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青杨天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春季,在苗圃地防护林内进行了树干打孔注药防治青杨天牛试验。试验证明,吡虫啉、高渗苯氧威等高效、低毒药剂能有效地防治青杨天牛。用药量为0.8 mL/cm.胸径时防治效果98%以上。  相似文献   

2.
不同杨树品种对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3处发生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杨树评比试验林内共计32个杨树品种的2种天牛的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调查,选择出相对抗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银中杨等杨树品种以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小黑杨等杨树品种。抗性杨树品种可作为目的树种,易受天牛危害树种可作为诱树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3.
以伊宁市农田防护林黄斑星天牛、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和榆木蠹蛾四种钻蛀性害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不同树种危害及垂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配置林带中各树种的被害率及虫口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虫口密度及危害率看,青杨天牛危害最重,黄斑星天牛其次,榆木蠹蛾和白杨透翅蛾危害较轻。4种蛀干害虫在各种不同树种上的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光肩星天牛集中分布在树干4m以下的位置;青杨天牛则以树高2~4m区间内的分布居多;榆木蠹蛾在箭杆杨和合作杨上完全分布在树高2m以下,而在榆树上分布在树干0~4m以内位置;白杨透翅蛾在速生杨上集中分布在树干4m以下。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我区营造农田林网,绿化荒山、荒沙和“四旁”的主要树种。随着杨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杨树蛀干害虫的为害日益猖獗。据查,定边县曹圈苗圃16年生杨树农田防护林,遭受青杨天牛为害,受害株率达100%,单株虫口142头;靖边县沙石峁林场12年生杨树万亩林,青杨天牛单株虫口23头,使整片林子成为“小老树”;佳县打火店林场10~20年生杨树防风固沙林,青杨天牛单株虫口98头,最高达315头。由于这类害虫为害隐蔽,在防治技术上难度较大,因此,找寻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具有特殊意义。管氏肿腿蜂(Sclevoderma guani Xiaoet Wu)属膜翅目肿腿蜂科,是青杨天牛等一些钻蛀害虫幼虫及蛹的体外寄生天敌,也是国内外研究中颇受重视的一种寄生蜂。1981年8月,我们在榆林城关早柳干柴中_头天牛幼虫体旁采到该蜂,随即进行了繁殖、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杨虎天牛虫害对杨树造成的损失,依虫口密度将杨树分5个等级,并对所设标准木进行生长量和虫口密度(羽化孔数 幼虫数)的调查,经分析0级木与Ⅱ、Ⅲ、Ⅳ级木之间高生长、径生长有明显差异,通过材积损失量与虫口密度间关系方程V=0.002N^0.3579,求得防治指标N=1头/株。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蒙古通辽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逐年加重,特别是青杨天牛、松毛虫的严重危害,极大地制约当地林业健康发展的严峻态势,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建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结合通辽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现状,我们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对其进行了防治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出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应急救灾能力的最佳组织形式,为迅速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势头,大幅度降低青杨天牛、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虫口密度,最大限度减轻危害损失建立模式样板。  相似文献   

7.
1982、1983年我们用柠条豆象(Kyto-rrhinus immixtus Notsch.)幼虫作中间寄主繁殖肿腿蜂400多万头,防治青杨天牛2300多亩。现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林况及为害情况两年来主要在两块林地进行放蜂试验,即:佳县打火店林场炭窑(?)防风固沙林,基本是杨树纯林,少量混有紫穗槐下木。主要树种为小叶杨、加拿大杨、合作杨,10~20年生,郁闭度0.2~0.6,胸径5~15厘米,树高3~12米。青杨天牛单株虫口98头,最高虫口达315头,受害株率达100%,生长势衰退,少数植株已有枯死。定边曹圈苗圃农田防护林,16年生,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选择出抗青杨天牛及青杨虎天牛危害的的树种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树种。通过放飞试验,确定了2种天牛的扩散特性,从而提出防止2种天牛扩散及暴发的防护林体系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 山西省雁北地区,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的发生面积高达150万亩,有64万亩成灾,直接影响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和巩固平原绿化成果。为此,林业部决定从1982年开始在山西省朔县设青杨天牛防治试点(以  相似文献   

10.
6HW-50型车载高射程喷雾机防治青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是我国历史性的森林害虫,对杨树具有较强的破坏力。文章报道了使用6hw-50车载高射程喷雾机、采用不同药剂、不同施药量进行青杨天牛防治的对比试验的结果,旨在评估这一新药械的防治青杨天牛效果。  相似文献   

11.
鸟州县1976年实现林网化后,农业生产稳步上升.近年来,杨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杨树光肩星天牛的为害也日益加重.受害严重的林网,已失去防护林作用,必须更新.为保护林网,1982年,全县进行了光肩星天牛防治的试点工作.防治当年,虫口密度由防治前平均每株23头下降到10.5头.具体做法如下:一、搞好虫情预报  相似文献   

12.
青杨天牛的发生与杨树品种、栽植密度、海拔高度密切相关。该虫生长的有效积温为219.5日度,发育起点温度2.81℃,发育历期N—219.5/(T—2.81)。本文用物候法总结出了青杨天牛蛹和成虫与物候的关系,对于集中防治青杨天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松墨天牛进行了诱捕试验,长时间定期观察,收集天牛数量,推断了其在当地的发生规律。以探讨科学的防治措施与策略,为促进森林健康,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林农收入发挥林业堡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上犹县4月中旬就可以诱捕到松墨天牛,4月下旬大量出现,6月上旬虫口密度大增,进入高峰期, 7月份虫口稳定, 8月份虫口回落,9月份虫口急剧下降,10月中旬基本看不到成虫。  相似文献   

14.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是危害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几年在黑龙江省的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以及吉林省的长春、白城等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了杨树丰产林和"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根据防治和预测预报技术的需要,对青杨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浓度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又是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于4~5月间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荮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122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用此种农药防治松墨天牛,可以降低虫口密度,以便控制松墨天牛危害,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6.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是一种对杨树危害很严重的害虫。经过对青杨天牛生活史的分析,总结出一整套防治青杨天牛的方法,首先从严格检疫开始,通过营林技术、人工防治等措施来防治和控制青杨天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Li nnaeus)]是我国重要检疫害虫。近些年来在内蒙古东西部地区为害猖獗,造成大面积杨树干枯死亡。作者经多年定位观察,搞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态特性,为综合防治、虫情测报提供理论依据,于1988年又对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该虫在内蒙古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虫瘿中越冬;越冬老熟幼虫在林间服从奈曼A型分布,以对角线为最适抽样法。依据Iwao的统计方法,利用公式:N=1╱(D~2)((a 1)╱X β-1)可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抽样理论数。青杨楔天牛又名青杨天牛、山杨天牛、杨树枝天牛。隶属鞘翘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楔天牛属。在国内分布广泛,为害杨柳科植物。据统计该虫在内蒙古发生面积40余万亩(呼和浩特市29400亩,赤峰市302600亩)。形成大面积“小老树”和枯死树,严重影响成林成材和防护效益。笔者在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经多年的定位系统观察,摸清了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收集湖北省远安县2019—2020年2个年度不同区域松褐天牛诱捕量数据,利用APF-1引诱剂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诱捕与监测,采用GIS空间统计,引入核密度分析与克里金空间插值分析,对松褐天牛空间密度分布进行估算和可视化表达。试验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活动期为5个月,时间区域为5月1日—10月15日,一年只发生1代,成虫羽化初始期为5月,高峰期为6—8月,盛末期终于10月15。高峰期受海拔影响而推迟,盛末期提前,虫口密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研究区域松林范围内普遍存在松褐天牛的分布,核密度分析结果反映区域虫口密度分布聚集性特征,克里金插值结果反映虫口密度连续区域变化空间分布特征,松褐天牛在松林中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区域存在差异,虫口密度以高海拔密度低,低海拔密度高。松褐天牛具羽化周期长、区域分布不均、隐蔽性等特点,难以达到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19.
青杨虎天牛危害以蛀干这主,对林木具有毁灭性危害,传播途径以公路、铁路沿线的防护林为主,同时也应注意水上传播。主要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人工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杨楔天牛生活史的观察和多处防治试验的总结,从选择适宜的作用林分和作业时间,正确识别有虫虫瘿和确定上剪部位,妥善处理剪下的虫瘿,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周边林等方面阐述了人工剪虫瘿除治青杨天牛技术要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青杨楔天牛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