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毒感染调控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毒感染调控细胞凋亡郭爱珍陆承平(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210095)细胞死亡的机制有如下几种:病毒复制损伤宿主细胞、病毒出芽和合胞体形成破坏细胞膜、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等。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凋亡(apoptosis...  相似文献   

2.
机体在高温刺激下可诱导合成热应激相关蛋白,这些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热休克蛋白在信息传递、细胞代谢、生长及分化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热休克蛋白在线粒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中通过削弱、阻断凋亡信号,或激活存活信号对凋亡进行负调控,从而减少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调控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已成为近年来发育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哺乳类动物,从胚胎到成体,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伴随着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所决定的生理性、主动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由一系列调控因子所调控,具有形态学和生化特征以及特定时空顺序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凋亡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视黄酸(RA)是维生素A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和功能性物质,已经证明其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细胞凋亡是动物细胞维持正常生长和生产的重要方式。本文从RA在体内合成及转运、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RA对细胞凋亡调控机制3个方面,对RA调控细胞凋亡的双向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RA在动物饲养和健康维持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关键词] 视黄酸|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6.
细胞凋亡是与机体组织自我稳定机制有关的主动的程序性死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程序的生理性死亡.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一组结构上高度保守的多肽,HSP 70家族因具有分子伴侣、细胞保护、抗细胞凋亡、抗氧化以及参与免疫应答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而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1 细胞凋亡的概念在多细胞生物中 ,细胞的死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坏死性或意外性死亡 ( necrocis or acci-dental cell death) ,它是由于某些外界的因素 ,比如局部贫血、高热以及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的侵袭等 ,造成细胞急速死亡 ,即病理性细胞死亡 ,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坏死。另一类为生理性细胞死亡 ,这是1972年 Kerr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观察到的 ,称为编程性细胞死亡 (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凋亡 ( apoptosis) [1]。细胞凋亡是机体的正常细胞在受到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后启动的自发的死亡过程 ,是一种主…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形态特征,并介绍在生理状态下各期生精细胞的凋亡、生精细胞凋亡的生化特性和基因、激素等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生理性死亡形式,受包括caspase、Bcl-2家族蛋白等在内的许多因素的调控并与其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机构,诱导细胞凋亡并对其进行严密的调控。根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改变,通过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采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标记法等方法对凋亡细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NS1蛋白是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流感病毒蛋白之一。流感病毒NS1是的颉颃剂,押制干扰素诱导的抗凋亡效应,同时也与病毒的致病力有直接的关系。详尽论述了NS1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和delNS1病毒作为特异性肿瘤杀手在临床上应用的前景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7,(4):762-76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多见于雏鸡,感染雏鸡常见免疫器官萎缩,法氏囊损伤并诱导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致使被感染鸡易受2次感染或免疫失败,给禽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首先简要分析了传染性法氏囊病不同毒株基因组序列间的同源性与进化性关系,并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编码序列的microRNA靶位点进行了预测,其次探讨了microRNA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之间的调控关系,最后对microRNA在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中的可能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调控机制和防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miRNA在配子发育和受精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泌体(Exosomes,EXs)是一类膜状结构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携带大量的生物活性调节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转导。EXs携带的miRNA在配子发生、发育和受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对EXs中的miRNA在卵母细胞和精子成熟以及受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与S基因有相互作用的外源miRNA:amiRNA-S-28035,amiRNA-S-28038,amiRNA-S-28165。之后,利用脂质体将构建好的相应的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至PK-15细胞;通过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其对S基因的抑制作用;CPE分析和TCID50测定检测其对TGEV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3个外源性miRNA均降低了S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其中amiRNA-S-28038对TGEV mRNA的平均抑制率可达64.6%,最高可达69.9%,表明外源性microRNA可以通过靶向TGEV基因组来抑制TGE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按照加强兽药管理的原则,新《条例》对现行《条例》中的有些制度作了修改和完善,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5.
中药调节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自杀行为,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其机制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和调控。本文从中药及其有效提取物制剂对细胞DNA复制、细胞凋亡途径、凋亡信号传导、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等方面,对中药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微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非编码小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特定位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引起该mRNA的降解或抑制蛋白质合成。大量研究显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受miRNA的调节,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深入了解miRNA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探索脂肪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脂类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结构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下丘脑神经肽,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该激素具有多重功能,如参与类固醇生成、细胞增殖、受精、粘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迁移等生理功能的调节,并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妊娠、分娩等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对Gn RH的结构特点及其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前列腺素的生成是多途径、多步骤的结果。参与前列腺素合成的酶类主要有:磷脂酶A2、前列腺素合酶(PGHS)-环氧化酶、前列腺素合酶-氢过氧化物酶、前列环素合成酶(PGIS)、血酸烷(thromboxane,TXAX)合成酶和内环氧化异构酶等,这些酶的催化活性对过氧化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而其合成会受到过氧化物和抗氧化剂的影响[1,2]。1 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