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与广西农药市场差异性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曾经考察广东、广西农药市场,发现全国2000多家农药企业的产品在两广均能找到其踪影,进入2009年后,各个农药企业和经销商调兵谴将前来经营广东、广西市场,意欲分得更大的利润。那么,广东、广西农药市场具有哪些差异性呢……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目前有农药企业2000多家,农药商品约10000个。农药生产能力约80万吨,产量约40万吨,防治农作物30亿亩次。然而近几年,农药工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困难,一方面本该淘汰的老品种淘汰不了,另一方面新品种又开发不出来。企业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由于企业间的竞争,造成了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又直接影响了经销商利益,多少农资经销商回忆起1990、1994年那段滚滚财源的日子,面对今时江河日下苦撑局面,显得无奈又迷茫。农药产品"钱"途何处?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农药市场一直波澜不惊,要说今年上半年有什么异样的话,那就是农药行业会议特别多。大多数的农药生产企业被形形色色的农药会议搞得焦头烂额。三四月份开会高峰时,同一天要有好几个会议参加,有的厂家不自觉地有了专职的"会虫子",南征北战、四面开花来应付各类农药会议。区域经理开不过来,就有业务员来顶头,再不行就"开无人驾驶飞机",不去人只交钱。农药会议泛滥成灾,不仅打乱了生产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而且付出了巨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新年来临之际,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广大农药界的仁人志士和亿万农民在新的一年里对农药行业究竟有哪些新的期待、新的梦想?笔者抽时间深入农药企业、生产经营一线  相似文献   

5.
农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不仅损害了正规企业、正规产品的形象,更是让消费者的利益直接受损,更甚者所种植作物毁于一旦。从违规厂家到受利益驱使的经销商、零售商,到没有足够能力辨别农药真伪的消费者,每个环节都渗透了假冒伪劣产品的身影。假冒伪劣产品不断曝光,专家学者不断教授消费者如何辨别真假农药,相关人士多次发出强力打击假冒伪劣的呼声,但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在市场里"逍遥自在",在国家越来越要求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的形势下,屡禁不绝的假冒伪劣现象让人担忧。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2010年产品"康宽"凭借其优异的使用效果受市场热捧,然而也无法逃脱被仿冒的命运。杜邦公司正是看到了遏制假冒伪劣现象的紧迫性,维护正规产品形象的重要性,2011年特与本刊联合协办"农药管理"栏目,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曝光力度,坚决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本刊也希望相关人士有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的信息及时与本刊联系,本刊将与行业一起,为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农药市场共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药生产企业两千多家,但更多的是粗放式经营,把货发给经销商完事,没有售前和售后服务。在往年农药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照样可以获利不少,但遇到这种小年就不一样了。所以作为有责任心的企业,建议做市场时不要再粗放式经营,而是要学会精耕细作,踏踏实实做服务,全心全意为农民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连日来,寒冷天气持续侵袭我国大部分地区,连闽、浙、赣都迎来了大雪。虽然天气异常严寒,农药使用也处于淡季,但记者走访和电话采访一些农药经销商发现,农药市场淡季不淡,许多产品价格有所提涨,经销商增加冬储的热情也很高。在原材料上  相似文献   

8.
眼下,许多化肥、农药生产企业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施肥用药水平,促进产品的销售,纷纷聘请农技推广人员成立了自己的科技推广队伍,并深入各地农村进行科技讲座推广,有的还深入基层经销商处进行“坐堂诊断”,此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称赞。但在企业的下乡科技专家中,有的讲的确有水平,但也不可否认,不少“专家”水平很有限,有的实际上就是忽悠农民,误导农民购买其生产厂家的化肥、农药:因此农民在面对专家讲座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日前,广东省湛江市举办了首届植保会。一个地级市单独举办植保会,不仅在广东是首例,放眼全国也属罕见。众多农药厂商认为,湛江市场涵盖水稻、蔬菜、香蕉、菠萝、荔枝龙眼等超过1000万亩高值经济作物,农药市场份额占整个广东的十分之一强,业内有句话叫作"国内市场看广东,广东市场看湛江",足以显示出湛江农药市场的潜力与地位。湛江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至少有500家以上农药企业进驻,湛江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有2000个零售商同场斗法。对众多农药厂商与经销商来说,这里既是天堂,也有可能是地狱。  相似文献   

10.
<正> 农药营销己被农药企业普遍重视,而对于农民、经销商以及业务人员这些农药营销中的主观决定人物,他们的忠诚度将决定着企业销售的生死成败……  相似文献   

11.
<正>在同几家企业聊天时了解到,近些年农药终端市场越来越难做,经销商和农户对农药企业越来越不信任,总觉得生产企业就是为了挣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农药营销手段发展到今天,大家已经反感各种针对产品的"促销"形式,因而农药企业需要转变营销模式,重新获得终端的信任。笔者认为,作物解决方案将是一种以服务营销为主的新模式,在中国将会大有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我国的农药市场由于农药行业其特定的传统分销模式以及气候、季节、作物的区域性分散结构性差异,使其分销网络较为复杂化、局部化,营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办事处等受利益驱动,把所经销的某农药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价格倒挂,经销商利益受损,对该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这种营销现象就是窜货。窜货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搞乱了通路价格体系,使得通路利润大大下降,经销商没  相似文献   

13.
<正>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最终销售到农民手中,很多时候必须依靠经销商,虽然有的生产企业开始实行直销,但大多数还是要依靠各地的经销商来进行销售。尤其是在农资市场放开以后,不少基层农资经销商,在当地工商、农技和执法单位的组织下,学习农药、化肥和种子基本知识,这将有利于推广、科学使用和销售各种农资产品,也对农资经销商开展服务营销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广东省湛江农药行业协会牵头主办的湛江首届植保会圆满结束,包括国外四大农药巨头在内的69家企业捧场,这再次折射出湛江经销商的巨大能量,以及把控和拓展当地市场的自信。从渠道维权、调解纷争,到与深圳诺普信公司等企业展开退货退款谈判、阻止其直销,再到举办植保会,湛江经销商抱团行动做到了其他地方经销商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对此,有人乐观其成,认为紧密联合不失为渠道商未来的生存之道;也有人担心,经销商能量过大,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垄断地方市场,不利于行业发展。但不管持何种观点,不可否认的是,在农资经销行业面临前所未有压力与挑战的当下,颇有能耐的湛江经销商都是值得业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市场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 近日,在一次农药产品结构调整会议中,某企业家对记者痛陈了国内农药行业的近忧远虑。主要是观念滞后,对高毒高残留农药产品淘汰不力。他认为农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其市场决策必须随时关注政策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随时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变化。在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决定安排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这些高毒有机磷农药退出市场规划时,有的企业为眼前利益考虑而表示反对。故  相似文献   

16.
<正>综观中国的农药经营市场,存在着纷乱复杂的局面。由于涉及的农业市场面比较广,经销商的经营能力、经营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一,致使中国的农药市场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具体分析一、二级分销的经营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客户的经营理念大不相同,有的以常规品种为主,有的以新品种为主,有的则以特色品种为主,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顾客群。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针对旺季不旺,经销商观望等待的农药市场持续低靡形势,辽宁省有关方面于近日召开省农药工作和协会理事扩大会议,提出要发挥地区农药科研优势,调整  相似文献   

18.
<正>秋种临近,小麦种子处理剂销售、使用旺季到来,各地小麦种子公司和经销商异常忙碌。业内认为,继除草剂后,种子处理剂在未来3~5年也将占据较大的农药市场份额,农药企业上马种子处理剂项目的热情高涨。据统计,国内市场种子处理剂的年销量在以10%以上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国农药工业发展迅速,有农药企业2000多家,现已形成了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料中间体、科技开发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农药总产量自1990年的21万吨上升至2005年的100.9万吨,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的农药生产大国之一,同时也是农药出口大国之一,农药出口已成为我国农药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药工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外技术经济合作不断扩大,许多世界知名农药企业在我国成功建厂,  相似文献   

20.
<正>后向一体化就是企业或经销商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原材料供应商或生产商,拥有和控制其供应或生产系统,实行供产或产销一体化。随着农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农药经销正呈现出"后向一体化"和"集中化"的趋势。大的经销商年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