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精明的农民开始加入到团购农资的行列,他们跨过村级经销商直接到镇、县级经销商那里购买相关农资产品。这样一来的确降低了投资成本,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但据笔者了解,并非所有参加团购的农民都能买到理想的好产品,他们通过这种形式的确买到了低价产品,但很多都是一些质量较差的小厂货,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笔者近  相似文献   

2.
<正> 在农药流通业由垄断向竞争自然过渡的过程中,一个以个人承包和个体经营为主要特征的新兴农药经销商群体应运而生了。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和创业目的,但却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依托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优势,迅速演变为我国农药分销环节的主力军。由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很多经销商还存在着实力弱小、产权不清、管理落后、经营素质低下、信用不佳、违法经营等不容回避的弱点和问题。来自外部环境的可能威胁因素主要有市场秩序整顿的压力、来自供应商的信任危机、其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很多地方的村级经销商为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了一种主动让农民赊欠的策略。如笔者所了解到:在山东省五莲县北部很多乡镇这几年就一直采取这种赊销手段:每年冬季很多村级经销商,不管农民愿意不愿意,就把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拉网式地挨门挨户地送到农民家中,先欠着,等来年庄稼收下来以后再算账。很多乡镇年前的复合肥销量能占到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进口农药效果好、见效快的口碑已在农户中获得认可。但同时,由于进口品牌农药价位高、利润薄,对于基层经销商而言,进还是不进,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为了提升门店的竞争力,不得不有所备货;但另一方面,在要求现款进货的条件下,基层经销商不免  相似文献   

5.
<正>转眼已是夏末秋初,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情人节等节日即将纷至沓来,人们购花的热情将被再度点燃。这也是我国花卉生产商、经销商在苦苦坚守半年后最为期盼的一段时间。但他们在高兴之余,仍不免对不给力的花卉物流心存疑虑。生产商、经销商的担心不无道理,到时一旦物流不畅或物流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生产商一年的辛苦、经销商一年的等待都将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冬季即将来临,农药行业的淡储也悄然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药生产企业对农资经销商出台了有足够诱惑的政策,如打折、返利、保底付息、宣传促销等,但经销商冬储热情仍不高,农药淡季冬储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相比之下,农资经销商对化肥的冬储积极性不断高涨。化肥征收增值税冬储出现一边倒农资经销商将农资产品淡季冬储的热点由农药转向化肥,不是空穴来  相似文献   

7.
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中国乳业整体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基于产业链的传导性,对上游厂家的影响会迅速深入至零售终端、经销商。一般而言,对于零售企业,乳制品只是其所经营产品中的一个系列,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此次三聚氰胺事件却影响到了乳业经销商经营基本面,他们该如何度过这个危机呢?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农资经销商如何抓住种植大户,对于占有市场、提高农资产品销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种植大户很专业,所以在与种植大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专业性对于农资经销商来说是极其关键的,成功的经营策略来自于下述几个方面——农资经销商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能够总结出不同产品的特点。有些产品名气很大,但价格往往过高,如果大面专业的产品组合  相似文献   

9.
农资经销商真的没有钱吗?不是,而是厂家的赊销一方面让农资经销商放松了对资金的掌控,对下线的零售商也开始赊欠,一旦厂家要求现款,农资经销商就会手足无措;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他们将资金投资到其它的行业,但拥有资金的农资经销商对农资企业依然是哭穷。  相似文献   

10.
<正>每逢春耕时,农资经销商中的一个群体都会在农药经营权上受到歧视,因为他们的注册资本是私人属性且金额偏小,不是事业单位,也不是企业(企业中也存在私人注册,但资本量会比较大)。因此,私人注册资本小的经销商就被划定为不安全、不可靠的农资经营群体。在这个问题上,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工商部门表示,他们是按《农药管理条例》执法,并无过失。事实上,这部分经销商也有获得农药销售资格证的,他们依挂靠条例中允许的合法经营主体获得了许可证。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赊欠已成为影响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从农民到经销商,再到生产厂家,都被携裹在里面,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链条。而在这根链条上,承受压力最大的就是村级农资商了。村级农资商的欠账点多面广,往往遍及整个村庄的多家农户,所以收起来往往非常困难,很多  相似文献   

12.
<正>同样是一种农资产品,有些人销售很快就能成功,而有些人销售时却不尽人意。因为农资营销也是一门艺术,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人能把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做得不那么"艺术"。笔者接触了不少成功的销售商,发现了他们诸多的共同之处,那就是能读懂顾客的心理,掌握成交的信号,做一个深受顾客欢迎的农资经销商。  相似文献   

13.
村级服务站是农技推广体系在村级的延伸与发展,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双重功能,对于满足农民多元化的农技需求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改善村级服务站的运行效果,探索影响村级服务站服务功能发挥的因素,此文以石家庄为例,借助实地调查数据,对村级服务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村级服务站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村级服务站硬件设施不完善是影响村级服务站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国内某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农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研,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了100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层次的农资经销商,其中,5位来自村级店,15位来自镇级店,38位来自县级店,37位来自省(市)级店。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店内肥料库存普遍偏少,2013年农资利润较往年差,农资淡储应以适量为主,当地农民种粮积极性一般,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才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当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每年的经验进入冬季以后,随着各级农药经销商的清库工作结束以后,各地农药厂家就会接二连三地组织经销商召开各种名义的经销商会议,整整一个月,经销商往往会被大小会议包围,厂家大多采取汇款贴息或一次买断的优惠政策,鼓励经销商淡储。特别是很多厂家采取了打款赠旅游的政策,着实让很多经销商心动。但笔者纵观2013年的这个冬季,所在地区却一改往年的热闹,除了化肥厂继续组织这类的经销商会议之外,农药厂家的这类会议较往年特别少,所以从县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9日上午一大早,天阴蒙蒙伴有小雨,辽宁开原市为农农资市场却已热闹非凡。来自全省各市县的120多位种植大户和农药经销商排成整齐的队伍,他们正等待参加由德国拜耳公司举办的"高巧"花生总动员大会。参会人员被分为3支队伍,分别是红色"壮根队"、蓝色"增产队"、绿色"壮苗队"。每人斜背一个绿色军用包,头戴黑色"高巧"标志帽,左臂上贴着各个队伍的臂章,着装整齐。大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近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工商局板桥分局接到辖区农户文某及雷某投诉称,他们在某农药经销商处购买了某品牌农药用于玉米地及芦谷地除草,农药喷施一周后,玉米地除草效果较好,但约10亩芦谷幼苗不同程度受到灼烧损伤,经与农药经销商私自协商无果,到罗平县工商局板桥分局投诉。接到投诉后,为不影响农民耕  相似文献   

18.
产品与人品     
<正>农资经销商是否考虑过产品是什么?很多人会说,产品不就是我们日常所卖的化肥、农药、种子吗!对,说得没错。但也只说对了一半,就是说,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应该进一步和经销者为人处事态度联系起来,产品往往就是人品的外在表现。目前,农资产品琳琅满目,但却良莠不齐。你日常所卖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名最基层的农资经销商,经常看到身边的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时上当受骗,看到他们有时明明吃了亏,还蒙在鼓里乐呵呵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有时看到他们推着买来的假农资时,很想向前告诉他们,并和他们说些什么,可他们根本就不理解,却认为我只不过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非是想赚他们的钱罢了。说实在的,我们卖农资的的确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决不经营假冒伪劣,要卖就卖真东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的天气酷热难耐,但与之相反的农资市场却依然冰冷如故,而基层农资经销一直以来都竞争激烈,一个乡镇十多家农资门店已不足为奇,那么农资经销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近日,记者在河南省太康县采访基层农资经销商时,发现购农资送服务已经成为经销商营销的一种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