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莆薯53     
莆薯53(原代号77实53)系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于1977年从莆薯三号放任自然授粉的杂种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品种。早薯亩产3,000—3,500千克,晚薯亩产2,500千克左右。高产田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大田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我们在商州区试验示范的小麦—菠菜—玉米—板蓝根高效套作栽培模式,小麦平均亩产358千克,玉米平均亩产425千克,两茬菠菜亩产850千克,亩收入680元左右;板蓝根平均亩产板蓝根450千克、大青叶  相似文献   

3.
潮薯1号是广东省潮阳县农科所于1972年在青心沙捞越自然杂交中选育成。它具有鲜薯突出高产的特点。一般亩产3000—4000千克,最高达9222.95千克,目前广东、福建用甘薯作饲料的地区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棚“秋冬芹菜—早春白菜—越夏冬瓜”一年三种三收模式,可亩产芹菜3000千克左右、白菜6000千克左右、冬瓜7500千克左右,每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一、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选育,1987年2月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中熟,生育期110天(从播种第二天至成熟),株高50—60厘米,主茎粗壮,半直立型,分枝中等。块茎扁圆,薯皮白黄色,薯肉白色,芽眼分布均匀较深,结薯整齐而集中,大薯率达80%以上,淀粉含量14.0%,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抗重花叶病毒和晚疫病,轻感环腐病。该品种春播一般亩产2354—3571千克,实  相似文献   

6.
日本绿豆株高80~90厘米,无限结荚,单株结荚45~50个,每荚10~15粒。非常耐瘠、耐寒,抗病虫,适应性广,在沙质土、红壤土、荒坡地均可种植,也可以在果园、桑树园、茶园内套种。一年可种植2次,从播种至收获春季约80天,秋季约70天。丰产优质,亩产最高达210千克,一般不低于130千克,两季亩产可达325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7.
萧农11 安徽省萧县农科所选育。经多年试种,平均亩产约330千克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弹韧抗倒。长芒,白壳,白粒。穗呈长方形,每穗30—35粒,千粒重38克左  相似文献   

8.
正1.土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亩施3吨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采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时有机小麦生产可以实现亩产量4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时可以实现亩产量7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5%时可以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近年来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时小麦亩产量200~300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2.4%~2.5%时小麦亩产量400~600千克。只有采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站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引进甘薯新品种——徐薯27(原名徐25—2),在我市张庄镇王庄村进行了栽培试验,平均亩产达到4250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24.53%。3年的栽培实践表明,该品种产量、综合抗病性以及薯形均优于目前的甘薯当家品种——徐薯18。  相似文献   

10.
<正>1.土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亩施3 000千克有机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时玉米亩产量200~300千克。采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时有机玉米生产可以实现亩产量400~600千克的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5%时可以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有机玉米生产实现亩产量1 000千克的目标,其土壤要求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高粱是辽宁省建平县的主要旱田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千克。2020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25万亩,在严重伏旱条件下,平均亩产达到527.4千克;采用膜下滴灌措施的地块,亩产675千克,最高亩产达到816千克。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择优良土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质地松软、肥力适中、  相似文献   

12.
舟薯6号(代号为84-64)是浙江省舟山市农科所用81-3057作母本,徐薯1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所1985~1988年4年在平地、山地上12次试验(平地8次,山地4次),平均亩产鲜薯1913.5千克,比对照品种丽群6号与徐薯18(下同)亩产分别减产24.4%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甘薯常年种植面积有2万亩,由于甘薯病毒病的危害,鲜薯亩产仅在1300千克左右,受害严重地块只长秧不结薯几近绝产。以往多采用种植脱毒薯苗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田间病毒病的发病率,但是针对后期田间侵染的病毒病植株,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探索病毒病田间防治技术,同时本着化学农药减量的原则,笔者  相似文献   

14.
早熟优质甘薯新品种──绵薯早秋绵薯早秋(原系号81-13)是绵阳市农科所1981年用79-75×早熟红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9月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正季苕区试结果,亩产鲜苕2127.6千克,薯干598.14千克,淀粉361.14...  相似文献   

15.
凯科粘(原代号78—26)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科所1978年3月在海南岛用庚湘系选×(珍四矮1号×意大利)BF5株系杂交,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的中籼优质高产新品种。凯科粘经多年试验证明产量高而稳,一般亩产450千克左右,最高亩产超过500千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技术高产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收获后稻田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直接开沟成畦,将薯种摆放在土面上,并用稻草覆盖,配合适当的施肥与管理措施,即可收获鲜薯的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06年,广西天峨县农民利用秋冬闲田推广该项技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量1811千克,亩产值1500元左右,成为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稻田养龙虾规模越来越大,笔者进一步探索了稻田河蟹与龙虾混养模式,获得了亩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龙虾100千克以上的较好收益,每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滨湖紫弯是洞庭湖滨的一个优良农家品种。该品种在全省参试的7个蚕豆品种中,产量居首位,平均亩产162.5千克,大田生产一般亩产100—125千克。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闻名的玉米高产区,全市玉米平均亩产在450千克左右。近些年来我们在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增密化控晚收高产栽培技术,2007年玉米单产达483.5千克,其中50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836.3千克。现将其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推广超级稻是被实践证明能够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上杭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在63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在55万亩左右。水稻总产达21万吨左右。2005年和2006年被国家列为超级稻示范项目县。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绩,其中2005年早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13.6千克,单季晚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20.9千克,双季晚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84.6千克;2006年,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53.33千克。两年示范推广,均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现将该县两年来超级稻项目实施工作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