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房式仓内储存14.8%的高水分玉米,通过采用聚乙烯塑料膜密闭,结合磷化铝化学熏蒸使粮堆内保持有效磷化氢浓度,抑制了霉、虫孳生,确保了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2.
针对沿海地区夏季气候高温高湿,玉米安全保管难度大的特点,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高水分玉米通过及时全仓密闭,适时进行磷化铝环流熏蒸使粮堆内保持有效磷化氢浓度,从而抑制虫霉孳生,确保了高大平房仓储存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虫霉孳生,防止结露劣变,保持了储粮较好的品质,达到了入库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水分玉米(水分含量14.3%)房式仓散装储藏的研究,认为高水分玉米采用化学熏蒸可达到杀虫抑霉目的、机械通风可达降水降温目的,两种储藏技术配合应用可使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4.
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主产于北方,由于收获时受气候等因素影响,玉米的原始水分高,而且未熟粒、破损率较高,又具有带菌量大,易吸湿,易虫蚀等特点,因而玉米比一般粮食品种类更难储藏。特别是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高水分玉米度夏困难重重。如何使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一直是我们储藏技术研究人员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综  相似文献   

5.
在东南沿海地区高温高湿季节入库14.2%~15.4%的高水分玉米,通过利用离心风机就仓通风降水、谷物冷却机通风降温、高浓度磷化氢防霉抑菌熏蒸等措施处理,实现了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6.
高大平房仓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及安全度夏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当前烘干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北方南下的二次烘干玉米的脂肪酸值偏高,一般都在45~50mgKOH/100g之间,经过1年储存后很容易超过50mgKOH/100g。自然干燥或一次烘干玉米的脂肪酸值虽然较低,可水分偏高且不均匀,需要采用机械干燥的方法将其含水率降到安全水分。为了解决轮换入库玉米脂肪酸值低而水分高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高水分晚粳稻谷(水分15.3%)在高大平房仓散装储藏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通风、粮面压盖及环流熏蒸等技术,能有效杀虫防霉,延缓品质陈化,可使高水分晚粳稻谷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8.
南方地区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高水分玉米的安全保管一直是很大的难题,我库采取就仓通风降水、谷物冷却、高浓度磷化氢防霉抑茵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平均水分为15.6%的玉米安全度夏,为南方地区安全储藏高水分玉米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水分玉米机械通风降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大平房仓中存储水分16.3%的玉米,做好入库计划安排,有目的,有预案,分仓储存高水分玉米,做到处理粮情有针对性,通过压入式与吸出式结合通风能达到高效、节能、降水的目的,使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0.
玉米湿储法     
刘瑞征 《作物杂志》1992,8(2):39-40
饲用玉米籽粒湿储技术是在6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形势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至今在发达国家一些农牧结合地区的饲用玉米常规储藏方法中占有一席之地。西方国家称之为高水分玉米密封储藏。我国东北长期存在玉米收获水分过高而烘晒条件又不足的矛盾,近几年随玉米产量增长使其矛盾更显突出。在此形势下,1989年国内发表文章介绍提倡这项技术,把它改称为高水分玉米发酵储……  相似文献   

11.
杨军  杨卫民 《粮食储藏》2003,32(2):46-47,54
本文通过对几种测定玉米水分方法的比较,将微波干燥测水技术用于单个或小批量玉米水分测定中,所得测定结果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机械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水试验,结果表明:机械通风降水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小、费用低等优点,较人工晾晒和烘干节省费用,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品质、稳定储粮性能,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宜存要求。入仓前的粮食清理、及时调整通风方式都有助于提高通风降水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吉林省春季风大,湿度低的条件,对水分18%以下的袋装玉米进行露天堆垛自然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储藏2个月,玉米水分从15.9%~17.8%分别降到13.9%~14.4%玉米发芽率没有明显变化,蛋白质,纤维素,粘度,淀粉,灰分,脂肪酸等与烘干,晾晒的玉米相比明显判别,该方法可作为解决中,小型粮库高水分粮的降水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水分玉米微波干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次实验结果显示:高水分玉米的含水量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呈指数下降,试用M水分=A e^Bt(min)公式对其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在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相同时,间歇式干燥比连续式干燥降水效果好;耗电量相同时,用小功率微波加热器间歇式干燥比大功率加热器连续式干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南方长期安全储藏高水分玉米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水分玉米储藏过程中,采用高密闭、长时间保持粮堆内PH3有效浓度,能较好地抑制粮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地抑制粮食呼吸,控制粮温上升。试验证明:在南方全年较长时间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半安全粮、危险粮也可以度夏,同时也能进行较长时期(2年以上)安全保管,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河北省收获玉米质量情况,为承储企业收购粮食、加工企业选择优质玉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2014年~2019年河北省收获玉米质量进行调查。分别对容重、不完善粒含量、水分、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百粒重等指标从不同年份变化、不同城市间平均值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9年河北省新收获玉米质量均处于较好水平。2018年为玉米质量最好年份,容重最高,不完善粒含量和水分最低;13个市的玉米质量进行比较,容重、不完善粒均达到一等要求,水分均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秦皇岛市、辛集市容重为各市最好,并且不完善粒和水分含量最低;而且,秦皇岛市新收获玉米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为各市最高,淀粉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高大平房仓玉米就仓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取3间试验仓,分别采用地上笼离心风机压入式通风降水、立体插管通风降水以及地上笼和立体插管通风相结合通风降水的方法,进行高大平房仓玉米就仓干燥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地上笼和立体管通风相结合,能简单有效地对高粮堆玉米进行就仓干燥降水处理,保证仓房的利用率,并能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8.
玉米就仓干燥实仓试验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6m高粮面的3225t高水分玉米(入仓平均水分15.2%),利用新型的粮仓绿色处理机组与地上笼组成的通风系统进行整仓降水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从开始入粮使用仓内地上笼和粮仓绿色处理机进行通风处理,抑制了粮食霉茵的发生,给玉米降水赢得了时间。第二阶段使用粮仓绿色处理机和立体软管通风系统组合进行均匀降水,使玉米水分降至安全指标以内(12.6%),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粮食烘干过程中,因玉米的容重和原始水分不同、干燥介制裁温度不同、降水幅度要求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在烘后玉米的破碎率、裂纹率等指标上体现出来。建议在考核烘干机系统性能时,对烘后玉米破碎率、裂纹率等控制指标应用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简要阐述了提高玉米烘后品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原地区入仓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原地区堆高5 m~6 m、入仓水分最高17.8%的玉米安全度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入仓控制开始,经过冬季低温储藏,春季气温回升15℃到以上时采用地上笼压入式通风、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就仓干燥等技术,使玉米全仓平均水分降到14.0%以内,结合臭氧防霉、高浓度PH3熏蒸及排积热控仓温等措施,确保了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