省某风景区及附近的村屯进行了蜱的调查。共采集136只蜱,其中森林革蜱105只和全沟硬蜱31只。表明本区域有蜱的存在,且4月份的主要蜱种为森林革蜱和全沟硬蜱;为进一步进行蜱携带病原的调查提供了信息完备的样品,为当地蜱病的防治提供研究材料,为该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中部地区羊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是甘肃中部地区永靖、七里河等10县区的羊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的调查。共调查羊466只,其中绵羊374只,山羊52只,黄羊40只,每只羊抹血片2张,共镜检血片932张。发现绵羊泰勒虫和绵羊边虫两种病原。绵羊泰勒虫的感染为主,羊只感染率平均为45.24%,高的可达63.46%。共采集蜱1971只,经鉴定有青海血蜱、长角血蜱、森林革蜱和银盾革蜱4种。青海血蜱是绵羊泰勒虫的媒介蜱。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乳酸片球菌ZPA017的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试验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D-果糖18g/L、大豆蛋白胨40g/L、乙酸钠3g/L、磷酸氢二钾1.3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硫酸镁0.63g/L、硫酸锰0.29g/L、吐温-801mL/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筛选的方法,优化得到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6.5、接种比例1%、发酵时间30h。乳酸片球菌ZPA017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培养,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1.036g/L,是优化前产量的3.77倍。  相似文献   

12.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在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中获得PvbZIP8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761H1248N24O23S8,分子量为17.81 kDa,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哈氏黍(Panicum hallii)、谷子(Setaria italica)和糜子(Panicum miliaceum)相似性较高,并且具有典型的bZIP保守结构域,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定量PCR结果显示,PvbZIP8基因在盐、干旱、高温和低温胁迫下上调表达,在柳枝稷抗逆过程中发生作用。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vbZIP8在多个组织或器官均有表达,其中在根、茎、叶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初步确定柳枝稷PvbZIP8基因响应抗逆性反应,并为进一步研究柳枝稷PvbZIP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发酵饲料资源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影响我国饲料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优质饲料原料严重不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依赖进口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国各类杂粕、糟渣、食品加工副产物等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但由于其饲用价值不高,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高效应用。因此,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多种饲料资源进行优质化处理,可以提高其饲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能量蛋白饲料原料供给,缓解我国优质饲料资源的供需矛盾。本文就近年发酵饲料资源的加工工艺以及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东北地区粮库储存3年玉米对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毒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储存玉米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以指导粮库储存玉米的安全有效使用。选取48头平均体重为(14.0±3.8)kg的杜×长×大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1/2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粮选用当年收获的玉米(占饲粮60%)作为主要能量饲料,试验组饲粮则选用东北地区(克东粮库)储存3年的玉米(占饲粮60%)作为主要能量饲料,试验期28d。结果显示:与饲喂当年收获玉米的仔猪(公和母)相比,饲喂东北地区粮库储存3年玉米的仔猪(公和母)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尿素氮含量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B1、内毒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将东北地区粮库(克东粮库)储存3年玉米应用于仔猪(12~30kg)饲粮中,可取得与当年收获玉米相同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0.86±0.62)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生长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生长猪饲喂由95%基础饲粮和5%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32%(P<0.05)和12.23%(P<0.05),料重比降低了8.58%(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44%(P<0.05)、20.51%(P<0.05)和11.01%(P<0.05);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8.85%(P<0.05)、33.31%(P<0.05)、15.85%(P<0.05)和45.86%(P<0.05),血清中尿素氮和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9.29%(P<0.05)和52.72%(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增加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源卷曲乳杆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组成以及血清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体重(20.35±0.53) kg的二元杂交(长×大)生长猪1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卷曲乳杆菌冻干制剂(卷曲乳杆菌添加量为5.5×109CFU/kg),饲喂期为30 d。饲养试验结束当天采集新鲜粪便用于16S rRNA V3~V4区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组成的测定,采集血清用于长链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 32%(P <0.05),料重比降低了5.68%(P<0. 05); 2)饲粮中添加卷曲乳杆菌能够提高生长猪粪便菌群物种丰富度,增加厚壁菌门及乳酸杆菌属和光岗菌属的比例; 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丁酸含量增加了6.20%(P<0.05),乙酸含量减少了9.88%(P<0.05); 4)试验组猪群血清中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12%(P<0.05)和6.28%(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5.5×109CFU/kg卷曲乳杆菌能够影响生长猪的粪便菌群组成,增加粪便中丁酸的含量,并改善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从而对生长猪的肠道健康及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猪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现状,采用鼻甲骨病变评分方法对我国12个省市24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上市猪及死淘猪的鼻甲骨病变状况进行诊断评估。数据显示:100%的猪场感染萎缩性鼻炎,97.81%的样品出现鼻甲骨病变情况。结果表明,猪萎缩性鼻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北方及东部地区感染情况更为严重,急需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究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核酸酶抑制剂ATA阻断DNase酶活性条件下)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活性氧生成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减少活性氧生成,促进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对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能够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免疫逃避机制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母体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种蛋中锌锰含量及后代雏鸡骨骼发育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祖代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粮添加80 mg/kg的无机锌锰(来源:ZnSO4、MnSO4),等量添加组饲粮用40 mg/kg的有机锌锰(来源:氨基酸锌、锰)替换对照组饲粮等量的无机锌和无机锰,额外添加组饲粮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有机锌、锰,试验第8、24周测定种蛋中锌锰含量,试验第31周所产种蛋入孵。检测1日龄雏鸡的胫骨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种鸡饲粮中添加有机锌锰显著提高了蛋黄和胫骨中的锰沉积量(P<0.05);试验第23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额外添加组(P<0.05);试验第31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种鸡饲粮等量添加有机和无机锌锰能促进锰在蛋黄和后代胫骨中的沉积,促进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对生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以及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乳酸菌是一种安全、优质、高效的益生菌,可调节肠道环境,抑制或杀死胃肠道病原体,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调节肠粘膜免疫力,保持肠屏障功能,有利于猪的健康,提供了抗生素策略的潜在替代方案。本文就饲料中添加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对新生仔猪、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和母猪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不断提高猪的福利和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