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猪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通过在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研究了它对猪精液液态保存后的精子活力、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DNA损伤率、体外受精卵裂率及囊胚率等影响。结果表明,向稀释液中添加1 mmol/L,5 mmol/L,10 mmol/L GSH均能显著提高精子保存质量。其中添加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效果最好,10 mmol/L效果较差,但大部分指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稀释液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有助于提高液态保存猪精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猪精子液态常温保存的影响,试验向保存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C(0.5 mmol/L、1 mmol/L、2 mmol/L、5 mmol/L),在15℃条件下保存猪精子,检测保存后的精子活率、活力和弯尾率。结果表明:在稀释液中添加1 mmol/L的NAC能显著提高精子的活率、活力、弯尾率(P0.05)。通过添加NAC可以显著提高精子的保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冷冻保存Ⅰ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谷胱甘肽(GSH)对杜洛克公猪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将冷冻-解冻处理的精液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冷冻保存Ⅰ液)和试验组(分别在冷冻保存Ⅰ液中添加1.0,1.5,2.0,2.5,3.0 mmol/L的GSH),在液氮中保存,然后检测精子活力、运动参数、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和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此来评价解冻后的精液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GSH添加浓度为3.0 mmol/L时精子活力降低外,其他添加浓度精子活力均提高,其中添加浓度为2.5 mmol/L时提高最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GSH添加浓度为2.5 mmol/L时猪精子在解冻后各项运动参数均显著提高(P<0.05),添加浓度为2.0,3.0 mmol/L时对猪精子部分运动参数也有一定提高,而添加浓度为1.0 mmol/L时各项运动参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GSH时精子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线粒体活性均提高,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猪人工授精的精液还以液态常温保存为主,但保存时间短、质量差的问题亟需解决。本试验通过在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检测不同保存时间的精液质量参数,来衡量谷氨酰胺对液态常温保猪存精液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使用改良后的Modena稀释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0 mmol/L、20 mmol/L、40 mmol/L、60 mmol/L、80 mmol/L)。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0 mmol/L谷氨酰胺的精液稀释液可以有效提高猪精液的质量并延长精子保存时间。试验结果为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猪人工授精技术中,良好的稀释剂是提高猪精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传统的猪精液保存稀释剂Zorlesco(-BSA)为基础稀释液,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CMC(0、8、16和24μmol/L)对原精液进行稀释和保存。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CASA)检测精子活率和活力,低渗肿胀法(HOST)检测精子质膜完整性,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精子顶体完整性。结果显示,在猪精液保存的前3d内,添加不同浓度CMC组的精子活率和活力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保存4~7d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6μmol/L CMC组的精子活率和活力明显升高(P0.05)。在保存的前4d内,添加不同浓度CMC组的精子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保存至5~7d时,添加16μmol/L CMC组的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猪精子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在Zorlesco稀释剂中添加8~24μmol/L的CMC能显著改善和提高猪精子活率、活力、质膜完整性以及顶体完整率,其最佳添加浓度为16μmol/L。CMC可作为精液稀释剂中的悬浮剂,用于减缓精子沉降速率,提高猪精液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添加牛磺酸对兔精液液态保存质量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牛磺酸对兔精液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试验分对照组和4个牛磺酸处理组(5,10,15和20mmol/L),在精液保存24h、48h和72h后,发现10mmol/L牛磺酸处理组的精子活率、精子低渗膨胀百分率、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子前向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精液保存48h和72h后,10mmol/L牛磺酸处理组精子直线速度和精子平均路径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牛磺酸对兔精液液态保存是有益的,牛磺酸的浓度为10mmol/L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6):59-62
为研究谷胱甘肽(GSH)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在基础稀释粉Modena中加入0、1、5、10和15 mmol/L的GSH,每隔24h观察精子活率,统计精子有效保存时间,检测精液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析GSH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精液稀释中加入1 mmol/L和5 mmol/L GSH精子有效保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精子有效保存时间为5 d,但是精子活率分别为0.607和0.630,且差异显著(P0.05);加入1 mmol/L的GSH能够减少精子的氧化损伤,明显降低精液中MDA、H2O2含量(P0.05),显著提高精液SOD活力(P0.05)。因此,稀释液中加入GSH可以提高猪精液常温保存品质,延长有效保存时间,GSH添加量为1 mmol/L。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尿酸对液态保存猪精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低渗肿胀法检测精子的质膜完整性、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荧光探针染色检测顶体完整性、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体外受精检测精子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在保存液中添加一定质量浓度的尿酸有助于提高猪精子质量,同时发现尿酸主要是通过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膜电位来维持精子质量。此外,本研究发现尿酸还能够提高精子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能力。结果表明,添加5.0 mg/L尿酸对17℃液态保存的猪精液有利,可为新型猪精液保存液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对猪精液在17℃下保存的质量影响。实验在Modena基础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15、20、25 mg/L)β-胡萝卜素并在17℃环境下保存精液,在保存1、2、3、4、5 d分别检测猪精子活率、精子活力、运动性能和畸形率。结果表明:添加β-胡萝卜素嫩能显著提高精子质量,20 mg/Lβ-胡萝卜素组精子活率、活力等优于其他组(P0.05),同时畸形率显著降低。综上,添加20 mg/Lβ-胡萝卜素对17℃保存的公猪精液有利,可为生产实践中公猪精液的保存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7,(4)
试验旨在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藏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采用电刺激法采集健康藏猪精液,在改进的猪精液低温稀释液为基础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MC(0、6、12、18和24μmol/L),将藏猪种公猪新鲜精液稀释后于4℃环境保存至第5天,以藏猪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和精子顶体完整率为评价精液品质指标,探讨CMC对藏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2μmol/L CMC添加组藏猪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精子顶体完整率均极显著好于其他试验组(P0.01)。总之,在改进的猪精液稀释液中添加CMC 12μmol/L可明显改善4℃环境保存藏猪精液品质,该试验研究为今后藏猪精液低温保存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东北地区粮库储存3年玉米对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毒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储存玉米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以指导粮库储存玉米的安全有效使用。选取48头平均体重为(14.0±3.8)kg的杜×长×大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1/2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粮选用当年收获的玉米(占饲粮60%)作为主要能量饲料,试验组饲粮则选用东北地区(克东粮库)储存3年的玉米(占饲粮60%)作为主要能量饲料,试验期28d。结果显示:与饲喂当年收获玉米的仔猪(公和母)相比,饲喂东北地区粮库储存3年玉米的仔猪(公和母)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尿素氮含量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B1、内毒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将东北地区粮库(克东粮库)储存3年玉米应用于仔猪(12~30kg)饲粮中,可取得与当年收获玉米相同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2.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在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中获得PvbZIP8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761H1248N24O23S8,分子量为17.81 kDa,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哈氏黍(Panicum hallii)、谷子(Setaria italica)和糜子(Panicum miliaceum)相似性较高,并且具有典型的bZIP保守结构域,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定量PCR结果显示,PvbZIP8基因在盐、干旱、高温和低温胁迫下上调表达,在柳枝稷抗逆过程中发生作用。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vbZIP8在多个组织或器官均有表达,其中在根、茎、叶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初步确定柳枝稷PvbZIP8基因响应抗逆性反应,并为进一步研究柳枝稷PvbZIP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乳酸片球菌ZPA017的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试验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D-果糖18g/L、大豆蛋白胨40g/L、乙酸钠3g/L、磷酸氢二钾1.3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硫酸镁0.63g/L、硫酸锰0.29g/L、吐温-801mL/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筛选的方法,优化得到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6.5、接种比例1%、发酵时间30h。乳酸片球菌ZPA017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培养,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1.036g/L,是优化前产量的3.77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究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核酸酶抑制剂ATA阻断DNase酶活性条件下)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活性氧生成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减少活性氧生成,促进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对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能够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免疫逃避机制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母体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种蛋中锌锰含量及后代雏鸡骨骼发育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祖代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粮添加80 mg/kg的无机锌锰(来源:ZnSO4、MnSO4),等量添加组饲粮用40 mg/kg的有机锌锰(来源:氨基酸锌、锰)替换对照组饲粮等量的无机锌和无机锰,额外添加组饲粮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有机锌、锰,试验第8、24周测定种蛋中锌锰含量,试验第31周所产种蛋入孵。检测1日龄雏鸡的胫骨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种鸡饲粮中添加有机锌锰显著提高了蛋黄和胫骨中的锰沉积量(P<0.05);试验第23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额外添加组(P<0.05);试验第31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种鸡饲粮等量添加有机和无机锌锰能促进锰在蛋黄和后代胫骨中的沉积,促进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0.86±0.62)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生长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生长猪饲喂由95%基础饲粮和5%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32%(P<0.05)和12.23%(P<0.05),料重比降低了8.58%(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44%(P<0.05)、20.51%(P<0.05)和11.01%(P<0.05);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8.85%(P<0.05)、33.31%(P<0.05)、15.85%(P<0.05)和45.86%(P<0.05),血清中尿素氮和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9.29%(P<0.05)和52.72%(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增加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猪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现状,采用鼻甲骨病变评分方法对我国12个省市24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上市猪及死淘猪的鼻甲骨病变状况进行诊断评估。数据显示:100%的猪场感染萎缩性鼻炎,97.81%的样品出现鼻甲骨病变情况。结果表明,猪萎缩性鼻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北方及东部地区感染情况更为严重,急需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源卷曲乳杆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组成以及血清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体重(20.35±0.53) kg的二元杂交(长×大)生长猪1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卷曲乳杆菌冻干制剂(卷曲乳杆菌添加量为5.5×109CFU/kg),饲喂期为30 d。饲养试验结束当天采集新鲜粪便用于16S rRNA V3~V4区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组成的测定,采集血清用于长链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 32%(P <0.05),料重比降低了5.68%(P<0. 05); 2)饲粮中添加卷曲乳杆菌能够提高生长猪粪便菌群物种丰富度,增加厚壁菌门及乳酸杆菌属和光岗菌属的比例; 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丁酸含量增加了6.20%(P<0.05),乙酸含量减少了9.88%(P<0.05); 4)试验组猪群血清中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12%(P<0.05)和6.28%(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5.5×109CFU/kg卷曲乳杆菌能够影响生长猪的粪便菌群组成,增加粪便中丁酸的含量,并改善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从而对生长猪的肠道健康及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毒素GtxA对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利用自然转化和正向筛选法构建了1株G.anatis gtxA缺失突变株,初步探究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与亲本菌株比较,突变株溶血活性消失,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并未出现显著改变,其对小鼠的致病力下降。外毒素GtxA参与G.anatis致病过程并扮演一定角色;G.anatis gtxA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为更好的了解其致病机理和研发出更为高效安全疫苗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苜蓿草粉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发情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日龄(体重约40 kg)的后备母猪4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不含苜蓿草粉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低、中、高质量苜蓿草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18.3%、20.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0.3%、34.5%、2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4%、41.7%、36.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1) 120~220日龄阶段,试验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最高;试验组母猪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Ⅲ组母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浆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190~220日龄的发情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雌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瘦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猪血清孕酮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得出,在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和高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20.0%)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生产效果,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