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通过回顾寿县冬闲田开发利用历史,调查了现有冬闲田的类型及分布,总结了冬闲田利用经验,对寿县现有的冬闲田有效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主要包括: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牧草;旱育秧田套种玉米等。  相似文献   

2.
贵州冬闲田土资源丰富,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可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缓减草粮争地的矛盾.介绍了贵州冬闲田土的种草概况和现阶段主要的种草模式,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为贵州更快更好发展冬闲田土种草,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冬闲田在山东是指当年10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处于空闲期的农田,以留作第二年种植棉花和春播花生的农田居多,其中种棉冬闲田约有80万公顷,春播花生的冬闲田大约有70万公顷。冬闲田秋播牧草,是指秋季大田农作物收割后,利用空闲期的农田种植生产越年生牧草,供草食畜冬春季节利用的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4.
冬闲田养鱼,是利用晚稻割后至翌年春早稻生长前稻田休闲期养鱼.利用冬闲田养鱼能培养大规格鱼种,能清除田间杂草,吃掉害虫,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肥料,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现将其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冬闲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稻田条件好、交通和通讯便利的冬闲田养鱼.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重要产区,利用冬闲田种植小麦和大麦可以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冬闲田面积有大幅增加的趋势。针对该区域冬闲田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机械条播、少免耕和秸秆还田等利用冬闲田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实行土地制度创新、增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及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政策和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冬闲田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江西省冬闲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江西省冬闲田综合开发利用计划,旨在为江西省乃至南方双季稻区的冬季农业开发、实现农业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冬闲田土黑麦草种植技术推广,促进畜牧业发展,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步伐,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及牧草利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冬闲田土黑麦草免耕种植技术,分析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结合当前技术推广的实际,提出冬闲田土种草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冬闲田正逐步成为我国南方可综合利用的重要农业资源之一。本文对湘西地区冬闲田利用情况调查后发现,湘西地区冬闲田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受技术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条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本文根据湘西实际情况提出湘西地区具有开发潜力的油菜、蔬菜等冬闲田作物模式的综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利用冬闲田种草养鹅的可行性,介绍了其具体实践方法及效果,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推广建议,以期为冬闲田种草养鹅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冬季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冬春光热、冬闲地(白地)、劳力等资源进行的农业生产,主要包括设施农业和冬闲田利用2个方面。目前,邢台市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冬闲田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冬闲田马铃薯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南方冬闲田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播种技术,分别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试验基地进行春马铃薯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最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产量(20 952.60~24 924.30 kg/hm2)较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产养殖废水集中于冬季排放和休耕田需在冬季引水调质的现实需求,提出将水产养殖废水回用休耕田的技术方案,并对废水中典型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在休耕田中的降解途径和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对水产养殖废水回用示范区休耕田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降解是去除废水中SMX的主要途径,去除贡献率为65%~78%,土壤固定和植物吸收对SMX的去除贡献较低。在微生物群落属水平上检测到Arthrobacter (节杆菌属)、Sphingomonas (鞘氨醇单胞菌属)和Bacillus (芽孢杆菌属) 3类降解SMX的优势菌属。TN、NO3--N、TP和CODCr的去除效果均随SMX浓度升高而降低。在消纳水产养殖废水的休耕田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商值小于0.01,其潜在风险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出适合常德冬闲田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特引进中薯系列、克新系列等12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以费乌瑞它和东农303为对照,对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率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薯5号、兴佳2号、中薯20号和中薯1号品种表现突出,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在常德市冬闲田种植;其中以中薯5号的综合表现最好,生育期62d,较抗晚疫病,块茎整齐,扁圆型,芽眼浅,商品薯率85%以上,产量达2073.3kg/667m^2,非常适合在常德市冬闲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十年南方耕作制度研究和改革在以下三个方面有较大发展:1.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耕地资源的深度利用,如旱地以麦玉薯为主体的分带轮作多熟制改革;稻田三熟制的冬季轮作,冬水田、冬闲田、秋闲田等冬、秋季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以提高农田经济效益为重要目标的多类型、多功能种植和农作制度。3.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稻麦两熟耕作制度。通过对2000年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趋势分析,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单产,提高投入与投入产出效率及提高总土地生产力与效益的要求与途径作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中重氮磷肥,轻钾肥的现状,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氮素在0~18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直线正相关;P2O5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曲线相关;K2O在0~25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而钾水平高于25 kg/667m2后,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趋于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通过DPS分析,得出在该冬闲田肥力水平下马铃薯的最佳N、P、K施肥组合为每667 m2纯N 18.00 kg,P2O5 5.77 kg,K2O 39 kg,可获得1 833.8 kg/667m2的理论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更好地在玉林市推广种植冬种甜玉米,充分利用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方法】2008~2009年在玉林市进行冬种甜玉米不同播期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收获后进行考种,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播期和栽培方式对冬种甜玉米穗长、株高、单苞重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播期以早播或迟播较有利于其生长和提高产量;栽培方式以地膜覆盖栽培产量最高。【结论】在玉林市冬种甜玉米华珍76的适宜播期为12月5日,适宜栽培方式为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方双季稻田稻季无草翻耕冬季休闲(CK)、周年稻草焚烧还田翻耕(BST)、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SNTH)、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翻埋(SNTB)和稻季稻草翻耕还田冬季稻草翻埋(STB)5种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进行观测,分析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旨在探索双季稻田CH4减排最佳的稻草还田方式及土壤耕作调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晚稻季CH4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年CH4排放总量的43.9%和52.1%,冬闲季CH4排放比例很小,仅为4.0%;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周年CH4排放总量(P<0.05),增加幅度为25.9%~92.8%(P<0.05),与STB处理相比,SNTH处理和SNTB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H4排放(P<0.05);不同稻草还田处理周年CH4温室效应大小顺序为:STB>BST>SNTB>SNTH>CK。可以看出,双季稻田稻季稻草覆盖免耕还田、冬季翻埋稻草还田或留桩还田能显著减缓因稻草直接还田CH4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在南方双季稻区是一项可行的CH4周年减排的稻草还田调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更好地在玉林市推广种植冬种甜玉米,充分利用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方法】2008~2009年在玉林市进行冬种甜玉米不同播期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收获后进行考种,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播期和栽培方式对冬种甜玉米穗长、株高、单苞重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播期以早播或迟播较有利于其生长和提高产量;栽培方式以地膜覆盖栽培产量最高。【结论】在玉林市冬种甜玉米华珍76的适宜播期为12月5日,适宜栽培方式为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个小麦生长期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耕种小麦,地膜覆盖均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且对休耕地的保水作用高于小麦田.小麦田覆膜后增温幅度小于休耕地,但在孕穗期前和成熟期后增温效果大,而小麦生长中期小;尤其能显著提高0~5 cm耕层土壤温度,甚至10 cm深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后小麦田耕层土壤中NO_3~--N平均含量增加5.34 mg·kg~(-1),且小麦生长旺盛期增加量明显.覆膜使大多数小麦生育期土壤N_2O排放通量高于常规耕作,其增排效应与土壤水分、温度、NO_3~--N含量、有机质增加量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小麦田土壤N_2O增排的最大影响因子是耕层5 cm处土壤温度的变化,其次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密切相关;而休耕地土壤N_2O的增排作用主要受控于覆膜对水热条件及微生物能量供给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From 1972 to 2015, stocks of productive moisture were determined in the 1-m-deep soil layer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t Prikumsk Experimental and Selection Station in a six-course rotation: bare fallow–winter wheat–winter wheat–corn to green fodder–winter wheat–spring barley. Analysis of moisture supply for crops in the arid area showed that bare fallows provide the emergence of seedlings in 62% of years, while repeated winter wheat plantings yield seedlings in 22.8% of years. As the amount of autumn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the relative productivity advantage of winter wheat after bare fallow decreased from 99.4 to 43.2%. By spring, the stocks of productive moisture were 37.7% higher and the productivity was 73.5%, or 1.75 t/ha, higher after bare fallow than after bastard fal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