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荒漠藻人工生物结皮固沙成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荒漠藻人工生物结皮和固沙措施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沙措施不同,生物结皮形成特征不同。单纯的人工造林固沙措施,生物结皮出现的样方概率平均为66.5%,生物结皮盖度平均为68.8%。而采取沙障固沙造林措施,生物结皮出现的样方概率平均为86.3%,生物结皮盖度平均为70.2%。  相似文献   

2.
沙漠生物结皮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生物结皮既是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也是流动沙丘固定的标志,同时,在防风固沙、系统养分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以后,我国的研究者紧密结合专业优势和地域特点,全方位地开展了生物结皮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结果。本文从生物结皮的生物组成、结构与发育特性、物理化学特性和酶活性、生态作用、干扰的影响、生物结皮分布特征以及生物结皮人工接种固沙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片离体快速称重法,对库布齐沙漠东部主要固沙灌木树种沙柳和中间锦鸡儿进行了不同季节蒸腾速率的日进程测定,并对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沙柳蒸腾速率的日进程呈单峰型变化,在整个生长季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中间锦鸡儿蒸腾速率的日进程表现出既有双峰变化,也有单峰变化,呈现出一种混合型蒸腾变化规律。两种灌木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明显,6-8月份蒸腾速率最高。蒸腾速率与气温、光照强度均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并且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科院库布齐沙漠综合试验站经过3年建设,在防沙治沙技术、沙生植物引种、荒漠藻生物结皮固沙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同时受到国内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库布齐沙漠测定了人工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和颗粒物质的组成,结果表明:采取人工接种技术形成的生物结皮层同样具有养分富集的特征,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固定沙地增加5.5%、70.0%、59.4%、53.96%和48.9%。与天然形成的生物结皮层养分含量相比,人工生物结皮层各养分(速效磷除外)含量较低,颗粒组成含量和天然形成的生物结皮层颗粒组成含量几乎一致,说明人工接种技术形成的生物结皮层颗粒物质组成和天然生物结皮相同。  相似文献   

6.
沙漠生物结皮层覆盖对风沙土水分蒸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结皮作为流动沙丘固定的标志之一,影响着风沙土水文的变化特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结皮覆盖直接影响着风沙土水分的再分配过程;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自然含水状况和降水再分配的影响不同。生物结皮覆盖对0~5cm土层的土壤自然含水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覆盖状态下,土壤自然含水量发展趋势不同。沙土表层覆盖方式和降水条件不同时,生物结皮层覆盖均不能有效地阻止水分的蒸发过程,并因生物结皮类型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库布齐沙漠文化与土地沙漠化的演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了相关的沙漠考古资料,并结合地质、地形对库布齐沙漠的影响,探讨了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演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外源沙物质对库布齐沙漠扩展的可能影响,并分析了库布齐沙漠人为造成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库布齐沙漠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藻类或苔藓类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流动沙土,同时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含量也高于下层土壤的微生物含量,说明沙漠地区生物结皮不仅是土壤养分活动的中心,也是土壤微生物富集的中心.并且,沙丘不同部位、人工或天然植被类型的不同等对藻类或藻类-苔藓类生物结皮层或2~10 cm土层三大微生物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生态问题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以及不利的自然因素等共同导致,加上强劲频繁的起沙风为沙漠化的发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人们发现藓类结皮生长在荒漠化防治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藓类结皮生长其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修复因荒漠化造成的植被破坏及沙漠化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将结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藓类结皮生长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在荒漠化防治中应用,为我国沙漠化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苔藓结皮是由苔藓、微生物和土壤形成的复合体。所需苔藓种源不足一直是野外工程化生物结皮恢复的瓶颈。土壤水分是限制苔藓结皮繁育的重要因素,分析浇水间隔期对苔藓结皮生长的影响,可为苔藓结皮的人工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在科尔沁沙地开展5个浇水间隔期(每次浇水间隔3 d、5 d、7 d、10 d、15 d)苔藓结皮培育试验,测定苔藓植物的植株高度、植株密度、覆盖度,以及苔藓结皮层的厚度和干重,分析苔藓结皮生长特征对浇水间隔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苔藓结皮具有较强的耐旱性,浇水间隔期5 d条件下苔藓结皮生长状况最优,苔藓植物的植株高度、植株密度、覆盖度以及结皮层的厚度和干重均最大,分别为2.2 mm、12.64株·cm-2、94%、2.6 mm、0.32 g·cm-2;苔藓结皮在轻度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特征优于过度湿润环境,其培育和拓殖在干旱半干旱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2)10 d以上的干旱期对苔藓结皮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相比浇水间隔期5 d、15 d的苔藓植物的植株高度、植株密度、覆盖度、结皮层厚度及结皮层干重分别下降59.4%、...  相似文献   

11.
张钰佳  张克海  方桥 《绿色科技》2020,(6):123-124,127
介绍了3种固沙措施的防风治沙机理,梳理了植物固沙的研究现状,并简要阐述了其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固沙植物的选择和布设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防风固沙林具有降低风速、防治风沙侵蚀、固定流沙、改变微环境等重要作用。随着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防风固沙林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防护效益等展开了大量研究。文中梳理了防风固沙林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论述了其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防护固沙林的建设、管理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沙柳集束沙障固沙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蚀沙埋是制约沙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之一。设置沙障是防止风蚀沙埋,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对沙区人工造林设置不同类型沙障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沙柳集束沙障。该沙障具有明显的效益,可在高大流动沙区人工造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肠式沙障沙埋程度、积沙宽度、位移程度及沙障控制区域植被盖度等指标进行调查,分别研究了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肠式沙障稳定性及其所在沙丘植被恢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品字沙障位移距离最大,移动平均距离达到了58.72 cm,方格沙障移动距离最小,仅为36.11 cm。4 m品字形沙障的移动距离最大,达到了70.67 cm,2 m带状沙障的次之,移动距离为52.33 cm,说明规格越大,移动程度也越大。方格沙障铺设沙丘的植被盖度较大,其中4 m×4 m方格沙障铺设沙丘植被盖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在沙漠中铺设草方格是防风固沙的有效手段,草方格铺设装置是自动高效铺设草方格的设备。剪切机构是草方格铺设装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直接影响装置的运行。本文针对草方格铺设装置所要完成的任务,设计出一套既适合工作环境,又能完成剪切任务的新型机构。  相似文献   

16.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17.
章古台固沙林,通过经营疏伐与部分采伐,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了天然更新。在12块采伐迹地标准地调查中,共出现天然更新的乔灌木树种13种,487株。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是鼠李,达67%,分布最多的是榆树,为3 921株/hm2。在7块固沙林标准地调查中,共出现天然更新树木13种,385株。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是赤松,为43%,分布最多的也是榆树,为2 980株/hm2。天然更新的幼树多出现在沙地的丘间低地或沙丘的东北坡,而且有落沙层;同时还需要在5~6月降水比较多,年降水量比较高的年份发生。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对工业生产、散料运输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粒粉尘运动特性进行研究,是人工环境控制的重要课题之一。利用专门搭建的实验装置,在静止环境空气中对黄沙散料的自由下落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了黄沙散料在不同参数条件下下降速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粒瞬时下降速度随着下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微粒速度在下落前期增长较快,下降高度达到0.06m后曲线趋于平缓。随着初始下落口径的增大,微粒束的下降速度增大;随着微粒粒径的增大,微粒束的下降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环刀法和烘干法对科尔沁沙地不同配置模式锦鸡儿防风固沙林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置模式容重均小于对照地,5~20cm尤为明显;不同配置模式土壤饱和持水量比对照地有较大提高;不同配置模式孔隙度均比对照地有较大改善,毛管孔隙度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