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松苗立枯病是苗圃中的常见病,危害严重,常见的病害类型有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和幼苗根腐型。通过对立枯病发病原因的探讨,提出了以提高育苗技术,加强苗期管理为主的预防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松苗立枯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严重影响苗圃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松苗立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松苗立枯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的阐述,结合圃地选择、苗圃处理、苗圃管理和药剂防治等主要防治措施,阐明了松苗立枯病的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松苗立枯病(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松苗立枯病(猝倒病)的病状、病因、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立枯病的发生,提高苗木产量,对松苗立枯病的防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松苗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针叶树种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幼苗被害后,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林业育苗生产。本文主要讲述松苗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松苗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苗圃中针叶树苗木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幼苗被害后,死亡率很高。东北地区该病害发生非常普遍。受害苗种主要有樟子松、黑松、红松、赤松、落叶松属等。  相似文献   

8.
亚麻立枯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亚麻立枯病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立枯病病状、发生规律的详细介绍,提出采取以育苗措施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的方式,减轻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介绍甜叶菊立枯病的病原、发病条件、发病症状,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甜叶菊立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立枯病是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在大豆主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大豆立枯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大豆的产量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大豆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及时支持。  相似文献   

14.
立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诱发立枯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旱育苗水稻该病发生比较严重。发病较轻时大田内成片发生,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幼苗全部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秧苗质量和产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最主要的一种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6.
花卉立枯病是常见和多发性的一类病害,包括有芽腐、黄枯、青枯、猝倒、茎、叶腐、根腐和立枯等多种症状。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镰孢菌、腐霉、疫霉等。寄主范围很广,已知有160多种,病原菌以菌核或病残体在土壤或土内腐殖质中越冬。病害发生与土壤含水量、降雨量、灌水次数、土温及相关幼苗生长速度的土壤酸碱度、栽培技术等有关。病害防治应选合适的花圃地、精细整地,土壤、种子及繁殖材料消毒,药剂防治病菌等多种措施。常用  相似文献   

17.
立枯病是松类树幼苗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病害,尤其对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油松及杉木等针叶树种幼苗为害严重.据黑龙江省嘉荫农场苗圃历年来的松类树幼苗立枯病发病情况调查表明,幼苗发病率达20%~50%,个别严重的年份幼苗发病率高达60%~8O%,甚至全部毁灭.松类树幼苗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棉花棉苗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花棉苗立枯病的危害、田间表现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秧苗床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机插秧苗床立枯病的调查,分析了其发病条件,提出了水稻秧盘育苗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