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召陵区地处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耕地面积40万亩,常年种植小麦37万亩,年均产量1.74亿千克。近年来,随着小麦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小麦药剂拌种的大量使用,对小麦地下害虫,土传、种传等病害的防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正是小麦备播时期,为了提高农民朋友对药剂拌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使用效果,现将小麦药剂拌种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一、小麦播种期药剂拌种的好处"麦收胎里富,播种是基础",而小麦播种  相似文献   

2.
高原 《种子世界》2021,(12):0060-0062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力度严重不足,对小麦种植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分析,采取建设监测点、合理布局、药剂拌种、田间管理等措施对病虫害加以有效地防治,提升小麦产量。通过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病虫害诱发主要原因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更换周期比较长、麦田残留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出现条锈病、叶锈病、全蚀病等病害。在小麦种植的不同时期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播期延迟易使小麦产量下降,为了探讨药剂拌种对迟播小麦的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40’为试验材料,设置4组不同药剂拌种处理,调查分析了小麦生长素质、籽粒产量等方面的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药剂拌种能提高小麦成苗率;降低麦苗高度,增加叶龄,促进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可以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大穗比例,具有增产效应。其中药剂Y3表现最优,与对照处理比较,成苗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在越冬前使小麦株高降低11.9%,叶龄增加16.4%,茎基部宽度增加58.2%,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分别增加35.8%和45.9%;分蘖能力显著增强,有效穗数增加12.4%,穗粒数及千粒重得到提高,产量增加19.4%。综上表明,在小麦迟播情况下,使用药剂Y3拌种可以增强小麦生长素质,实现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生产上通常在小麦返青期用井冈霉素加三唑酮大剂量喷雾加以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农民易忽略其防治或防治不力,加上叶面喷施往往防治不及时或不彻底,造成小麦减产。如能在播种时使用有效药剂拌种,控制或延缓其发生、为害,则可以起到省工省时、节约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金尔秀贝是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非常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其有效成分(醚菌酯)以气态形式扩散,具有一定的熏蒸  相似文献   

6.
小麦黑粉病在我省发生面积较大,造成一定损失,涉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综合防治,目前,应急措施是播麦时进行药剂拌种。  相似文献   

7.
陈兰广 《种子科技》2009,27(12):44-44
小麦全蚀病又名死穗病、白穗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加之调运频繁,小麦全蚀病在我国北方麦区发生蔓延较快,且部分地块损失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北方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主要抓住三个关键时期:整地播种期,主要通过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控制地下害虫和种传、土传病害;早春麦苗返青期,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和药剂,重点控制麦田杂草、麦蜘蛛及纹枯病的危害:小麦中后期主要针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麦穗蚜、吸浆虫等,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9.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蓝矮病是中国北方小麦的重要病害。利用植原体特异引物对小麦蓝矮病带病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Nested-PCR)扩增,获得1.2kb的特异性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小麦蓝矮病是一种植原体病害。对具有红矮和蓝矮症状的病株扩增均可扩增出目标片段,说明红矮和蓝矮症状都是由植原体引起。试验为在小麦蓝矮病分子诊断、田间介体带毒检测、寄主范围研究等提供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改变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由次要病害上升为常发性的主要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30%,大流行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该病的安全防控不容忽视。1.发病症状赤霉病主要为害小麦穗部,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侵染为害,尤其是扬花期侵染最重。苗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对提高小麦品质、增加小麦产量有重要影响。文章立足于农业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从种植小麦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在耕作、施肥、浇灌、收获以及品种选择上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并通过药剂拌种、春季预防、返青期预防、抽穗期预防、灌浆期预防等环节防治小麦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流行性病害,不仅可以使小麦减产,而且还可导致人和家畜不同程度中毒,危害非常严重。本文就小麦赤霉病的危害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旨在为广大种植户防治小麦病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山东省粮食作物中小麦占首位,做好小麦病害防治工作,对于确保山东省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通过对巴斯夫杀菌剂欧博、百泰、凯润在小麦上试验、示范,验证了巴斯夫杀菌剂对小麦主要病害防治具有突出的防治效果。2011~2012年,成武县农业局在成武县小麦高产创建区开展的巴斯夫"百泰+欧博套餐"试验及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区万亩示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小麦种植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升,小麦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实现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但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病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以小麦主要的病害类型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病害的发病规律和原因,提出了防控小麦病害的一系列措施,以期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漆文选 《科学种养》2010,(10):27-27
<正>小麦条锈病喜湿润凉爽气候,怕高温,对南北方小麦均可造成为害。该病的生理小种变化很快,目前由条中1号变为条中31、32号,使小麦品种极易丧失抗性,2~3年病害就会中度或偏重发生流行1次。常造成小麦籽粒秕  相似文献   

16.
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蚀病是小麦常见病害之一.PCR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鉴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防治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是一种无污染的防治方法.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最为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方法.从PCR技术、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3个方面,综述了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该病在我国各小麦产区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影响小麦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江苏省是小麦白粉病发生较重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沿海北部及淮北地区,小麦白粉病常年发生都在4级左右。据江苏省植保站预测,由于目前生产上  相似文献   

18.
《种业导刊》2013,(11):8-9
小麦病虫害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做好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治,对预防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压低小麦病害初始菌源基数和地下害虫等种群数量,确保全年小麦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麦和油菜病虫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导刊》2010,(3):16-16,20
近期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在我国西南、江准和黄淮等地由南向北相继发生和发展,小麦病虫害以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和麦蜘蛛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和蚜虫为主。西南地区虫害重于病害,小麦、油菜蚜虫发生较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缓慢扩展;江淮和黄淮等地病害重于虫害,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病情上升快,麦蜘蛛和蚜虫大部零星发生、局部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粒的含量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必须严加控制。识别赤霉病粒的方法是一看、二捏、三解剖,处理方法有风除法、水漂法和分离法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